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小明;杨凯;钟奇帜
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术后护理体会.选取2013年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30例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的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并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护理,同时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格外重视;在术后对患者也进行相应的密切护理措施.另外选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措施.结果在研究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为93.33%.完全栓塞的患者为24例,即完全成功率为80.00%;未出现脑出血患者,行栓塞术后患者原有临床症状出现明显减轻消失,且未出现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在对照组3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栓塞成功,成功率为66.70%,完全栓塞者16例,完全成功率为53.33%;术后1例癫痫,1例过度灌注综合征,3例失语,7例出现头痛.两组进行比较,可明显发现研究组的术后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在术前进行充分准备以及在术后严密的观察病情、细致的进行护理,是保障脑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措施.
作者:保莲;黄岸容;周娜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行综合药物治疗,测定患者BNP和LVEF(左心射血分数)水平.结果比较治疗前后患者BNP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II、III、IV组,三组BNP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水平随着BNP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治疗后,BNP水平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NP可作为诊断CHF的重要指标,同时该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王志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白细胞介素-11治疗,观察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50×109/L的持续时间和恢复到100×109/L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P<0.0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化疗后造成血小板减少的血液肿瘤患者,可以有效改善血小板减少,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永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的96例慢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盐酸丙卡特罗片,1mg/次,2次/d;治疗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10mg/次,1次/d,用药持续4周,治疗前后对患者的血清IgE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比较两组的显效、有效和无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组患者的血清IgE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但治疗组的IgE水平更低且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8.3%、有效率为27.1%、无效率为14.6%;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2.9%、有效率为16.7%、无效率为10.4%.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孟鲁司特咀嚼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童超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白带增多、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等症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妇康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谢苗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比研究小切口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194例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97例.微创组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自主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疝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手术相比,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荐.
作者:张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64例非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都给予超敏肌钙蛋白I检测.结果对2组人员不同时间段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观察组在1h、4h、8h与12h的超敏肌钙蛋白I临床检测结果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肌钙蛋白I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具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对于提升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卢丽华;张元春;廖通;李焕轮;古振拓;潘朝庆;李学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65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均给予CT和MRI检查,观察比较两种检查结果及诊断特点.结果CT检出病灶179个,MRI检出528个,其中,MRI小病灶检出率25.95%较CT15.08%高,大病灶检出率74.05则较CT84.9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测敏感度为67.61%、准确度为75.42%、特异度为71.51%及阳性预测值72.63%均低于MRI的86.36%、96.41%、88.45%及88.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I诊断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效率较CT检查更佳,能准确和清晰显示出微小病灶情况,为疾病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王淮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本院28例患有恶性脑胶质瘤与18例良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99mTc-MET、18F-FDG 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对比鉴别结果.结果99mTc-MET较18F-FDG及1H-MRS鉴别准确性更好,对比TER,观察组67.86%,对照组为83.33%.psPD患者在观察组中为42.86%,TP患者为57.14%.在半年后,psPD患者复发率为16.67%,一年后为0.00%,而TP患者复发率分别为50.00%、12.50%,差异明显,(P<0.05).临床上出现psPD的患者鉴别非常重要,应用99mTc-MET、18F-FDG及1H-MRS多模式分子显像在脑胶质瘤临床诊疗中有较高价值.
作者:温戈;张金山;张家云;安薇;马文娟;李园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万科城社康中心就诊的240例居住在该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Morisky问卷调查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仅为41.7%.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因本身年龄大、服用药物种类繁多、病程长、记忆力差等因素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较低,因此,家属和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性,给予一定的重视,要采取有效的、合理的健康教育和服药措施,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使患者达到有效地治疗效果.
作者:黄曙良;周恩南;林源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穿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消化道穿孔修补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穿孔修补过程失血量、病灶的找寻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流食时间、住院天数;术前和术后患者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手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止痛药物应用率更低(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更少,病灶的找寻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术后恢复流食时间更短,住院天数更少(P<0.05);术前两组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相似(P>0.05);术后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躯体、情感、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维度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切,手术创伤低,切口小,可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还可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敬;吴祖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老年内科收治的16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应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病患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预后.
作者: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和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治疗的留置导尿管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院进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改进,观察组(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采用改进后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发生率为3.33%,对照组留置导尿管感染的发生率为26.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66.67%,两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全麻下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干预,不断进行护理质量改进,有效减轻了术后患者尿道刺激的反应的强度,提升了患者的舒适度,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谢永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收集2015年4月~2017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对各种可能影响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成功率均为100%.(2)受伤方式、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及是否具有合并伤是与治疗方案选择有关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腹腔穿刺的结果是外伤性脾破裂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收缩压、脉搏、出血量的估计和腹腔穿刺的结果可以作为外伤性脾破裂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
作者:黄景祥;汤广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来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80例患儿,用氟化物对乳牙龋进行预防,并通过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含氟涂料与含氟泡沫,对所有患儿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实施前、实施24个月后的患龋率、龋均.结果试验前后两组患儿的龋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后对所有患儿进行复查,两组龋率均提高,与实施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龋率相对较低.两组患者实施前龋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24个月后对患儿进行复查,龋均都有提高,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再矿化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氟泡沫与含氟涂料对预防患儿的乳牙龋具有较好的效果,而含氟涂料的防止效果更优异,值得在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叶小明;杨凯;钟奇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4例冠心病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况,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家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探讨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并执行急性脑卒中干预流程对缩短急诊延误时间效果分析,是否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成功率.统计2014年8月-2017年4月,经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符合的患者,执行拟定的急诊脑卒中干预流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1例.记录onset-to-door、door-to-CT、door-to-needle DNT时间及溶栓成功率作为试验组.与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7月,经院前急救送至急诊的进行静脉溶栓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作为对照组.比较三个时间段及溶栓成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的溶栓成功率更高,而且door-to-CT时间、DNT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院前急救使用FASTER量表初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可以显著降低door-to-CT、DNT时间,提高患者的溶栓成功率.
作者:张岸林;张志;刘兰香;钟育红;张贵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观察分析干扰素凝胶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6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干扰素凝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35(97.2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占27(81.82%),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阴道出血率、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干扰素凝胶配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文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洛铂联合热疗对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3例经顺铂灌注化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恶性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洛铂50mgd1每二周一次,热疗,每周二次).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香菇多糖6mgd1每周二次,热疗,每周二次),均进行4周治疗.结果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29例患者完全缓解CR 8例(27.6%),部分缓解PR 9例(31.0%),无变化NC 7例(24.1%),进展PD 5例(17.3%),总有效率RR为58.6%;香菇多糖灌注治疗联合热疗组24例患者完全缓解CR 2例(8.4%),部分缓解PR 5例(20.8%),无变化NC 5例(20.8%),进展PD 12例(50.0%),总有效率RR为29.2%;两组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皮肤烫伤、肾毒性等.结论 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疗效明显优于香菇多糖联合热疗治疗组,但洛铂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较重,其中血小板下降明显,其它不良反应的以Ⅰ/Ⅱ级为主,可耐受.
作者:熊戴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选取110例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进行临床观察,对比两组孕妇住院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等.结果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的孕妇住院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再次剖宫产的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采用阴道试产,可以加速产妇的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产妇和婴儿的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何洁云;候倩;管秋莹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