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创伤的效果分析

张颂阳

关键词:膝关节创伤, 关节镜, 微创手术
摘要:探析膝关节创伤采用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创伤患者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住院和下地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膝关节创伤患者经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对比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26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数字表格法随机性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63例,传统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的方法,微创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术后的治疗效果差异.微创组手术时间(121.35±15.70)min,术中出血量为(27.82±7.13)ml、与传统组的(110.04±13.26)min、(30.49±6.74)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胃肠道恢复时间(30.72±5.02)h,住院时间(12.52±3.01)d,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均明显少于传统组的(54.39±7.28)h、(22.93±4.77)d和1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临床显效率的85.71%比较,微创组的临床显效率为95.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并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能够缩短手术过程及术后的治疗指标,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上胆囊并胆总管结石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姬明镝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于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干预后,两组患者TCSQ(特质应对方式)、GSES(自我效能感)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乙肝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素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

    分析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指标水平的影响.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42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冠心病未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指标水平.治疗前,观察组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促甲状腺激素(TSH)、髓过氧化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TSH、MPO、hs-CRP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效果较为确切,可使TC、TG、TSH、MPO、hs-CRP水平降低,抑制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发展.

    作者:孙芳;冯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经阴道B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

    探析经阴道B超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共收治宫颈癌疾病患者43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验,确定为宫颈癌,将其经阴道B超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以及经腹部B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了解经阴道B超检查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确诊为43例宫颈癌患者中,有41例患者在经阴道B超检查中确诊,其确诊率为95.35%,经腹部B超检查确诊的患者共计30例,占69.77%,经阴道检查与手术病理结果的100%相比,并无较大统计学差异(P>0.05),与经腹部B超检查相比有差异(P<0.05).经阴道B超在宫颈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其诊断准率令人满意,可在临床诊断中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秀丽;黄星球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应用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临床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应用.选取我院于2013年9月~2016年9月经病理确诊为肉芽肿性乳腺炎以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共5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肉芽肿性乳腺癌患者为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为33例,对其进行声像学分析.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彩超显示其形态学分型、肿块形状、边界特征、内部回声强度、后方回声强度、钙化灶特征、CDFI显示血流方面均有不同的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临床首诊的主要手段.

    作者:吴罗武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实施前后家庭病床服务情况的比较研究

    对深圳市宝安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开展前后家庭病床服务情况进行比较和研究,以为此种模式推广使用积累经验.回顾性分析2008~2015年深圳市宝安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汇总的家庭病床服务资料,对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实施前(2008~2011年)和实施后(2012~2015年)服务质量、服务费用情况.实施前管理质量(28.65±1.13)分、病史质量(28.24±1.21)分、医疗质量(12.33±1.17)分、服务质量总分(69.22±1.20)分,实施后管理质量(38.49±1.11)分、病史质量(36.30±1.15)分、医疗质量(15.18±1.12)分、服务质量总分(89.97±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服务费用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的实施可显著提高家庭病床服务水平,控制医疗费用支出,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的社区推广使用.

    作者:张满云;邹方;谢明瑶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对比研究

    对比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我院9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组,各47例.观察组行单纯修补术,对照组行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与对照组93.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大部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疗效相当,但手术创伤更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胡明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选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4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及抑郁发生率.干预前,两组Fugl-Meyer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早期护理组Fugl-Meyer评分(42.1±17.9)份,高于对照组(33.2±1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护理组抑郁发生率(9.7%)优于对照组(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且能降低抑郁发生率.

    作者:杜美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探讨采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救治的9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贝那普利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钙,1次/d,20mg/次,疗程为8w.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改善程度较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MT、FMD、NMD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钙在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方面较显著,同时也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和内皮功能.

