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肝素结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应用评价

余卢妹

关键词:妊娠, 子宫肌瘤, 红色变性, 肝素, 硫酸镁
摘要:评估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疗效.收集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肝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宫缩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效果理想,且缓解症状速度快,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行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其中A组采取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B组采取静脉术后镇痛方法,C组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方法,评定三组剖宫产术后24h和48h的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24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01±1.51和5.03±1.20,高于A、C两组(P<0.05).镇痛48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57±0.88和5.24±0.71,同样高于A、C两组(P<0.05).B、C两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组,皮肤瘙痒、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均有不错的镇痛效果,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在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中均表现较佳.

    作者:张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探讨

    研究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效果.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10月54例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术中、术后情况.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8%(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64±63.54)ml、(3.26±1.51)d、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02±72.78)ml、(5.39±1.84)d、29.6%(P<0.05).全胸腔镜手术治疗Ⅰ~ⅡA期周围型肺癌,手术人员可以在清晰的手术视野下进行病灶清除和淋巴结清扫,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作者:卢星照;杜巍;周建平;陈国标;谢锐文;袁金权;黄锡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选择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接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两组,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ICI-Q-SF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轻度组要明显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轻度组稍高.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论病情是轻度还是中度,采取生物反馈与电刺激联合治疗均有不错效果,但轻度组效果要更好.

    作者:包存芳;梁国琼;吴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社区干预对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探讨社区干预对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选取社区6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非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干预,干预1年后,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版》(BPHQLS)评估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观察组IPSS评分为(22.36±1.43)较对照组的(39.86±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能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戎昕;邹建群;张锐乔;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观察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危险因素.选取诊治的肠癌保肛术患者160例,采用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160例肠癌保肛术患者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4例,发生率为8.75%.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年龄、糖尿病及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瘘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肿瘤大直径、手术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关系密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肿瘤大直径、手术方式及新辅助化疗关系密切(P<0.05).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相关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处理,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作者:李崇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TAS与TRS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对比分析TAS与TRS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超声体检的15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月经失调、停经、痛经、闭经、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等,对所有患者先进行TAR检查,再进行TRS检查,后经术后病理结果验证.患者通过TR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AS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科疾病的检查中,采取TR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TAS,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新华;倪厚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探察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制定有效筛查方案.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已接受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DR胸片检查的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经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出肺结节1305例,肺结节检出率为21.57%;经DR胸片检查共检出肺结节432例,肺结节检出率为7.14%,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肺癌81例,肺癌总检出率为1.34%,DR胸片检查确诊肺癌30例,肺癌总检出率为0.50%,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癌总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高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对早期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敏群;张杰;林建团;卜庆丰;余光权;闫光辉;谭辉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肝硬化患者口服益生菌后肠道菌群变化分析

    评价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肝硬化患者肠道优势菌群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对肝功能、内毒素等指标的影响.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肝硬化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硬化,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9例,均给予肝硬化常规治疗,对照组39例,在肝硬化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菌落计数,并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时间(PT)、内毒素(ETX)变化情况.两组患者治疗后双歧杆菌、乳杆菌均较治疗前增加,酵母样真菌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14.32±1.38lg cfu0g-1,12.96±1.28lg cfu0g-1,1.90±0.24lg cfu0g-1)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PT、ETX等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分别为40.2±14.1U/L,51.2±18.3U/L,13.3±2.6s,3.0±2.6EU/ml)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患者口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ETX水平,疗效显著.

    作者:黄耀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并进行放化疗治疗的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预防及缓解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肺炎、风蛇行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7.14%)较对照组(21.43%)低,观察组肺炎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7.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期间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文艺;谢延芳;张少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探讨早期神经康复介入对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随机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8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早期神经康复介入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药物治疗.应用汉密尔顿量表,ADL量表采用Barthel指数统计评定两组患者在相对应的治疗前后抑郁情况和ADL的变化.观察组患者的ADL和抑郁症状和对照组相比,有很大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症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神经康复介入能有效降低抑郁发生率,改善患者的ADL,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许雯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感冒后咳嗽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手法复位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探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60例的疗效.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手法复位,研究组加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两组治疗前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研究组和对照组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疗效分别为100%、66.7%,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眩晕障碍评定量表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本文认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陈洪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观察

    目的 观察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诊的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约有18例(90.0%)患者发生于面部,其中鼻周6例(30.0%)、头皮4例(20.0%)、眶周3例(15.0%)、唇部3例(15.0%)、耳周2例(10.0%);仅有2例(10.0%)发生于四肢,其中小腿1例(5.0%)、手臂1例(5.0%),说明面部为基底细胞癌多发部位.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在基底细胞癌发病率方面高于男性;年龄<30岁仅有1人(5.0%),30~50岁有4例(20.0%),>50岁有15例(75.0%),说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群.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在该病中的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且面部是基底细胞癌的高发区域.

    作者:戎锡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对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诊治价值

    从我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接受阴道镜活检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的4200例患者中选取126例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126例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后行子宫颈环形电刀锥切术,对其诊断和治疗价值进行分析.阴道镜活检对子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敏感度较低,漏诊率和特异度较高.在进行LEEP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确诊的126例子宫颈微小浸润癌患者在进行LEEP锥切术后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病变残留,进行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后,残留率降低.阴道镜活检进行子宫颈微小侵润癌诊断的准确性较低,容易出现漏诊,可以使用LEEP锥切术进行明确诊断.行LEEP锥切术的影响因素较多,术后病变残留率较高.

    作者:郑群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支原体肺感染小儿肺炎患者66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研究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腹部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显著缩短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原发性胆囊癌的CT、MRI诊断价值分析

    择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参与研究,为本组患者分别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终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显示出48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55.81%),MRI诊断结果显示出71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2.56%),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在胆囊周边组织病变情况以及肿瘤浸润程度判断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勤;刘礼健;白锡光;尹忠生;曾子娟;王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分析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72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乙型肝炎组(n=38),中度乙型肝炎组(n=39),重度乙型肝炎组(n=53),肝硬化组(n=42),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雅培ISR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分析法比较入院时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入院时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SH、TT3、T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随着肝炎病情程度的加重TSH、TT3、TT4水平呈降低趋势(r=-0.452,P<0.05).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异常,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TSH、TT3、TT4水平呈负相关,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观察

    探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留院观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及留院观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3.4%明显低于常规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紧急宫颈环扎术在治疗早产临产中的效果研究

    探讨宫颈机能不全造成的早产临产患者应用紧急宫颈环扎术进行治疗的效果.选择48例因宫颈机能不全而造成早产临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8例给予硫酸镁保胎治疗,观察组30例实行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观察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2.58±5.86)w,保胎天数平均52d,4例患者在32w前分娩,8例超过37w分娩.对照组入院平均孕周为(21.35±6.12)w,保胎天数平均10d,2例患者在32~34w分娩,其余患者均在未到32w即早产或晚期流产.两组结果周分娩率二者明显不同,观察组保胎天数延长,34w后分娩率增加,早产率降低,P<0.05.利用McDonald缝合法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联合宫缩抑制剂进行保胎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有效减少发生围生儿并发症.

    作者:左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IPPO技术结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分析

    研究胫骨干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MIPPO)结合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的治疗效果.对收治的32例胫骨干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对照组行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治疗组行MIPPO联合LCP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住院时间、骨痂生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PPO技术联合LCP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率低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林良任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