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英;钟惠梅;郑秀春
研究6h延时GP(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及方案耐受性.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6h延时GP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GP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状况、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Karnofsky评分为(88.43±1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5±13.61)分(P<0.05).观察组Ⅲ~Ⅳ度白细胞毒性、Ⅲ~Ⅳ度血小板毒性、Ⅲ~Ⅳ度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1.2%、15.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3.8%、50.0%、30.8%(P<0.05).6h延时GP方案可以增强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活性,减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展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自控镇静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128例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取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进行分组;在腰-硬联合麻醉完善后,观察组74例采取右美托咪定自控镇静;对照组54例按说明书泵注右美托咪定;评价两组镇静效果.在泵药前、泵药后5min、泵药后10min、手术开始、术毕,两组的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AP先升高后降低,HR持续降低;观察组达适宜镇静时间短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定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BIS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肢手术中采取右美托咪自控镇静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准确控制使用剂量,实现个体化给药,进一步提高镇静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鲁靖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评估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疗效.收集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肝素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宫缩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肝素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的效果理想,且缓解症状速度快,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卢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呼吸频率等临床指征的变化情况,比较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呼吸频率、心率与PCO2分别为17.7±1.5次/min、87.2±5.7次/min和54.6±2.9mmHg,对照组为25.3±1.4次/min、105.3±6.4次/min、80.7±2.2mmHg.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PO2为94.6±6.2mmHg,对照组为52.4±3.3mmHg,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0%,对照组为80.0%.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重症结核病中积极运用护理干预法,效果好,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与借鉴.
作者:盛捐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微创拔牙刀与高速涡轮牙钻在阻生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拔除阻生牙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拔牙术和高速涡轮牙钻进行拔牙,对照组给予传统拔牙术,比较两组畏惧率、拔牙窝的不完整率、断根率和敲击增隙率.观察组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率和恐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敲击增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微创拔牙术和高速涡轮牙钻手术中,良好的手术配合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大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淑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临床送检样本进行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357例.细菌鉴定应用VITEK-2Compact微生物鉴定仪及鉴定卡片,并且进行相应的药敏试验,对药敏结果做相应的归纳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中分布多,其次为神经外科病房,其比率分别为22.13%、17.09%,在感染部位的分布中呼吸道和泌尿系统分布较多,比率分别为58.26%、20.73%,其对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不足20%,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20%,其中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为44.26%.铜绿假单胞菌在重症监护病房和神经外科病房较为多见,主要分离于下呼吸道痰标本和泌尿系统尿标本,药敏结果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率高为44.26%,且出现了碳青霉烯类耐药情况,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监控和管理.
作者:张淑青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变化.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7(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变化.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TNF-α、IL-6、IL-17可用来判定穿孔性阑尾炎炎症程度,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较好,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对比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组(缓释片组)和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控释片组).两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血糖治疗的基础上,缓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降压治疗,控释片组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降压治疗,通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等指标进行效果评价.治疗前后缓释片组与控释片组患者血压均有下降,控释片组下降较为明显.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6.67%,控释片组总有效率高达98.10%,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释片组优于缓释片组.空腹血糖水平治疗前后均有所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之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作者:潘远安;刘江红;张志超;程卫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脑血管病人群脑微出血(CMB)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选取治疗的39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146例同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常规核磁共振T2梯度回波加权扫描,统计患病率,同时对两组的各项临床检测指标和基本情况进行比较,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相关性及危险因素.不同疾病患者的CMB患病率有所不同,除TIA组外,其它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采取多变量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白质病、高血压病、高胆固醇、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和脑梗死是CMB的危险因素,而低密度脂蛋白是保护性因素.脑梗死、脑出血和脑白质病患者患概率较高,而高血压病、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脑出血、脑梗死、高胆固醇及脑白质病是CMB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是其保护性因素.
