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用于足月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崔松梅

关键词:足月, 引产,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素
摘要:选取86例足月引产产妇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引产,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引产,对各自疗效、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展开探讨.结果从引产有效分娩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分娩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6%)小于对照组的(25.6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了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反应,建议对足月引产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全部是出生时间不超过25天的新生儿.体表温度在37.4℃~39.9℃间,将所选的试验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治疗,观察组进行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宝宝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为95%,而对照组的整体的治疗有效率为65%,两组数据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通过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方法,新生儿呼吸道疾病治疗的有效率的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多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中均得到了明显的效果,使新生儿的生命得到了更大的保障.

    作者:乐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对重症手足口患儿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57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且对患儿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重症手足口病施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书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诊的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牵引与固定治疗,研究组则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均实施半年以上随访,观察记录两组患儿随访半年时功能恢复效果,并对比分析.研究组患儿随访半年功能恢复优良率高达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68.00%(P<0.05).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手术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功能恢复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姜益添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

    纳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6月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实施家庭护理的干预模式,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方法.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各类食物的日均摄取达标率、血脂、体质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采取社区医院家庭会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干预后总热量及各类饮食摄入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BMI、HbA1c、血脂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社区医院家庭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帮助产妇改善饮食行为,可有效引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的生活.

    作者:彭叶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

    选取我院收治的5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并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急诊抢救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并发症发生及对护理满意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急诊抢救进行护理,效果理想,可在医学上推广.

    作者:张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脑卒中急性肾脏损害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脑卒中急性肾脏损害患者31例,均实施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化验结果.结果治疗后,患者尿素氮(BUN)、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血肌酐(CRE)、血钾、血钠、颅内压、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及2h尿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可改善重症脑卒中急性肾脏损害患者肾功能,清除细胞因子,降低颅内压.

    作者:王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导航穿刺引流术与内科常规保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导航穿刺引流术术与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疗效观察比较,分析判断出更适于临床应用的理想治疗手段.方法 于2015年5月~2017年4月到笔者医院就医并确诊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98例病人中随机平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导航穿刺引流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A、B两组成员性别、年龄、脑出血量及脑出血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早期神经系统方面,A组在治疗病人偏瘫和失语的治愈及好转人数上明显多过B组,且症状加重的人数不足B组加重人数的一半;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GOS评分分值差异不大,但是在治疗后1、2、3天A组的分值均高于B组的且差异较明显(P值小于0.05);A组患者死亡率(2.04%)较B组(12.24%)低且A组术后并发症在发生种类和数量上都明显不及B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导航穿刺引流术的患者相对于常规内科治疗的效率高、病人好转或治愈速度快,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加以提倡.

    作者:卢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两种不同栓塞方法的疗效比较

    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90例肝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治疗,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t=6.6823,P=0.0000)、术后住院时间(t=6.6351,P=0.0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介入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26,P=0.6095).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TBA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110,P=0.0000;t=15.8160,P=0.0000);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血清TB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474,P=0.0000).(3)观察组显效41例(91.11%)、有效4例(8.89%)、无效0例(0.00%),对照组显效28例(62.22%)、有效9例(20.00%)、无效8例(17.78%).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45,P=0.0004).(4)两组患者疼痛(x2=0.9321,P=0.3615)、恶心(x2=0.0000,P=0.9500)、发热(x2=0.0000,P=0.9500)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血管瘤介入治疗采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的效果确切,具有术后恢复快、治疗后血清TBA水平下降更明显等优点.

    作者:唐启耀;尹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HCH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采用SF-36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后语言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较护理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HCH患者功能恢复,显著性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宫腔内放置球囊在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宫腔内放置球囊在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8例子宫瘢痕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大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宫腔内填塞纱布治疗,观察组在宫腔内放置球囊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1)观察组止血时间、术后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43±0.74)min、(48.77±2.65)ml和(3.7±0.4)d,均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浓度为(102.5±2.0)g/L,显著的高于对照组(90.4±2.3)g/L(P<0.05).(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显著的低于对照组(19.35%)(P<0.05).结论 宫腔内放置球囊止血效果较为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蔡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左西孟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研究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疗效.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LVEDD、LVFS以及LVEF等心功能指标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运用左西孟旦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凌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

    在临床检验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学科比较多,比如生物学、病理学、化学、生理以及统计等,临床检验是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作为检验医学的基础,临床检验中主要的检验对象包括: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然后借助具有先进性的检验仪器对上面所提到的检验对象进行检测和化验,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数据.本文就对医院检验科的质量控制指标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提高和改进医院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乳腺超声对肿瘤定位与肿瘤良恶性分类的诊断价值研究

