学术投稿

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季树仙

关键词:感冒, 咳嗽, 苏黄止咳胶囊, 中医
摘要: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感冒后咳嗽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抽样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按照1:1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观察组患儿口吐泡沫、口周紫绀、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针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奕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比较

    比较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88例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指标、手术并发症、复发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长度分别为(36.48±10.47)min、(14.06±5.61)ml、(1.52±0.48)cm,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喉返神经损伤及伤口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7%、0%,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两组切口感染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内复发率为4.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与传统切除术相比较,创伤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不提高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淦榕;胡家贵;陈文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数字化视听整合系统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

    研究数字化视听整合系统对儿童多动症的临床效果.选择诊断为多动症的7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盐酸托莫西汀胶囊联合生物反馈训练和感觉统合训练等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数字化视听整合系统进行治疗.15d为1个疗程.每次治疗持续45min,15d为一个治疗疗程,间隔2个月进入下一个治疗周期.所有患儿均完成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2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康奈尔行为量表总评分和各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33/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29/35)(χ2=7.935,P<0.01).数字化视听整合系统可显著改善多动症患儿的语言、认知力、社会交往等能力,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必凤;李慧娟;汪月娟;胡效荣;崔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R在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

    观察MR在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2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患者采用GE Signa 1.5T型扫描仪行MR检查,扫查矢状面、冠状面,分析MR诊断PLMR撕裂、PMMR撕裂的应用效果及价值.92例患者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半月板后根部撕裂79例,其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PLMR 31例,诊断PMMR撕裂48例.MR诊断PLMR撕裂的准确率为87.10%(27/31),特异性为100%(48/48),灵敏度为90.0%(27/30);MR诊断PMMR撕裂的准确率为93.75%(45/48),特异性为100%(27/27),灵敏度为91.84%(45/49).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MR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正确的指导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发病24h内的血清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观察,选择彩超诊断仪对颈动脉斑块性质和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检测.试验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颈动脉中层增厚、强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表现呈正相关;临床在防治脑梗死时应加强早期干预,进而让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注重细节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科中收治的116例患儿.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臀红、液体渗漏和留置针滑脱的发生率为3.45%、5.17%和1.72%,均低于对照组的17.24%、37.93%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控制、安全管理、人员安排和设施布局等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儿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魏贤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研究

    目的 研究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治疗管理的1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7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社区治疗干预和健康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及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SBP、DBP均比治疗前下降明显,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药依从性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可有效控制社区高血压患者病情,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生活方式,值得临床借鉴和大力推广.

    作者:韦日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口服益生菌后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评价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对肝功能、内毒素等指标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均给予肝硬化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在肝硬化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内毒素(ETX)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加,酵母样真菌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14.32±1.38lg cfu0g-1,12.96±1.28lg cfu0g-1,1.90±0.24lg cfu0g-1)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PT、ETX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40.2±14.1U/L,51.2±18.3U/L,13.3±2.6s,3.0±2.6EU/ml)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ETX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黄耀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剖宫产史对高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

    分析剖宫产史对高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再次妊娠入住我院的高龄孕妇(年龄均达34岁)9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者入观察组(46例),经阴道成功分娩入对照组(48例).记录两组再次分娩方式,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率,同时对比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盆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记录体重,并应用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观察组再次剖宫产率21.7%、产后出血率37.0%、产褥感染率17.4%、盆腔粘连发生率15.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0min内Apgar评分(5.32±0.21)分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首次剖宫产率可能会降低再剖宫率,减少再次分娩时产褥感染率、盆腔粘连率,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观察

    观察并分析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后的各项血气指标的变化.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是试验组患者的Pa02、Sa02指标均高于对照组,HR、R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2.00%)亦低于对照组(52.00%),几组数据之间的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利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发应发生的情况,值得临床作为优选疗法.

    作者:罗振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筛选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OSIER)筛选价值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疑似160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ROSIER、CPSS和脑卒中临床诊断进行评价,观察ROSIER、CPSS诊断脑卒中的筛选结果、 诊断脑卒中的灵敏度、 特异度情况.结果 ROSIER诊断脑卒中准确率90.6%高于CPSS诊断67.5%(χ2=16.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脑卒中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ROSIER脑卒中的灵敏度93%高于CPSS诊断60%(χ2=30.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IER诊断脑卒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元;吴智鑫;李莹莹;雷俊娜;何明丰;周建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脉注射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对生脉注射液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进行观察.选取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式基础上运用生脉注射剂治疗,就两组治疗前后24h心电图平均心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予以观察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在治疗后24h明显加快,且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生脉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的效果,不仅能改善心功能且能有效抵抗心肌缺血,从而达到增加冠脉流量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能从根本上对心律失常心率及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均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兴奋呼吸的药物,其中枸橼酸咖啡因组44例(观察组),枸橼酸咖啡因首次按20mg/kg剂量给药,注射方法为静脉滴注(30分钟),24h后给予维持量5~8mg/kg(咖啡因2.5~4.0mg/kg)持续静脉滴注(10分钟),24h呼吸暂停仍然持续,可再额外给10mg/kg,并将维持量增加20%;氨茶碱组43例(对照组),采用首剂5.0mg/kg静脉滴注,间隔12h后给予1次2.0~2.5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呼吸暂停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副作用.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在治疗结束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均少于对照组,临床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首先药物.

    作者:肖景霞;张成云;安丽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护理干预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科治疗的160例原发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干预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发现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目的,此外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也较佳,因此值得被推广应用.

    作者:李恒玲;许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分析

    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块的疗效.选取甲状腺肿块大小在2~5cm的患者行腔镜手术45例(腔镜手术组)、开放手术118例(开放手术组).记录手术时间、引流天数、引流总量等及出现疼痛、颈部不适的例数.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引流总量均大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流天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疼痛及颈部不适均较开放手术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甲状腺手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术后不适较少,且不会留有瘢痕,美容效果好,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患者接受容易,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景小松;宋展;李伟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效果探究

    选取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西米替丁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恶心和头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头痛,经对症处理后,3例不良反应症状均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剑弘;唐首丹;谭杰武;黄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在胃大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将90例胃大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指标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并发症减少,遵医行为提高、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满意度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于胃大切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利于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利患者康复.

    作者:刘飞燕;李荣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CT、NT-proBNP、CRP及SSA对AECOPD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探讨PCT、NT-proBNP、CRP及SSA对AECOPD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收集收治的AECOPD住院患者8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门诊随访的COPD稳定期患者4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NT-proBNP、CRP及SSA水平.结果两组PCT、NT-proBNP、CRP及SSA比较,差异显著(P<0.05).监测COPD患者PCT、NT-proBNP、CRP及SSA水平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传见;文川;刘永恒;马雪梅;阿曼古丽·瓦衣提;李平;杨春华;徐娜;王思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分析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72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乙型肝炎组(n=38),中度乙型肝炎组(n=39),重度乙型肝炎组(n=53),肝硬化组(n=42),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雅培ISR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分析法比较入院时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入院时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SH、TT3、T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随着肝炎病情程度的加重TSH、TT3、TT4水平呈降低趋势(r=-0.452,P<0.05).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异常,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TSH、TT3、TT4水平呈负相关,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感冒后咳嗽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