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伟
目的 探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在冠心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4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技术对两组受检者左室侧壁、前壁、室间隔和下壁基底、中间段、心间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应变(ε)和应变率(εR)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等由基底至心尖,Vs及Ve均逐渐减小(P<0.05);而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各节段Vs及Ve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各节段Vs均明显降低(P<0.05),尤其在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及下壁基底段两组Vs差异更显著(P<0.05).结论 VVI技术可反映CHD患者心肌各节段Ve、ε和εR变化情况,可对缺血心肌运动水平变化进行评价,便于心肌缺血诊断,在CHD检查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李燕;谢君;金宏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2013年8月~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外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30.11±3.19周,表浅感染、深部感染、骨不连、畸形愈合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为(40.11±2.94)w,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调查,观察组的患肢膝关节活动度与HSS功能评分分别为(116.34±20.79)°和(91.68±10.23)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76±17.68)°和(80.69±9.11)分(P<0.05).锁定钢板外置固定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术后膝关节功能,可供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乔;谭进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HCC)患者生存期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于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进展期HCC病例,分为TACE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服用索拉非尼进行治疗,TACE组患者在服用索拉非尼基础上结合TACE治疗,对两组病例总生存(OS)时间及无进展(PFS)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TACE组患者自开始口服索拉菲尼,其PFS中位数是(12.1±4.9)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患(5.6±2.4)个月(通过log-rank检验,P=0.018);TACE组患者自开始口服索拉菲尼,其OS中位数(16.6±5.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10.5±3.3)个月(P=0.032);通过Cox回归分析,对TACE组患者PFS产生影响的因素是Child-Pugh分级(OR=6.102,95%CI:1.145~32.519)以及肝肿瘤体积>50%肝体积(OR=3.641,95%CI:1.266~10.471)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影响TACE组患者0S的独立的危险因素是Child-Pugh分级(OR=5.192,95%CI:1.012~26.637)以及血管侵犯(OR=4.590,95%CI:1.083~19.453).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HCC时,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时间均得到显著延长,值得临床推广.影响索拉非尼联合TACE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hild-Pugh分级和肝肿瘤体积,值得关注.
作者:李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在C3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选取2014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的38例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的40例患者应用钢板单侧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临床治疗效果.两组患者的TPA和PA随着治疗时间都在好转,经治疗后观察组的TPA和PA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为82.5%(P<0.05).在C3型胫骨平台骨折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作者:张璋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探讨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的预测因素,提高阴道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于我院产科进行阴道试产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280例临床资料,按照阴道试产是否成功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记录分娩结局,对可能影响分娩结局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高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周、产前BMI、孕前BMI、子宫手术史及子宫下段厚度等一般资料,显示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等可能影响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因素;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均是影响试产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瘢痕子宫再足月妊娠进行阴道试产是可行的,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孕妇年龄、产前BMI、子宫下段厚度均是独立危险因素,在分娩时医师需严密观察产程及孕妇情况,以提高安全性,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苏卫兰;赖宝玲;杨静;王晨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2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复方氨基比林治疗,并依据患者适应证及具体病情等予以适合抗生素治疗;于此基础上,研究组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统计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体温恢复时间及病程.两组患者均出现四肢无力、皮肤过敏、心率不稳及低血钾.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47.05%明显高于常规组2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体温恢复时间较短,病程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予以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快速恢复患者体温,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会一定程度延长病程,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合理用药.
作者:王秀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采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的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发展及控制的影响效果.从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范围内的高血压患者当中遵循随机、自愿的原则挑选100名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系统的慢性病护理管理的措施,分析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状况、用药情况、自我检测意识的改变.社区干预之前,患者收缩压(167.5±22.6)mmHg,舒张压(108.3±13.5)mmHg,进行长达一年的健康教育之后,收缩压下降至(153.8±20.2)mmHg,舒张压下降至(104±12.2)mmHg,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干预之后,100名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等方面也均有所改善.给予患者健康教育以及系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的缓解患者高血压症状,并且能帮助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有利于疾病的缓解,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肖梨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临床纳入95例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另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95.45%,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15.91%,腹腔镜组明显较低(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明显缩短患者预后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庞学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选择2015年4月~2016年3月之间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纷争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利用奥美拉唑治疗,定期检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及大便隐血情况,并对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存在进行观察.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24h、48h的止血率分别是71.4%、85.7%;对照组24h、48h的止血率分别是42.9%、80.0%;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21.38±4.22)h、(28.17±5.68)h;两组48h内再出血率分别是5.7%、22.9%,两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联合奥曲肽、奥美拉唑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治疗其效果优于单用奥美拉唑,疗效确切,可以作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林建园;别彩群;姚群英;韩利民;朱浩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回顾性分析高龄孕妇早期复发性流产原因.回顾2014年7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早期复发性流产高龄患者75例.所有患者于本次妊娠期间及非妊娠期间作盆腔B超检查、宫腔镜检查、妊娠期检查、胚胎染色体检查.统计本组75例患者流产病因.观察组胚胎染色体异常者占66.67%(50/75)、内分泌异常占17.33%(13/75)、子宫异常占9.33%(7/75)、抗磷脂抗体(APA)阳性占4.00%(3/75)、其他占2.67%(2/75).高龄孕妇早期复发性流产主要病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其次为内分泌异常、子宫异常、抗磷脂抗体阳性等.
