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艳;李叶梅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间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74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于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观察组物质生活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舒适护理可有改善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用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不同孕周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婴以及围产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60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按照发病孕周分成对照组(孕周<32w)和观察组(32w≤孕周<40w)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产妇的住院时间、血压、围产结局、感染并发症及母婴情况.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时间、分娩时血压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比对照组高,异常分娩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9,P<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孕周越早,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新生儿生存质量越高.
作者:王利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2015年5月1日~2016年4月30日在本院治疗的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病人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观察组进行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疗法,两组均治疗2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46.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肝功能Ⅰ级损害、神经毒性、脱发、过敏反应等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瘤应用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疗法,临床效果更佳,且不会增加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侯富凯;李云书;吕志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观察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头孢拉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 (28/40)(P<0.05),但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2/40)、7.5%(3/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较头孢拉定好,其更能显著提升对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晓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建立眼科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并探讨其应用效果.在眼科建立护士岗位层级管理体系,修订出版《眼科护士岗位层级培训手册》,结合护士职称体系等因素,将眼科护理人员划分为N0~N5六个技术层级,建立和完善护士岗位培训制度,适应护理学科以及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级别,进行层级管理和培训考核.对比应用上述管理方案前后,眼科临床护理质量及眼科医生、患者、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实施后眼科二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病房管理、重点环节、急救药品器材管理项得分均较实施前明显上升;眼科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科护士按岗位层级培训管理,有助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护理质量,改善医生、患者及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适合深入开展.
作者:肖思瑜;毛莉丹;宋湘梅;许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术后1年妊娠成功率、平均妊娠时间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妊娠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法在不孕症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缩短受孕时间、提高妊娠成功率,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袁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疼痛程度及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传统组和激光组,每组50例,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剥脱术治疗,激光组患者给予腔内激光手术治疗.结果 激光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个数、单个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组和激光组患者复发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激光组患者治疗后1、3、5d的VAS得分明显低于传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时间和切口创伤,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无增加复发的风险,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祖辉;李涛;余文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相关性.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8月我院63例AIS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浆Hcy水平分为观察组A组(Hcy≥15μmol/L,n=39)与观察B组(Hcy<15μmol/L,n=24例),另取我院同期体检健康者41例作为对照组.人院后进行常规抽血检查,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Hcy,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CRP.观察组Hcy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组Hcy及CRP水平显著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cy与CRP水平升高是AIS发生、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患者血浆Hcy水平越高,则CRP水平亦随之升高.
作者:胡会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hs-CRP和NSE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清hs-CRP、NSE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hs-CRP和NSE均低于对照组,P<0.05,上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107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依帕斯他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肾功能指标、血糖血脂水平、神经传导速度.结果(1)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1.4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3)两组患者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指数明显比治疗前降低,HDL-C明显上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FPG、P2hPG、HbA1c、TC、TG、LDL-C、BMI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明显更高,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4)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后腓感觉神经、正中感觉神经、腓运动神经、正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更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依帕斯他联合舒血宁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王红心;苏爱芳;庞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分析研究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和腰-硬联合阻滞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以及安全性.对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2例选择镇痛分娩的足月初产妇进行研究,根据产妇的妊娠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硬膜外阻滞镇痛,观察组产妇实施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镇痛,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镇痛5min、10min、20min、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VAS评分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在镇痛过程中罗哌卡因、芬太尼和自控镇痛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的副作用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娩产妇镇痛选用罗哌卡因-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阻滞的临床效果显著,在治疗过程中,药物用量较少,且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0例胃石症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行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采用无痛胃镜下胃石取出术治疗的胃石症患者实施围手术期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顺应性,优化手术效果,提高一次性取石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并发症.
作者:姜燕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对胃癌根除术护理质量的影响.选择收治的90例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申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探究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研究.选取本院确诊为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患儿8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数据对比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影像学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炎症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支气管镜子灌洗术能有效提升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治疗效果,降低患儿的住院天数,值得在儿科临床治疗中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文芳;芦爱萍;邓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经皮肾取石术(PCNL),观察组PCNL术中结合间隙性负压吸引,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一期清石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率为4.1%,低于对照组14.9%(P<0.05).在PCNL术中应用间隙性负压吸引装置,可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作者:徐彦钢;钟钦;林家裕;龚刚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方法 以20%比例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54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7例.直肠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对照组给予单纯全身麻醉,试验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临床麻醉中,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心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0min及拔管后,两组血压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时、切除后及拔管时,两组血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发生不良反应,前者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单纯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可提升麻醉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建议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大力推广及应用该种麻醉方式.
作者:冯秀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甲泼尼龙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FK506治疗,并根据患儿的病情改变情况减少剂量或停药.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患儿的血清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血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肌酐、血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a、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儿无明显激素副反应和胃肠道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4.9%,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及配合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可有效降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蔡俊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研究和探索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选择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冠心病患者130例,随机分为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对照组患者65例,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的观察组患者65例,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1)观察组患者显效22例,一般37例,无效6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7%;对照组患者显效16例,一般28例,无效21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7.69%,且P<0.05;(2)观察组患者恶心3例,呕吐4例,肝肾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7%;对照组患者恶心3例,呕吐3例,肝肾不良反应0例,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3%,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快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乔艳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本研究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为研究组,采取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模式,B组为对照组,采取传统表格式访视模式.统计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对患者方面、麻醉医生评价、临床医生评价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A组术前访视时、入手术室后、术后第二天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对访视满意度、手术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麻醉医生和临床医生对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术前准备的满意度、患者配合手术的满意度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医患互动式术前访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焦虑恐惧,使术前准备更充分,可为标准化术前访视模式的建立提供新思路,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巢自莲;刘学红;林兰芳;喻秋萍;欧阳小玲;麦财就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