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督导式护理模式在肠梗阻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彭俊华

关键词:肠梗阻, 导管, 督导式护理, 效果
摘要:选取2014年4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肠梗阻患者,均行导管留置保守治疗.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督导式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肛门自主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2.68%、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督导式护理模式应用于肠梗阻导管护理中可提高疗效,利于病情康复,也能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炎症因子的影响

    观察腹腔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变化.选取收治的胆结石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6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常规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差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7(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变化.观察组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小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常规组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17水平均较手术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IL-6、IL-17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TNF-α、IL-6、IL-17可用来判定穿孔性阑尾炎炎症程度,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临床疗效较好,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住院时间短、创伤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皓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MR在膝关节内、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诊断价值

    观察MR在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诊断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7月医院诊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92例,患者均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入院患者采用GE Signa 1.5T型扫描仪行MR检查,扫查矢状面、冠状面,分析MR诊断PLMR撕裂、PMMR撕裂的应用效果及价值.92例患者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半月板后根部撕裂79例,其中关节镜或手术诊断PLMR 31例,诊断PMMR撕裂48例.MR诊断PLMR撕裂的准确率为87.10%(27/31),特异性为100%(48/48),灵敏度为90.0%(27/30);MR诊断PMMR撕裂的准确率为93.75%(45/48),特异性为100%(27/27),灵敏度为91.84%(45/49).膝关节PLMR及PMMR撕裂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MR诊断效果理想,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能正确的指导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利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社区干预对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探讨社区干预对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选取社区60岁以上前列腺增生非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社区干预,干预1年后,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测试版》(BPHQLS)评估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观察组IPSS评分为(22.36±1.43)较对照组的(39.86±1.6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能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症状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戎昕;邹建群;张锐乔;甘玉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物反馈和电刺激联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分析

    选择深圳市龙华新区中心医院2014年3月~2015年8月接诊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4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两组,轻度组和中度组,两组患者均采取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评分,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ICI-Q-SF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轻度组要明显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轻度组稍高.对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不论病情是轻度还是中度,采取生物反馈与电刺激联合治疗均有不错效果,但轻度组效果要更好.

    作者:包存芳;梁国琼;吴丽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注重细节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新生儿科中收治的116例患儿.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常规优质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臀红、液体渗漏和留置针滑脱的发生率为3.45%、5.17%和1.72%,均低于对照组的17.24%、37.93%和1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控制、安全管理、人员安排和设施布局等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注重细节,可以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儿的舒适度,还有助于改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魏贤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通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活力、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针对冠心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疗效观察

    探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的影响.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行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两组手术一般情况、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瘢痕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手术一般情况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与对照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瘢痕满意度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创伤小、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效果显著,且术后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可满足当下人们对美观的要求.

    作者:曹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块的疗效分析

    分析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肿块的疗效.选取甲状腺肿块大小在2~5cm的患者行腔镜手术45例(腔镜手术组)、开放手术118例(开放手术组).记录手术时间、引流天数、引流总量等及出现疼痛、颈部不适的例数.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引流总量均大于开放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引流天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手术组疼痛及颈部不适均较开放手术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甲状腺手术相对传统开放手术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术后不适较少,且不会留有瘢痕,美容效果好,满足患者的美容要求,患者接受容易,手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景小松;宋展;李伟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

