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青光眼患者的护理效果

吴凤琳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 青光眼, 护理效果
摘要:对青光眼患者予以延续性护理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观察.任意选取82例从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诊疗的青光眼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辨别组,每组各41例.给予传统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辨别组患者则在前者的基础上辅以延续性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在经过相应性的护理后,其中,传统组患者好评13例,中评17例,差评11例,总优评率为73.17%;辨别组好评20例,中评21例,无差评病例,总优评率为100.00%,后者好感度显然远大于前者,且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辨别组患者的抑郁度评分均在正常范围内优于传统组患者,且两者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延续性护理可有效调节其不良情绪,增强患者的护理好感,值得临床借鉴.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研究并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实施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的撬拨复位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足踝功能评分.相比于切开复位组,撬拨复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撬拨复位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采用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

    作者:汤春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运动疗法治疗帕金森病平衡及步行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观察运动疗法在帕金森病(PD)治疗中的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PD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运动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以及步态时间距离参数变化.治疗后,观察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4.24±7.58)分、LOS为(11.47±5.39)分、BBS评分为(44.27±6.37)分;对照组的PD主要症状严重程度评分为(19.62±6.25)分、LOS为(7.25±1.36)分、BBS评分为(31.08±7.6.37)分;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步长、步宽以及步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治疗联合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缓解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步行功能,提高平衡能力.

    作者:颜昌云;刘杰元;李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浓度负荷量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在无痛分娩中应用不同浓度负荷量的罗哌卡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新会区妇女儿童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无痛分娩产妇90例,均使用罗哌卡因,依据负荷量使用浓度不同分为A组(0.1%,n=30)、B组(0.15%,n=30)及C组(0.2%,n=30),比较3组产妇镇痛后VAS评分.结果 C组总产程VA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自然分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BromageI级镇痛2h内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2h后无明显差异.结论 负荷量使用浓度为0.2%的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镇痛效果佳,母婴双方影响小,值得推广.

    作者:杨桂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联合IDA与HA方案诱导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观察

    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IDA与HA方案诱导治疗首诊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随机选取首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58例,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对照组采用常的规化疗方式进行,试验组采用小剂量IDA与HA联合治疗的方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和中位生存时间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在复发率和心脏功能损伤发生率方面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联合IDA与HA方案诱导治疗首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率低,心功能损伤小.

    作者:刘晓娟;毋艳;王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急性肾衰竭行血液净化治疗的临床疗效.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67例急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行调节水盐和酸碱平衡、控制感染等一般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净化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及出院时临床疗效.血肌酐、尿素氮,两组治疗前相当(P>0.05),观察组治疗后优于本组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9.44%、91.67%,高于对照组的29.03%、67.74%(P<0.05).血液净化是急性肾衰竭较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可考虑推广运用.

    作者:李中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TCT联合HPV在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患者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治疗,B组患者于A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其微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后A组患者其各因子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比较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Cr、Bun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较好的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作者:后加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AKT和PI3K基因在结直肠癌病人粪便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结肠癌患者粪便AKT和PI3K的表达情况,并探讨检测AKT和PI3K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和同一时间段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粪便标本和血液标本,检测粪便AKT和PI3K以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 结肠癌组患者粪便AKT和PI3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67%和55.33%,均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的7.33%、10.67%高(P<0.05);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高(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的粪便AKT和PI3K以及部分血清肿瘤标志物均具有明显的表达特征,临床可根据这些指标的检测结果辅助结肠癌的诊断,评估结肠癌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

    作者:林桥凤;何凤屏;徐新;吴青松;李定云;马占忠;郭艳乐;唐盛;尹卫东;龚海涛;刘艺;林恒先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地佐辛对减轻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作用

    在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使用地佐辛对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选取100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注射生理盐水,观察组注射地佐辛,观察两组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等指标.观察组患儿在苏醒时、苏醒后15min、30min时PAE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停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5min后呼吸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各时点CHEPOS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小儿耳鼻喉手术全身麻醉中应用地佐辛可显著减轻苏醒期躁动,同时还保证良好的镇痛效果及苏醒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赵亚娟;卢吉灿;刘超;孙玉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研究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2013年3月~2016年3月,选择本院接收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同时选取同期普通肺炎患儿1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支气管肺炎发病率高,支气管炎次之,多表现为高热,发热持续1~7d,阵法性连声咳嗽,心肌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X线检查多见小斑点状模糊影;观察组患儿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居住环境、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季节、低补体状态、流行接触史、抗生素使用时间是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秋冬发生,多为阵法性连声咳,高热,有流行接触史,对存在上述症状的患儿应怀疑肺炎支原体感染,应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李琼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6例,A组患者予血液透析及常规治疗,B组患者于A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两组患者间其微炎症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其各指标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且治疗后A组患者其各因子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比较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SCr、Bun较治疗前升高,且与对照组治疗后存在明显差异,比较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CRP、IL-6及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可较好的改善其微炎症状态.

