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凤玲
研究在门诊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对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与科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我院门诊科室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门诊输液患者80例,分别为传统组40例与改进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结果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5%,改进组为92.5%,改进组满意度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常识宣教、药物作用讲解、遵医行为与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等指标评分低于改进组,P<0.05.通过在门诊输液大厅运用多媒体宣传模式,提高患者对各种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度,患者主诉对临床服务满意且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
作者:李晓英;钟惠梅;郑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在我院治疗的鹿角型肾结石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需时、出血量、置管时间等临床指标,并对比其结石清除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需时、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并发症总发生率(8.89%)低于B组(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鹿角型肾结石患者实行超声吸附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可获得较高的结石清除率,并且手术需时、置管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值得推广.
作者:罗林;李萍;谢情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抽样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按照1:1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观察组患儿口吐泡沫、口周紫绀、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针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奕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郭二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设为哮喘组,另选取同时期7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对哮喘组、对照组患儿行血清MP-IgM检测;将哮喘组患儿分为MP-IgM阳性组与MP-IgM阴性组,对MP-IgM阳性组、MP-IgM阴性组患儿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血清总IgE抗体检测,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哮喘组70例患儿中有29例(41.43%)患儿的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而对照组中共有8例(11.43%)患儿MP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结果显示哮喘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P-IgM阳性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平均值为220.40±30.01×109/L,血清总IgE浓度为490.12±53.96IU/ml.MP-IgM阴性组患儿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平均值为190.11±20.14×109/L,血清IgE浓度为390.59±50.11IU/ml,MP-IgM阳性组嗜酸性粒细胞浓度和血清IgE浓度明显高于MP-IgM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次研究结果充分显示肺炎支原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较高,因此应在临床中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支原体筛查,及时治疗.
作者:陈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在女性宫颈病变中的分布特征和易感因素.从妇科门诊诊治的患者中选取1500例进行研究,均行宫颈病变筛查,测定HPV亚型,对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等中HPV感染情况予以分析,并对女性宫颈病变HPV的易感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正常、CINⅠ、CINⅡ、CINⅢ和SCC的HPV感染率分别为9.58%、45.00%、83.00%、100%和100%,差异显著(P<0.05).(2)共237例检出HPV感染,感染率为15.80%.其中HPV16型49例,HPV52型33例,HPV58型30例,HPV33型29例.(3)单因素分析可知,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及婚外性行为等是HPV感染的易感因素(P<0.05).(4)多因素分析可知,初潮年龄、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婚外性行为和产次多都是HPV的易感因素(P<0.05).宫颈病变的程度越高,HPV亚型感染的发生率越高,HPV16、HPV52和HPV58是感染的主要亚型,初婚年龄早、性伴侣多和婚外性行为是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施绮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静脉留置针的90例肺炎患儿.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45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并发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达96%,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钟小丹;张达娟;林杏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用于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抽取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略少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直肠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在符合该手术适应证的情况下应尽量优先选择该术式.
作者:都敏;张环;黄海球;熊进文;高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有效性.将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50例.次全切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全切组则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再次手术率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全切组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次全切组,复发率、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次全切组(P<0.05).全切组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与次全切组无显著差异(P>0.05).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效果,可控制临床症状,且可更好预防复发,降低再次手术率,但术后容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需加强重视,强化手术操作.
作者:闫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鼓室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腺体样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科中收治的116例患儿.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臀红、液体渗漏和留置针滑脱的发生率为3.45%、5.17%和1.72%,均低于对照组的17.24%、37.93%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控制、安全管理、人员安排和设施布局等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儿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魏贤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途径,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技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总体情况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减轻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君;杨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清宫术与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8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高危恶变因素葡萄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清宫术治疗,治疗组在清宫术基础上采用预防性化疗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比.对照组恶变率、阴道异常流血率高于治疗组,其月经规则率和HCG降至正常率低于治疗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转移症状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清宫术与预防性化疗治疗高危恶变因素葡萄胎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恶变率,改善临床症状和预后,值得临床选择和推广应用.
作者:尚宝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胃底食管反流性咳嗽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予以西米替丁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和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前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3例,表现为恶心和头痛,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头痛,经对症处理后,3例不良反应症状均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单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小儿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可有效缓解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剑弘;唐首丹;谭杰武;黄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在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选择本院ICU在2014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长期有创机械通气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经鼻胃管行胃肠内营养(EN),观察组患者经鼻肠管行EN,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反流误吸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观察组腹胀胃潴留发生率、反流误吸发生率、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经鼻肠管行EN,可以减少腹胀及胃潴留的发生,降低胃内容物反流以及误吸发生率,从而降低患者发生VAP,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毛洁花;刘惠玲;罗健玲;果基木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缓释片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控释片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血糖治疗的基础上,缓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控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降压治疗,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缓释片组与控释片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控释片组下降较为明显.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67%,控释片组总有效率高达98.1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释片组优于缓释片组.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作者:潘远安;刘江红;张志超;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择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86例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参与研究,为本组患者分别行CT诊断以及MRI诊断,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终诊断结果.CT诊断结果显示出48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55.81%),MRI诊断结果显示出71例胆囊癌阳性患者,诊断准确率为(82.56%),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在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中MRI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诊断,在胆囊周边组织病变情况以及肿瘤浸润程度判断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国勤;刘礼健;白锡光;尹忠生;曾子娟;王明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感冒后咳嗽的临床有效性.对符合纳入标准的99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治疗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3粒/次,3次/日,温开水送服.疗程2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P<0.05);同时,治疗组咳嗽症状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感冒后咳嗽采用苏黄止咳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季树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大咯血患者中选取148例纳入本次研究,由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60.8%,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出现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而对照组出现了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比对照组患者安全可靠,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有4例复发,对照组有23例复发,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华;徐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并发症.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中毒性休克 、术后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