作者:缪学琼;郭建军;唐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行LEEP术式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120例,根据病变情况实施不同术式,包括浅宫颈环切术(SRE)、深宫颈环切术(DRE)和宫颈锥切术(LEEPC).观察不同LEEP术式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三种术式治疗后6个月CIN的疗效为SRE组治愈率88.4%,DRE组治愈率89.5,LEEPC组治愈率87.2;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分别为90.7%、92.1%、89.7%,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治疗中,根据不同病变程度选取不同的LEEP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几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诊的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伴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20例皮肤基底细胞癌版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约有18例(90.0%)患者发生于面部,其中鼻周6例(30.0%)、头皮4例(20.0%)、眶周3例(15.0%)、唇部3例(15.0%)、耳周2例(10.0%);仅有2例(10.0%)发生于四肢,其中小腿1例(5.0%)、手臂1例(5.0%),说明面部为基底细胞癌多发部位.20例患者中,有男性7例、女性13例,男女比例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说明女性在基底细胞癌发病率方面高于男性;年龄<30岁仅有1人(5.0%),30~50岁有4例(20.0%),>50岁有15例(75.0%),说明老年人群的发病率高于中青年人群.结论 老年女性患者在该病中的发生率要高于同年龄段男性患者,且面部是基底细胞癌的高发区域.
作者:戎锡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并统计患者并发症.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表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感染、中毒性休克 、术后出血、急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促进患者肠功能恢复,降低手术后各类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李永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比较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MRA对后循环缺血(PCI)的临床应用价值.神经内科和老年科拟诊为脑部疾病患者91例,根据同期头颅MRI检查和相关临床表现,分为PCI组和非PCI组.同时所有病例均行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MRA检查,并与临床诊断结果对比分析,比较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评价各自的优越性.PCI组63例,非PCI组28例.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MRA两种方法诊断PCI的敏感度、 特异度分别为:超声85.71%、75%;MRA52.38%、96.43%.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和MRA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744.椎动脉多普勒超声对PCI诊断的敏感性较高,椎动脉MRA对PCI诊断的特异度较高.椎动脉超声和MRA从不同角度观察椎动脉的形态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两者联合有助于对PCI的明确诊断.
作者:陆琰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发病24h内的血清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观察,选择彩超诊断仪对颈动脉斑块性质和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检测.试验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颈动脉中层增厚、强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表现呈正相关;临床在防治脑梗死时应加强早期干预,进而让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作者:蔡松泉;张慧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科中收治的116例患儿.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臀红、液体渗漏和留置针滑脱的发生率为3.45%、5.17%和1.72%,均低于对照组的17.24%、37.93%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控制、安全管理、人员安排和设施布局等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儿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魏贤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究推拿针灸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用于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入院的68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研究组34例给予推拿针灸联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独一味胶囊口服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82.35%,组间差异显著(P<0.05),此外,治疗前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各自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相较而言,研究组改善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显著(P<0.05).推拿、针灸及独一味胶囊联合应用于退行性膝关节炎,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可供参考.
作者:杨必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选取胃及大肠息肉患者94例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内镜组各47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进行治疗,内镜组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内镜组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内镜组相较于传统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开放饮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手术后内镜组生存质量较传统组改善更显著(P<0.05).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胃及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忠耀;傅延导;傅延福;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镇痛方式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行剖宫产产妇,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其中A组采取硬膜外术后镇痛方法,B组采取静脉术后镇痛方法,C组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方法,评定三组剖宫产术后24h和48h的镇痛效果.结果 镇痛24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01±1.51和5.03±1.20,高于A、C两组(P<0.05).镇痛48h后,B组产妇安静状态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分别为3.57±0.88和5.24±0.71,同样高于A、C两组(P<0.05).B、C两组嗜睡发生率高于A组,皮肤瘙痒、感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均有不错的镇痛效果,采取硬膜外联合静脉术后镇痛在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中均表现较佳.
作者:张小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留院观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及留院观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3.4%明显低于常规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替吉奥或卡培他滨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老年复发直肠癌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中老年复发直肠癌患者83例进行分组,卡培他滨组采取卡培他滨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替吉奥组采取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比较治疗效果.替吉奥组总有效率未76.19%,卡培他滨组为60.98%;替吉奥组中位生存时间、中位进展时间分别为(17.11±2.02)个月和(9.51±1.98)个月,卡培他滨组分别为(14.27±1.05)个月和(8.29±1.57)个月,差异显著(P<0.05).两组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效果更好,生存期更长,且未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