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李现金;彭小平

关键词:解毒化瘀方, 化疗, 白血病, 效果
摘要:中西药联合治疗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5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解毒化瘀方联合西医常规化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化疗方案,比较两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GB)及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后WBC低于治疗前,PLT、HGB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LT(175.82±21.37)×109/L、HGB(96.75±2.05)g/L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BC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缓解率92.00%高于对照组6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解毒化瘀方结合西医化疗治疗白血病效果显著,减轻化疗骨髓抑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研究并比较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支架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0例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实施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的撬拨复位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切开复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足踝功能评分.相比于切开复位组,撬拨复位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其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撬拨复位组患者治疗后的AOFAS足踝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切开复位组(P<0.05).采用撬拨复位联合Ilizarov支架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促进骨折愈合及足踝功能恢复.

    作者:汤春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我院社区管理诊断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不符合本研究患者后共计120例计入本次研究.依据不同的用药方案分为试验组、对照A组、对照B组(各40例),在三组患者同时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药物治疗.对比三组临床疗效结果,记录治疗前后血糖、血压变化,统计不良反应.试验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A组(82.5%)和对照B组(85.0%),疗效更好(P<0.05),三组治疗后血糖、血压情况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也显著低于对照A组(10.0%)和对照B组(12.5%)(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非洛地平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更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糖、血压情况,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范文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的检测效能分析

    取我院2016年6月1日~2016年8月30日采集的新生儿黄疸期新鲜血浆标本42份,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份,对照组使用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分析,观察组则使用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作为基准系统进行分析,比较两种凝血分析系统在APTT、FIB、PT检测上的结果.两组检测系统在FIB和PT的检测结果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测系统在APTT的检测结果有差异(P<0.05),而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的精密度高于CA-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积水CP2000全自动凝血系统对新生儿黄疸凝血APTT、FIB、PT检测准确率高,操作简易快速.

    作者:冯奕习;梁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探讨

    研究并探讨七氟烷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的效果.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单盲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七氟烷吸入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苏醒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麻醉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未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麻醉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手术结束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实施七氟烷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麻醉显著,且术后意识恢复较快,兼具安全性.

    作者:邓华军;王广有;臧凤艳;肖仙丰;赵悦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运用分析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延续性护理.治疗后实验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为7.38±0.2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的的9.28±0.7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再次住院例数比较差异显著(P<0.05).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运用,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脓毒症患者CRRT治疗中不同抗凝方案疗效对比

    脓毒症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分别予以无肝素、低分子肝素抗凝以及枸橼酸(RCA)局部抗凝三种不同方式治疗后,将疗效及滤器使用寿命进行对比分析.将我院自2013年6月~2016年6月间因严重脓毒血症合并血小板减少应用CRRT治疗的9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其中研究1组予以枸橼酸(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研究2组予以无肝素、研究3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比分析患者出血发生率、凝血功能、滤器使用寿命以及28d病死率.研究1、2组患者凝血功能数据显著优于研究3组(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比较,凝血功能的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1组患者在治疗中使用RCA后出血发生率和患者血小板消耗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研究1组、研究3组比研究2组滤器使用寿命更长(P<0.05).研究1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d后3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CRRT中予以RCA局部抗凝,病患出血量发生率降低,血小板消耗降低,滤器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可保障CRRT安全顺利进行.

    作者:陈洁;陈俊峰;邵汉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治疗,研究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d.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白细胞总数及血淀粉酶、血脂肪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4.76%,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胰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白细胞总数、血淀粉酶及血脂肪酶水平.

    作者:张二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对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对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诊治的感染性荨麻疹患者150例,随机分为酸苷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7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抗过敏、糖皮质激素等基础治疗和500mg阿奇霉素+3.0g头孢曲松+80ml生理盐水静脉输注治疗,1次/d,酸苷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75mg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2次/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水平.酸苷联合组患者治疗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酸苷联合组患者血浆IL-4、IgE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前者血浆IFN-γ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酸苷联合组和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治疗可有效减少感染性荨麻疹患者炎性反应介质释放,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郑文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

    探讨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对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吞咽功能的影响.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依据建档顺序分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左胸食管癌切除术,研究组采用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术后6个月随访.统计对比入院时及随访期间两组吞咽功能评分(SSA)、生活质量评分(QOL)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前两组SSA评分及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80%(4/29)低于对照组37.93%(1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较高.