    探察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制定有效筛查方案.采取回顾式分析法,对已接受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及DR胸片检查的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6050例肺癌高危人群经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出肺结节1305例,肺结节检出率为21.57%;经DR胸片检查共检出肺结节432例,肺结节检出率为7.14%,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结节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检出肺癌81例,肺癌总检出率为1.34%,DR胸片检查确诊肺癌30例,肺癌总检出率为0.50%,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肺癌总检出率明显高于DR胸片(P<0.01).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提高肺内结节的检出率,对早期肺癌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梁敏群;张杰;林建团;卜庆丰;余光权;闫光辉;谭辉雄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低频超声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探讨低频超声治疗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抽取接收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大脑中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段V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s-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时研究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各出现1例一过性头痛,未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频超声治疗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症状,降低hs-CRP水平,对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廖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分析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172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轻度乙型肝炎组(n=38),中度乙型肝炎组(n=39),重度乙型肝炎组(n=53),肝硬化组(n=42),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均采用雅培ISR2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分析法比较入院时各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激素(TT4)的检测结果,并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入院时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TSH、TT3、TT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轻度乙型肝炎组、中度乙型肝炎组、重度乙型肝炎组及肝硬化组随着肝炎病情程度的加重TSH、TT3、TT4水平呈降低趋势(r=-0.452,P<0.05).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异常,且随着病情严重程度与甲状腺功能检测指标TSH、TT3、TT4水平呈负相关,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梁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16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泌尿系疾病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均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和16层螺旋CT尿路扫描(CTU)检查,其中膀胱癌16例、肾盂源性囊肿及肾盂旁囊肿9例、肾输尿管结石70例、双侧巨输尿管症8例、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畸形5例、肾盂输尿管肿瘤42例.比较IVP、CTU检查的准确率、检查时间.CTU检查的准确率高于IVP、检查所用时间短于IVP.应用16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泌尿系统病变和尿路空间关系、解剖结构、双肾功能.检查过程、后期处理方便快捷、安全性高,尿路成像完整清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直观、准确、丰富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光宇;张钦昌;彭汉华;莫婉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抽取在我院择期行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68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及焦虑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4.41±1.64)d、肛门排气时间(70.75±4.71)h、肠鸣音恢复时间(40.13±2.17)h少于对照组[(16.21±1.52)d、(74.84±4.25)h、(45.41±1.8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可减少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术后康复用时,缓解疼痛感.

    作者:陈艳;刘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见性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就诊并进行放化疗治疗的56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预防及缓解放化疗治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肺炎、风蛇行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7.14%)较对照组(21.43%)低,观察组肺炎发生率(3.57%)较对照组(17.86%)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期间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文艺;谢延芳;张少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各50例,设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再从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员中随机抽取50例作为对照组,三组均进行血液检验.比较分析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结果中的各项指标以及每组的灵敏度、特异性、符合率.3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结果经分析比较后发现,观察1组患者的Hb、RBC、RBC/MCV均明显高于观察2组;观察2组的RDW显著高于观察2组甚至是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的Hb、MCH和MCV水平均呈现出低于正常水平状态,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检验的灵敏度均在96.0%以上,特异性在68.0%以上,符合率在78.0%以上.血液检验对贫血的早期鉴别诊断具有安全、经济、可操作、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特点,是贫血鉴别诊断方法中综合性强的一种,对贫血诊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邹淑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西医护理干预对80例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科治疗的160例原发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治疗满意度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病人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干预组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发现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对高血压患者,应用中西医护理干预能达到有效控制血压目的,此外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也较佳,因此值得被推广应用.

    作者:李恒玲;许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肺炎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5年1月~6月静脉留置针的90例肺炎患儿.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各45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2组患儿并发症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达96%,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0%,观察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作者:钟小丹;张达娟;林杏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措施体会

    选取2015年1月~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开展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共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感染率为6%,对照组共发生切口感染6例,切口感染率为1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复杂,通过开展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可以明显控制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叶妙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生脉注射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心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对生脉注射液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的心率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进行观察.选取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66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方式基础上运用生脉注射剂治疗,就两组治疗前后24h心电图平均心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予以观察比较.两组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在治疗后24h明显加快,且治疗组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0.05).生脉注射液具有加强心肌收缩的效果,不仅能改善心功能且能有效抵抗心肌缺血,从而达到增加冠脉流量的目的和效果,因此,能从根本上对心律失常心率及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吴晓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观察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抽样法,从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吸入性肺炎中选取80例进行分析,按照1:1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观察组患儿口吐泡沫、口周紫绀、肺部啰音、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针对新生儿吸入性肺炎,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奕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