    作者:蔡良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氟比洛芬酯配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

    探讨氟比洛芬酯配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将我院收治64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32例对照组和32例观察组,对照组单纯给予消炎止痛药物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腹针治疗,评定止痛效果和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0.62%)高于对照组(65.6%),治疗后观察组VSA、ODI评分(3.9±0.24)、(41.52±3.42)明显低于对照组(4.61±0.23)、(44.03±4.12),且P<0.05;止痛药氟比洛芬酯联合腹针治疗产后腰痛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作者:覃庆媛;王迎光;贺青蓉;黄彩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对比分析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与经胸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回顾分析2015年6月~2016年8月在郑州市儿童医院心脏外科住院并行超声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儿26例(n=26),同期行超声引导经胸封堵术的患儿22例(n=22),记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经皮封堵组26例均封堵成功,2例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3±13.2)min,住院时间(3.7±1.0)d.术后早期出现少量残余分流2例,术后1个月随访消失.经胸封堵组21例均封堵成功,1例因残余分流>2mm术中转外科修补术,手术时间(54.7±12.5)分钟,住院时间(6.4±0.8)天,术后出现各类并发症13例.两组患儿术后6个月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3mg/(kg.d)抗凝.经皮组和经胸组封堵器置入成功率分别为100.0%和9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手术时间分别为(35.3±13.2)min和(54.7±12.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住院时间分别为(3.7±1.0)天和(6.4±0.8)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20).至随访结束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外周血管损伤、心脏穿孔、封堵器移位、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皮ASD介入封堵术是创伤更小、花费更少、更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崔亚洲;翟波;刘垚;王鹏高;董向阳;陈忠建;陈振良;于文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尿量对预后的影响

    研究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临床纳入98例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9例.其中49例患者给予常规血液透析(IHD)治疗作为IHD组,另49例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作为CBP组,观察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以及并发症和死亡率情况.同时根据治疗前尿量进行分组,分为少尿组和非少尿组,观察两组预后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优于IHD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CBP组患者IL-6、IL-10、TNF-α以及CRP水平明显低于IHD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导管栓塞、感染以及出血等,CBP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24%、6.12%,与IHD组的14.29%、8.16%无差异(P>0.05).非少尿组患者肾功能恢复率高于少尿组,死亡率低于少尿组(P<0.05).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重症急性肾损伤患者具有良好效果,明显恢复患者肾功能,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且尿量对患者预后存在较大影响,少尿患者预后更差.

    作者:张利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入住我院的190例T2D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本组T2DN患者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分为两组:第一组为单纯T2DN患者共计72例,第二组为合并血脂或者血压水平异常者118例.另外,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患者组的股总动静脉、腘动脉以及胫后动脉Vmax、RI、INT以及管径值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单纯性T2DN患者组与异常T2DN患者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N患者组与对照组在动脉硬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异常性T2DN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显著大于单纯性T2DN患者组与对照组(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价值显著,应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少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胶囊对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功能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而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ALT、AST、GGT和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G和TC水平分别为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降低患者TG和TC水平,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韦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

    比较手术与药物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五官科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45)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n=45)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低于观察组95.6%,对比P<0.05.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效果优于药物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张啸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芪苋合剂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研究及其对患者IL-4的影响

    目的 探讨芪苋合剂在防治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中的作用机制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与GH复发的关联性.方法 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芪苋合剂组(治疗组),泛昔洛韦组(对照A组)各40例,同时再计算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和临床有效率,并统计9个月内复发率,检测治疗前后其外周血IL-4的计数水平,与20例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者(对照B组)作比较.结果二组近期临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个月内患者病情复发状况比较,治疗组的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A、B),芪苋合剂组能显著提高患者的外周血IL-4水平.结论 芪苋合剂适合针对RGH的临床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外周血IL-4计数水平.

    作者:杨兆林;汪莉;陈茵;任素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分析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8月骨科就诊治疗的8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复位治疗,治疗组给予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治疗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组的优良率37例(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28例(70.00%)(P<0.05),且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例(5.00%)明显少于对照组10例(25.00%)(P<0.05).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近端空心钉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明显,且并发症发生低,手术情况良好.

    作者:仵海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16、18基因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

    探讨16、18基因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疑似宫颈病变的患者4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病理活检和HPV-16、HPV-18型DNA检测,依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采用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分析HPV-16、HPV-18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本研究中病理诊断显示恶性病变者9例,占比2.25%,良性病变者286例,占比71.50%,正常者105例,占比26.25%,在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阳性率方面,正常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性分析法结果显示,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HPV-16、HPV-18型及二者混合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且均为宫颈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独立高危因素,提示医师对该人群应给予重点关注和个性化干预.

    作者:谢素芳;陈小燕;李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应用于7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研究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对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恢复情况.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2例踝关节骨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72.22%;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OFAS评分均有显著提高,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功能恢复情况、运动情况以及手术局部外观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更好,可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手术部位外观更好,预后情况良好,既安全又实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永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