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蕊;梅雷
分析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半膜置换术的临床效果.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9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12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4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二尖瓣分离术,观察组行瓣膜置换术,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临床指标、治疗满意度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安全有效,可较好缩短主动脉的阻断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体外循环,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丁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分析延续性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4月间我院治疗的9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观察组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干预3个月的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家庭支持、生活感受、日常生活、健康感受、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可有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癌性疲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申利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阑尾炎患者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临床纳入95例我院2014年9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手术意愿分为两组.其中51例患者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作为腹腔镜组,另44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作为开腹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8.04%、95.45%,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开腹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15.91%,腹腔镜组明显较低(P<0.05).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疗效好,并发症少,且明显缩短患者预后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庞学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在冠心病患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40例CHD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体检中心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技术对两组受检者左室侧壁、前壁、室间隔和下壁基底、中间段、心间节段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e)、应变(ε)和应变率(εR)进行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等由基底至心尖,Vs及Ve均逐渐减小(P<0.05);而心肌侧壁、前壁、室间隔、下壁各节段Vs及Ve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各节段Vs均明显降低(P<0.05),尤其在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及下壁基底段两组Vs差异更显著(P<0.05).结论 VVI技术可反映CHD患者心肌各节段Ve、ε和εR变化情况,可对缺血心肌运动水平变化进行评价,便于心肌缺血诊断,在CHD检查中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李燕;谢君;金宏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分析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116例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ichtenstein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ichtenstein术治疗腹股沟疝不但能有效缩短医生操作时间和患者恢复时间,且并发症和复发率都明显更低.
作者:王洪政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究临床阻塞性肺气肿老年患者治疗时,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联合糖肺气肿的皮质激素,疾病治疗效果.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我院经诊断为阻塞性肺气肿入院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仅用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肺气肿的皮质激素,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用药前后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情况进行检测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气指标PaCO2、PaO2差异无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血气恢复好(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8.2%,治疗组临床病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肺功能指标PEF、FEV1/FVC水平改善效果好(P<0.05).老年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治疗时,在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时联合糖皮质激素药物,能有效促进肺功能恢复、症状改善.
作者:陈启明;何春平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快测B型脑钠肽(BNP)在评估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确诊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200例(心衰组)的临床资料,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136例)和重度组(64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给予常规超声心电图检查和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快速全血BNP水平检测,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心功能、全血BNP水平及快测BNP评估心力衰竭的情况.心衰组全血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重度组全血BNP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显著(P<0.05);快测BNP评估心力衰竭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85%、93.75%、94.50%,与实际情况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全血BNP水平有关,快测BNP可有效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茹;张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的理想术式.选取86例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肝部分切除术,n=43)与治疗组(给予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n=43),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术后一年复发率、结石残留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要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肝胆管结石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术后不易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卢文士 刊期: 2017年第12期
随机将120例妊娠剧吐的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情况.对照组经常规治疗第3~5d尿酮体转阴50%,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多形式的健康宣教尿酮体转阴率达9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形式的健康教育对妊娠剧吐应用效果显著,易于推广.
作者:胡建梅;罗凌青;谢昆;胡艺;张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研究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选择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服药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经常规糖尿病治疗后服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对照组有大幅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硝苯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巫伟忠;邓永辉;黄仕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与数字化摄影(DR)在诊断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中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患者,分别采用MSCT及DR两种方式诊断患者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比较两组检出率.MSCT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均高于DR检查,差异显著(P<0.05).MSCT对足踝部骨折及关节脱位检出率明显高于DR,在临床应用中,若DR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可结合MSCT检查结果一起分析,以避免漏诊和误诊.
作者:翟锦添;邹新富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70例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经皮测总胆红素法测定总胆红素值,并且与静脉血测总胆红素值进行比较.分析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准确度和灵敏度.经皮测总胆红素法灵敏度为90.9%,准确度为92.9%.经皮测总胆红素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检测可靠性高,无创伤,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丘小其;严柏文;冯远征;易仟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联合B超检查在甲状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收治的65例疑为甲状腺癌的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ECT和B超检查,ECT、B超及二者联合检查的影像学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效果.65例患者经手术病理学诊断出甲状腺癌58例,甲状腺癌检出率为89.23%,另外7例均为甲状腺良性病变.B超检查诊断出甲状腺癌46例,44例与病理结果相符,ECT诊断出甲状腺癌44例,41例与病理结果相符,B超+ECT联合诊断出甲状腺癌52例,与病理结果相符51例.B超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5.86%、71.43%、95.65%、26.32%;ECT分别为70.69%、57.14%、93.18%、19.05%;ECT+B超检查分别为87.93%、85.71%、98.08%、26.09%.ECT+B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单纯B超检查和单纯ECT检查.B超与ECT都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癌的理想手段,但单项检查的诊断特异性并不高,将二者联用能够有效提高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刘凤华;罗文平;李虎;敖红梅;邓艳芬;江钜秦;曾水云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超声鉴别诊断早期微钙化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选取2014年6月~2015年7月我院经X线钼靶检查出现早期微钙化乳腺病灶患者106例,并经超声检查乳腺病变区内的微钙化灶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X线钼靶、超声及病理诊断乳腺病变的良恶性,以及乳腺钼靶联合超声对乳腺微钙化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术后切除肿块进行病理检查,证实恶性肿块78例,良性肿块28例;乳腺钼靶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76.92%,特异度50.00%,准确度86.79%;超声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69.23%,特异度71.43%,准确度69.81%;两者联合对乳腺恶性肿瘤敏感度93.59%,特异度89.29%,准确度92.45%.乳腺钼靶对早期乳腺微钙化病灶有较高的敏感度,超声检查对肿块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异度较高,两者联合应用可发挥互补作用,提高早期乳腺微钙化灶的诊断准确率,对早期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柏燕;张凯钟;张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对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荟萃分析,以探讨二者的疗效差异.以电子文献检索方式对2016年1月之前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取得相关文献及数据,对其进行独立评价,并对其中肿瘤缓解率(RR)、保乳率(BCS)等进行统计分析.10篇文献中均含有肿瘤临床缓解率(RR),其中3篇RR存在统计学差异,7篇显示两种方案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3篇文献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乳腺癌的保乳率较新辅助化疗具有一定优势.本次荟萃分析显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并无明显差异,均是有效的术前辅助治疗方式,但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在保留乳房的优势
作者:雷红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分析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共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治疗时间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7例.给予A组患者实施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给予B组患者实施小骨窗开颅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术中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6w和治疗后12w,A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B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与B组相比,均明显偏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相比,微创钻孔引流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效果更好,且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很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红伟;张小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临床效果.以收治的5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单纯接受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灸加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NIHSS、SF-36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行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周艳;张久强;宗轶 刊期: 2017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探讨小切口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16年8月收治的138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t=16.73,24.74,14.36,11.8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3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χ2=6.05,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治疗胆结石患者时,可以显著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鸿儒;刘辉;叶小汉;理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半月板损伤患者78例,按入院顺序单号为对照组39例,采取传统开放性切除术,双号为观察组39例,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优良率明显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下降(P<0.05).对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卢宏涛;李红静;焦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选取收治的进展性脑卒中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hs-CRP和NIHSS评分情况.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4d的hs-CRP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路燕 刊期: 201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