    作者:郭宏博;李舂梅;李文国;抄龙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与价值评估分析

    研究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缓解率;出血得到控制时间、彻底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的差异.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缓解率更高(P<0.05);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出血得到控制时间、彻底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治疗前两组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相似(P>0.05);治疗结束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生存质量评分提高更显著(P<0.05).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与价值高,可有效止血,改善患者生命体征,促进其血红蛋白水平提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连银城;侯延平;刘先秒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小儿失神癫痫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拉莫三嗪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小儿失神癫痫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给予单药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并经过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免疫学检测,分析拉莫三嗪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学影响.结果 (1)疗效分析:50例患儿中,痊愈患者20例、好转患者18例、无效患者12例,其治疗总有效率为76%(38/50).(2)治疗安全性分析:5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12%.主要不良反应症状为嗜睡、头痛、皮疹,但均在患者的可耐受范围内,无暂停后终止治疗事件发生.(3)免疫学改善: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较,失神癫痫患者具有LgA、LgG水平升高、CD3、CD4水平下降情况;而进行治疗后,患儿的免疫学指标获得改善,并接近于正常同龄儿童.结论 拉莫三嗪单药治疗小儿失神癫痫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同时还可调节患儿的免疫功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吴静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穿膜肽-TDRG1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构建穿膜肽TAT与TDRG1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以pYD5-TDRG1载体为模板,设计N端和C端含有flag序列和不同酶切位点的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TDRG1基因片段.同时利用内切酶对已构建好的载体pET28a-TAT-EGFP和pET28a-EGFP-TAT进行酶切处理,再把扩增产物插入已处理好的线性载体pET28a(含有TAT)中,构建成重组质粒pET28a-TAT-TDRG1和pET28a-TDRG1-TAT,热激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TOP10中,菌检PCR筛选,送测序比对验证.PCR扩增出TDRG1基因片段,目的插入片段长约344bp,产物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连接到预先酶切处理好的线性载体pET28a上,并成功转化到E.coli感受态细胞TOP10中,菌检PCR筛选后挑选阳性克隆抽质粒送测序,测序比对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8a-TAT-TDRG1和pET28a-TDRG1-TAT.

    作者:陈厚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当归四逆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雷诺病可行性分析

    探讨当归四逆汤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雷诺病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性.选取2014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雷诺病患者共50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硝苯地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当归四逆汤治疗,比较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雷诺病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积极地推广意义.

    作者:时建卫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先兆早产保胎期间孕妇的心理特征和护理措施

    将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40例先兆早产保胎期间的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观察并分析心理护理对先兆早产保胎期间的孕妇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心理护理,观察组的心理状况、妊娠期延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先兆早产保胎期间的孕妇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大大延长妊娠期限,值得在临床中实施和推广.

    作者:章婵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戊酸雌二醇辅助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效果及对患者阴道PH值的影响

    选择2011年5月~2016年5月我院诊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戊酸雌二醇,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阴道pH值变化情况.观察组及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及82.00%,两组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pH值为4.29±0.8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72±0.78,两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90d,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复发率分别为12.00%和33.33%(P<0.05).应用乳酸菌阴道胶囊和戊酸雌二醇对老年性阴道炎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阴道pH值,疗效显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镇艳芬;黄晶;刘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对注射痛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分析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对注射痛的预防效果.选取160全身麻醉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E组,A组仅给予丙泊酚注射,B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0.5%利多卡因,C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1%利多卡因,D组给予的丙泊酚注射液中含有10ml 2%利多卡因,E组在注射丙泊酚之前给予利多卡因40mg/2ml;用药后五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A组患者与B、C、D、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与A、C、D、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与A、B、D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与A、B、C、E组患者疼痛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用药后疼痛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用药后五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丙泊酚注射液中加入利多卡因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注射痛,尤其是注射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降低疼痛效果佳,并且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复合丙泊酚注射液对麻醉效果未造成影响,可推广.

    作者:杨骥云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RP的动态影响

    目的 总结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CRP的动态影响,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月收治住院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采取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的试验组以及采取依达拉奉治疗的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工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CRP动态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35/50),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试验组患者其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但可以提高总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CRP动态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作者:王晶;荆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探讨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的效果.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4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肠溶片和氯吡格雷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经治疗后,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2%(X2=4.065,P=0.044).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显著不良反应.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与氯吡格雷片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性重症胆囊炎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的分析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70例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7.1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穿刺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颖霞;魏晓艳;周萌;温洪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全程护理的应用分析

    对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急诊收治的危重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服务;试验组实施全程综合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接受急诊救治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危重疾病急诊救治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全程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关注.

    作者:吴倚霞;黄美娟;周婉嫦;吕雪娴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