作者:王雪霞;张合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研讨宫腔镜在不全流产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状况.采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不全流产患者中,抽取68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再次依据住院单双号分两组,即34例研究组和34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清宫术,研究组接受宫腔镜治疗,把治疗状况纳入到对比讨论中.研究治疗总成功率96.23%比对照组79.24%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指数,研究组比对照组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P<0.05).临床在治疗不全流产疾病时,可考虑采用宫腔镜手术,有效且安全,属于首选方式之一.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观察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将86例产后出血的高龄孕产妇设为研究组,另将同期未出现产后出血的高龄孕产妇86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一般资料及可能影响高龄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两组产妇孕周、孕次、分娩史、吸烟、饮酒、妊娠糖尿病等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妊娠高血压、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因素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孕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较多,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措施,达到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目的.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骨科2007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2例,均采用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VAS评分为(2.1±0.4)分,明显低于术前(7.3±1.2)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39.0%,主要发生在椎旁或静脉,其次为椎间隙.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作者:李宏九;张志勇;张晓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甲氨蝶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予以评析.抽取收治的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单一组和双重组,各30例,单一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双重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经过相应的治疗后,双重组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0%;单一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双重组总有效率大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单一组(P<0.05).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可在获得理想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农作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鼻部外伤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80例鼻部外伤患者,对其伤后1周内的头部64层螺旋CT检查和鼻骨侧位D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80例患者CT诊断结果显示鼻骨线性骨折39例,粉碎性骨折32例,正常9例,伴邻近周围部位骨折26例.DR检查结果显示骨折患者45例,疑似骨折15例,未见骨折20例,未发现邻近周围部位骨折.在诊断阳性率方面,CT检查显著高于DR检查(P<0.05).应用64层螺旋CT检查鼻部外伤患者显著提高骨折、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以及有无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诊断正确率,可以将其当成检查鼻部外伤的首选方式.
作者:奚燕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临床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治疗时,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联合糖肺气肿的皮质激素,疾病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经诊断为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肺气肿的皮质激素,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用药前后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情况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PaCO2、PaO2差异无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气恢复好(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8.2%,治疗组临床病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水平改善效果好(P<0.05).老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时,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能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症状改善.
作者:陈启明;何春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护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的价值.将于我院住院的60例CHF患者抽签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心衰自我护理量表(SCHFI)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及自护能力进行评分.护理后两组GSES(31.45±8.43)分、SCHFI(34.63±5.82)分评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23.84±7.68)分、(30.76±5.14)分显著较高(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6.23±0.64)分、抑郁评分(5.47±0.87)分较护理前及对照组护理后(7.04±0.46)分、(6.82±0.69)分显著较低(P<0.05).对CHF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模式,消除影响患者自护能力的负性情绪,提供疾病相关知识,有利于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促使患者健康行为的维持,进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作者:何慧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收集我院接受胸科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研究组(接受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和对照组(接受双腔支气管导管),每组50例.对比两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两组患者肺萎陷情况;两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结果(1)两组双肺隔离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患者肺萎陷情况比较有差异(P<0.05).(3)两组气道峰值压力、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及术后咽喉疼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与双腔支气管导管相比,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具有气道堵塞满意,操作简单,对气道损伤小的优点.
作者:姜蕊;梅雷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脊椎骨折手术麻醉中采取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顺阿曲库铵+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呼吸恢复时间、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两组患者优良率、定向力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呼吸恢复时间、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在脊椎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
作者:尚庆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多形红斑治疗疗效及远期复发的影响.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于我院住院的68例多形红斑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后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随访方式可采用电话随访或面访.护理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67.65%(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显著低于对照组44.12%(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82%显著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多形红斑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疗效,改善患者预后,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远期疾病复发率.
作者:陈薇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