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敏;张环;黄海球;熊进文;高峰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鼓室置管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腺体样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听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实施腺体样手术治疗,疗效显著,且能显著改善患儿听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大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剖宫产史对高龄孕妇再次分娩方式及结局的影响.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再次妊娠入住我院的高龄孕妇(年龄均达34岁)9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剖宫产史者入观察组(46例),经阴道成功分娩入对照组(48例).记录两组再次分娩方式,比较两组再次剖宫产率,同时对比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率、产褥感染率、盆腔粘连发生率;新生儿娩出后立即记录体重,并应用新生儿评分(Apgar评分)比较两组新生儿健康状况.观察组再次剖宫产率21.7%、产后出血率37.0%、产褥感染率17.4%、盆腔粘连发生率15.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10min内Apgar评分(5.32±0.21)分低于对照组(P<0.05).降低首次剖宫产率可能会降低再剖宫率,减少再次分娩时产褥感染率、盆腔粘连率,有利于母婴健康.
作者:刘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有效性.将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100例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切组和次全切组各50例.次全切组采用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全切组则采用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就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后喉返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复发率、再次手术率进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接近,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暂时性和永久性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全切组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明显高于次全切组,复发率、再次手术率明显低于次全切组(P<0.05).全切组手术出血量、操作时间、住院时间与次全切组无显著差异(P>0.05).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癌有一定效果,可控制临床症状,且可更好预防复发,降低再次手术率,但术后容易出现甲状旁腺功能低下,需加强重视,强化手术操作.
作者:闫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NIPPV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支气管镜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及治疗的有效率.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小时后,研究组患者的PaO2、PaCO2及p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a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支气管镜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血气状况,提高有效率,降低治疗费用,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熊志刚;孔妹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瘢痕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手术一般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且术后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可满足当下人们对美观的要求.
作者:曹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观察MR在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2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患者采用GE Signa 1.5T型扫描仪行MR检查,扫查矢状面、冠状面,分析MR诊断PLMR撕裂、PMMR撕裂的应用效果及价值.92例患者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半月板后根部撕裂79例,其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PLMR 31例,诊断PMMR撕裂48例.MR诊断PLMR撕裂的准确率为87.10%(27/31),特异性为100%(48/48),灵敏度为90.0%(27/30);MR诊断PMMR撕裂的准确率为93.75%(45/48),特异性为100%(27/27),灵敏度为91.84%(45/49).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MR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正确的指导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方法.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大咯血患者中选取148例纳入本次研究,由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疾病复发率.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的60.8%,表明临床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出现高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有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而对照组出现了2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比对照组患者安全可靠,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有4例复发,对照组有23例复发,明显多于观察组患者,P<0.05.采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华;徐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82例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对比两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绞痛持续时间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郭二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在门诊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措施,观察对门诊输液患者的满意度与科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我院门诊科室于2014年2月~2015年2月实施传统健康教育模式,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实施多媒体健康教育模式,同时选取上述时间段内门诊输液患者80例,分别为传统组40例与改进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价.结果传统组患者满意度为75%,改进组为92.5%,改进组满意度较高,P<0.05.传统组患者对门诊输液常识宣教、药物作用讲解、遵医行为与疾病相关知识宣教等指标评分低于改进组,P<0.05.通过在门诊输液大厅运用多媒体宣传模式,提高患者对各种疾病健康知识的了解度,患者主诉对临床服务满意且对护理质量评分较高.
作者:李晓英;钟惠梅;郑秀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均行导管留置保守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督导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68%、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导式护理模式应用于肠梗阻导管护理中可提高疗效,利于病情康复,也能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作者:彭俊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4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临床护理途径,干预组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技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出院时干预组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在活动、日常生活、健康、支持、总体情况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数,减轻胃肠道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燕君;杨小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94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表随机区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给予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单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经血常规、心肝肾等检查未出现异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给予高血压病患者硝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镇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究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29例.常规组予以传统胸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留院观察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胸引管留置及留院观察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术后疼痛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研究组3.4%明显低于常规组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自发性气胸患者予以微小单操作孔胸腔镜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王国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不同方法治疗外生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中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剖宫产瘢痕妊娠清除修补术,观察组行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清除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疼痛度,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同时观察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60.36±1.25)min、住院时间(4.15±1.37)d、排气时间(30.27±1.89)h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28±2.21)ml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2.01±0.33)分、β-HCG(189.64±19.55)U/L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6.67%、13.33%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清除修补术治疗外生型CSP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疼痛及β-HCG水平,同时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脑卒中并认知功能障碍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治疗,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定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有所提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药物联用亦或仅使用奥拉西坦注射液均具有治疗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但联用效果更佳,此组合给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奕平;谢海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行LEEP术式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120例,根据病变情况实施不同术式,包括浅宫颈环切术(SRE)、深宫颈环切术(DRE)和宫颈锥切术(LEEPC).观察不同LEEP术式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三种术式治疗后6个月CIN的疗效为SRE组治愈率88.4%,DRE组治愈率89.5,LEEPC组治愈率87.2;治疗宫颈糜烂的治愈率分别为90.7%、92.1%、89.7%,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治疗中,根据不同病变程度选取不同的LEEP手术方式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几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将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两种药物对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0例酒精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并按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将其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患者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予以患者兰索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幽门螺旋杆菌(Hp)的清除情况.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且Hp清除率(93.33%)亦高于对照组(77.78%),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28.89%),几组指标的结果比较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酒精型消化性溃疡的疾病中,使用兰索拉唑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使用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Hp清除率相对较高,且安全性能也相对较高,具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价值.
作者:叶毅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抽取接收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大脑中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段V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出现1例一过性头痛,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症状,降低hs-CRP水平,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研究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在行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58例(66眼),常规降眼压治疗后,根据眼压情况分成高眼压组(眼压≥40mmHg)25例(28眼),正常眼压组(眼压<40 mmHg)33例(38眼),两组均给予抗青光眼手术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高眼压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眼压组(P<0.05).对患有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的患者采用抗青光眼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手术医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120例枕后位难产的产妇纳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胎头旋转法治疗,通过妊娠结局的比较评估临床效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产伤率、产后出血率分别为6.67%、10.00%,均低于对照组的33.33%、36.67%,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87±1.3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0.8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枕后位难产的产妇,实施胎头旋转法治疗,有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产伤的出现,改善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勾玲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