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黄仲谋

关键词:阈下剂量, 氯胺酮, 异丙酚, 肠镜检查
摘要: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在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门诊接收行电子肠镜检查患者9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仅行常规结肠镜检查,静脉注射0.9%复方氯化钠1ml后接注异丙酚;试验组接受阈下剂量氯胺酮与异丙酚联合注射麻醉,观察两组各时段生命体征的变化、异丙酚用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副反应.试验组麻醉期间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幅度较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常规组在麻醉诱导前后等时间段HR、MAP及SpO2幅度波动较大(P<0.05);另外常规组在麻醉诱导后5min的MAP、SpO2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异丙酚初始有效剂量、使用总量及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肠镜检查时间等指标上均不及试验组(P<0.05);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9%,显著高于试验组的8.89%,差异显著(P<0.05).对肠镜检查患者采用阈下剂量氯胺酮配伍异丙酚的麻醉方式,一方面满足手术要求,发挥强大的镇静、镇痛作用;另一方面降低术后不良反应,保证患者术后迅速恢复,是一项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0月的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噻托溴铵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变化、运动耐力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治疗组的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运动耐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增强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凤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支气管镜和NIPPV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NIPPV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镜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及p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血气状况,提高有效率,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熊志刚;孔妹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三角泡佐治带状疱疹28例分析

    用抗病毒佐以草药三角泡煎水外用治疗28例带状疱疹,减少被病毒损伤的皮肤细胞溶酶体内酶的漏出,从而阻止细胞内外损伤,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疗效满意.

    作者:吕斌;覃永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47例临床观察

    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选取胃及大肠息肉患者94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内镜组各47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内镜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内镜组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内镜组相较于传统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开放饮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手术后内镜组生存质量较传统组改善更显著(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忠耀;傅延导;傅延福;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安全性

    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并发症.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中毒性休克 、术后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活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鹿角型肾结石临床分析

    在我院治疗的鹿角型肾结石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需时、出血量、置管时间等临床指标,并对比其结石清除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需时、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总发生率(8.89%)低于B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鹿角型肾结石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且手术需时、置管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罗林;李萍;谢情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新生儿脑损伤的临床意义

    目的 为了为临床预防新生儿脑损伤提供参考依据,探讨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的价值.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要求选取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时间段就诊的同孕期且血糖正常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电化学方法测量两组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值,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所有新生儿在出生后5min进行Apgar评分测定.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试验组S100B蛋白、GFAP和NSE值明显增加,而出生后5minApgar评分则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应重视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新生儿脐血S100B蛋白、GFAP和NSE水平检测,有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脑损伤并对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做出评价,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应金;梁凤潇;苏永棉;李剑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手法复位,研究组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分别为100%、66.7%,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本文认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陈洪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探究在感染性肺炎患儿诊断过程中检测PCT的应用效果.择取收治的患儿70例,设为试验组,另选取健康儿童70例设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PCT检测,观察并对比两组PCT检测的临床价值.试验组PCT含量(11.85±4.58)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5±0.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检测阳性69例(98.57%)高于对照组的54例(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感染性肺炎患儿的诊断过程中予以PCT检测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正确依据和可靠指导,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杨万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早产临产中的效果研究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造成的早产临产患者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效果.选择48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而造成早产临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8例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组30例实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2.58±5.86)w,保胎天数平均52d,4例患者在32w前分娩,8例超过37w分娩.对照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1.35±6.12)w,保胎天数平均10d,2例患者在32~34w分娩,其余患者均在未到32w即早产或晚期流产.两组结果周分娩率二者明显不同,观察组保胎天数延长,34w后分娩率增加,早产率降低,P<0.05.利用McDonald缝合法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进行保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效减少发生围生儿并发症.

    作者:左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及血凝状态的影响

    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胃肠肿瘤患者的疗效及血凝状态的影响.抽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68例胃肠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胃肠功能恢复用时、凝血状态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用时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4/34),对照组为38.24%(13/34),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肿瘤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易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因此临床实际可根据患者机体状况选取佳治疗方案.

    作者:晁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分析

    研究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选取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放射治疗,治疗过程中不采用任何增敏剂,观察组除进行放射治疗外,采用增敏剂甘氨双唑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放射增敏剂运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正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观察对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86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血脂改善情况和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治疗组TG、TC、LDL-C、Hs-CRP、HDL-C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脏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治疗组(27.15%vs1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介入术后冠心病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改善血脂状况,减少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适合推广使用.

    作者:徐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切口治疗食管癌的效果比较

    选取2013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食管癌患者87例,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实施左胸后外侧单切口治疗,观察组实施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大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食管癌患者行左胸后外侧单切口与右胸后外侧及腹正中双切口治疗,效果相当.

    作者:王庆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效果探究

    选取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西米替丁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恶心和头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头痛,经对症处理后,3例不良反应症状均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剑弘;唐首丹;谭杰武;黄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分析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72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乙型肝炎组(n=38),中度乙型肝炎组(n=39),重度乙型肝炎组(n=53),肝硬化组(n=42),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雅培ISR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分析法比较入院时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入院时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SH、TT3、T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随着肝炎病情程度的加重TSH、TT3、TT4水平呈降低趋势(r=-0.452,P<0.05).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异常,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TSH、TT3、TT4水平呈负相关,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剂量肝素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应用评价

    评估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疗效.收集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肝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宫缩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效果理想,且缓解症状速度快,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卢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筛选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ROSIER)筛选价值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急诊科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疑似160例临床资料,分别通过ROSIER、CPSS和脑卒中临床诊断进行评价,观察ROSIER、CPSS诊断脑卒中的筛选结果、 诊断脑卒中的灵敏度、 特异度情况.结果 ROSIER诊断脑卒中准确率90.6%高于CPSS诊断67.5%(χ2=16.1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诊断脑卒中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ROSIER脑卒中的灵敏度93%高于CPSS诊断60%(χ2=30.2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ROSIER诊断脑卒中准确率和灵敏度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元;吴智鑫;李莹莹;雷俊娜;何明丰;周建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探讨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0月54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64±63.54)ml、(3.26±1.51)d、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2±72.78)ml、(5.39±1.84)d、29.6%(P<0.05).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人员可以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进行病灶清除和淋巴结清扫,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卢星照;杜巍;周建平;陈国标;谢锐文;袁金权;黄锡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