    作者:方卫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上的应用价值.选取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A、睡眠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评分中在主要症状、经济领域以及功能领域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游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饮食营养干预患者的蛋白质热能耗损影响

    分析和研究饮食营养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及营养状况影响.我们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6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干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营养干预组53例与常规干预组53例.营养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饮食营养干预;常规干预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饮食干预,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相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机体营养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营养状况评分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两组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前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干预组患者饮食营养干预后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率低于常规干预组(P<0.05).将饮食营养干预措施应用于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其对降低患者蛋白质热能耗损发生及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刘威;刘昊虹;周兵;朱赞东;刘永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产后访视用于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观察

    观察产后访视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分娩并出院产妇396例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8例.观察组为提供上门产后访视服务的产妇,对照组为辖区外居住无法提供产后访视或拒绝产后访视的产妇,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情况.观察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6个月、8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平均母乳喂养时间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明显(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访视能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饮用.

    作者:梁少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 探究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7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清β-HCG下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异位妊娠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与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刘瑞景;马述斌;彭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方法及应用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伏立康唑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临床应用效果,为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35例患者静脉滴注伏立康唑150~300mg,q12h,监测伏立康唑谷浓度.色谱柱为COSNOSIL C18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V:V=36:64),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47nm.伏立康唑浓度在0.2~16.0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4).伏立康唑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为为6.2%~10.6%和5.9%~12.5%,提取回收率为(85.32±10.55)%~(91.27±7.01)%,所有样品在考察条件下稳定.我院所监测的35例重症患者伏立康唑血样中,有22例(62.9%)患者伏立康唑谷浓度在1.5~4.0μg/ml之间.本法用于重症患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程振宇;王焕锋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

    选取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我院治疗患者,分组方法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观察指标、并发症.观察组手术中指标和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效果好,但手术时间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时间较长,在临床治疗中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胡德洪;彭仲华;谢学文;韦昌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研究

    探究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临床疗效.选取2014年7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患者,均采用微导丝、微导管机械碎栓、Solitaire支架取栓联合动脉注射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测闭塞再通情况,并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ADL(生活质量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再通率(97.44%)和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再通率(93.75%)显著高于椎基底动脉主干闭塞患者再通率(72.2%)、颈内动脉末端分叉处闭塞再通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本组患者NIHSS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溶栓联合介入方法治疗对有效治疗不同老年急性脑血管闭塞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及大脑前动脉闭塞患者具有显著再通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王林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对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前瞻性对2014年4月~2016年6月本院选取的直肠癌76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按照临床所用不同直肠癌根治手术分成2组,各38例,将行开腹手术医治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腹腔镜手术医治患者设为观察组,对两组近远期疗效与安全性予以分析.观察组在两组医治后炎症因子指标(TNF-α、TL-6、CRP)水平均改善基础上,其改善效果均比对照组优,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医治后切口疝、切口种植与远处转移发生比例均比对照组18.42低,且总并发症率5.26%比对照组23.68%低,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直肠癌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医治具有显著效果,可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近远期疗效,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飘;张子恒;黄侯添;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艾司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探讨艾司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艾司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疗程结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过6周的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奥美拉唑、蒙脱石散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辉;陶永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联合药物治疗在改善妊高症患者母婴结局中的应用

    目的 探析联合药物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22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硫酸镁治疗、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血黏度、脐动脉阻力指数、血细胞比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低于对照组的16.40%(P<0.05).结论 在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提高新生儿质量,用药安全性高,可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黎法文;苏观利;黎法丽;黎法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广州市荔湾区2011~201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控策略探讨

    分析2011~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性病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性病防控制措施.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对2011~2015年广州市荔湾区性病疫情报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2011年荔湾区5种性病总报告发病率为183.22/10万,2015年为162.8/10万,各种性病发病报告数呈波动下降趋势.5种性病构成比为梅毒39.66%、生殖道沙眼衣原体35.81%、尖锐湿疣11.89%、淋病9.42%和生殖器疱疹3.50%.性病性别构成男女比为0.78:1.5种性病主要发病年龄段集中在20~39岁,占60.57%.梅毒发病报告多为≥60岁(33.23%).荔湾区性病报告发病率未见明显下降,仍应加强对青壮年和重点人群(≥60岁)的健康教育和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张传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