    从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乳腺恶性、良性患者中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其中的51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乳腺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比手术并理解和.结果51例患者中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为良性肿瘤的为37例,恶性肿瘤的有14例;不同性质的肿瘤超声检查结果差异较大;乳腺肿块良性和恶性肿瘤的血流信号特点也具有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超声在乳腺肿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分类及检出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肛肠术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患者负性心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笔者所在医院选76例病人,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肛肠术后病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抑郁(SDS)、焦虑(SAS)水平变化,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经过护理后抑郁和焦虑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估显著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肛肠术后肛门括约肌松弛病人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具有较高满意度,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降低病人负性情绪,具有临床护理价值,可进一步运用.

    作者:郭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切开挂线术对肛周脓肿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4例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临床分组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两组,每组人数均为57例.其中常规组行切开引流治疗,治疗组以切开挂线术,记录比较两种治疗方式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对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同时对患者预后情况进行统计.治疗组肛瘘发生率、疾病复发率为7.0%、3.5%,明显低于常规组21.1%、12.4%,治疗组患者预后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手术用时、术后疼痛感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创面愈合用时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肛周脓肿改善率为96.5%,明显高于常规组87.7%,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临床对肛周脓肿患者以切开挂线术治疗,患者恢复效果、预后效果好,肛瘘发生率低.

    作者:牛景林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成人颅脑的条件选择

    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400名健康人员为例,随机平均分为四组,对其进行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其中,第一组采用常规剂量(120 kW,颅顶部200mAs、颅底部240mAs)扫描,而第2~4组采用低剂量(120 kW,200mAs、160mAs、100mAs)扫描.由两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运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结果的一致性.分析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扫描剂量的关系,记录各组DLP与CTDI vol值,并计算相对第一组,第2~4组DLP与CTDI vol值下降的比例.结果经研究发现:(1)两名放射科医师评分一致性好(K=0.860,P=0.017).(2)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与扫描剂量关系呈正相关性(r=0.512,P<0.05).(3)相比于第一组,第2~4组的DLP与CTDI vol值都有所下降,各组的DLP值与第一组相比,差异比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四组图像质量下降明显,与第一组相比图像质量下降明显(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成人颅脑进行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时,采用100mAs的管电流,可以有效降低低剂量CT扫描的辐射剂量,对成人颅脑解剖结构的观察与诊断不会造成影响.

    作者:吴云天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适用性支持通气模式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呼吸功能的影响

    探讨适用性支持通气模式对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呼吸功能的影响.将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76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38例.对照组采取SIMV联合PSV通气模式,观察组则给予ASV通气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SpO2、PaO2、PaCO2、P(A-a)O2及PH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8.4%,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流量、呼吸比及气道闭合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吸氧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相对于SIMV+PSV模式,对COPD患者采用ASV通气模式能够维持患者呼吸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血气指标.

    作者:李振宇;薛会颍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的发生率以及营养支持的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连续定点采样法调查2013年1月~2015年12月深圳市某三甲医院胃肠外科入院患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243例胃肠道肿瘤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判断是否存在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足,将患者按是否有营养风险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的情况.结果 胃肠道肿瘤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3.6%,营养不足来源于营养缺失评分≥3分的发生率为13.2%,来源于BMI<18.5kg/m2发生率为19.8%.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3.0%,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的比例为34:1.无营养风险的患者营养支持率为30.7%.结论 营养支持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亟待规范.

    作者:申丽娟;冷亮;黄玉香;项立;陈伟平;辛乐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开展经皮肾通道治疗无明显积水肾结石的临床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7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的68例无明显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基层医院的设备采用C臂X光引导穿刺与B超穿刺探头引导,两组患者均为34例,比较两组换的穿刺1次性成功率及穿刺效果.结果纳入研究患者均成功建立了通道,无穿刺失败病例;1次性成功率:B超穿刺探头引导组穿刺次数,明显高于X光引导组穿刺次数;穿刺效果:B超穿刺探头引导组明显优于X光引导组(P<0.05).基层医院开展经皮肾通道采用B超穿刺探头可取的更为良好的穿刺效果,成功率更高,且操作方便.

    作者:孔维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方法分析与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呼吸内科未实施药学干预2718例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呼吸内科实施药学干预患者2819例为研究组.比较实施药学干预前后临床用药情况.结果实施后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使用不合理事件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临床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药学干预,能够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作者:姚运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