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鹏
研究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采用X线、CT和MRI诊断的临床价值.临床纳入85例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X线、CT以及MRI影像学检查,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诊断价值.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关节面侵蚀、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囊变以及关节软骨肿胀上均有差异(P<0.05);MRI在关节面侵蚀和关节面骨质囊变上与CT有差异,P<0.05.三种影像学检查在0~Ⅱ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级、Ⅳ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在0~Ⅱ级中于CT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CT以及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具有诊断效果,其中MRI诊断率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郭诗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艾迪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将118例NSCLC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放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6.10%,对照组为45.7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8+及CD4+/CD8+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迪注射液配合放射治疗NSCLC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应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郭天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我院自2014年3~2016年3月收治的共18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塞来昔布超前镇痛联合PCA、齐曼丁多模式镇痛;对照组采取PCA、齐曼丁联合镇痛.手术后72h观察患者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降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塞来昔布超前镇痛模式和齐曼丁、PCA自控镇痛模式的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升骨科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曹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常规X线与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鉴别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接受常规X线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性、隐藏病灶显示情况以及病灶分布显示情况.结果 常规X线检查确诊94例,诊断准确率为85.96%,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110例,诊断准确率为9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X线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3.79%,多层螺旋CT隐藏病灶明确显示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4个病灶中,常规X线检出92个,检出率为45.10%,多层螺旋CT检出198个,检出率为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患者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隐藏病灶以及病灶分布情况予以显示,在疾病诊断与鉴别中具有更高价值.
作者:宋留存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研究RPH与PPH在重度混合痔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88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RPH组和PPH组,RPH组采取RPH治疗,PPH组采取PPH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RP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均优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总有效率97.73%,PPH组总有效率97.7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并发症发生率18.18%,PPH组并发症发生率31.82%,RPH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术与PPH术疗效相当,但RPH术安全性更高,有利于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重度混合痔的优秀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陆明;陈博;黄海宁;赵浩翔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78例AC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手术结束前5min,对照组给予布托啡诺+阿扎司琼镇痛,观察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阿扎司琼镇痛.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段疼痛(VAS)评分及应激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h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血压波动及心率增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复合阿扎司琼镇痛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AC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机体应激反应.
作者:曹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次主要对手部深度烧伤中早期整形修复治疗的效果进行观察.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8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对照组延迟治疗时间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P<0.05).对于手部深度烧伤的患者实施早期整形修复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该方法值得积极推广.
作者:郑玉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利培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及锥体外系损害,观察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对照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0%,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与利培酮相比更具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胜利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341例病例,其中口腔白斑74例、口腔溃疡115例、口腔扁平苔藓92例、口腔炎性肉芽肿60例,按照病情分级标准,分别分为轻、中、重度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CD4+/CD8+、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程度患者这些因子各水平之间的差异,然后检测口腔白斑、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口腔炎性肉芽肿与外周血CD4+、CD8+、CD4+/CD8+、IL-6、IL-8、TNF-α表达的相关性.口腔白斑、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轻、中、重度患者与CD4+、CD8+、CD4+/CD8+、IL-6、IL-8、TNF-α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口腔白斑与CD4+、CD4+/CD8+,口腔扁平苔藓与CD8+呈负相关,其他呈正相关.口腔炎性肉芽肿与CD4+、CD8+、CD4+/CD8+、IL-6、IL-8、TNF-α无相关性.老年口腔黏膜病中的口腔白斑、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作者:杜华珍;袁玲;熊胜晖;杨斌;谢梅芳;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122例COPD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组,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以95.16%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80.00%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PaCO2与FEV1均明显得以改善(P<0.05);观察组用药1w后其症状、体征缓解时间均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 临床予以COPD患者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可快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病症与改善肺功能状况,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宁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1-3)β-D-葡聚糖定量检测(BLAF 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选取2015年1~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作为真菌组,同时选取同期98例肺部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细菌组,两组患者住院当天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检测,对留取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真菌培养和G试验检查,并对血液样本采取血液真菌培养和G试验.真菌组患者其血浆以及BALF(1-3)β-D葡聚糖含量显著高于细菌组(P<0.05);真菌组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者其血浆以及BALF(1-3)β-D葡聚糖含量与真菌培养阴性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 G试验对侵入性真菌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效果,可作为临床医务人员诊断侵袭性真菌感的依据,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庆文;董娅;王菲;田玉佼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选取收治的85例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予以蓝光照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对黄疸患儿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徐桂林 刊期: 2017年第19期
选取院2015年2月~2016年3月重症监护病室收治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例.护理组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及烦躁、哭闹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97.37%,烦躁、哭闹发生率是7.89%;对照组患儿的护理依从性是71.05%,烦躁、哭闹发生率是31.58%;2组患儿护理依从性与烦躁、哭闹发生率的组间对比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儿科重症监护病室中小儿心理特点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性,降低其哭闹、烦躁发生率.
作者:岑宝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在小儿下肢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将下肢手术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合骶管阻滞麻醉患儿设为,对照组行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比较麻醉效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不明显,术后24h疼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4、8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拔管后5minOA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睁眼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下肢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联合麻醉对术后短期镇痛效果显著,同时患儿苏醒时情绪、镇静程度更为优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伟;陈鹏;张毅;张溯;谭敏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效果.收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94例流行性腮腺炎患儿,随机数表法分成西药组(利巴韦林治疗)和中药组(痰清热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退热时间、腮肿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中药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和腮肿消退时间分别为(1.92±1.12)d和(3.12±1.03)d显著高于西药组(3.41±1.32)d和(5.53±1.85)d;中药组患儿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5.32%、91.49%显著高于西药组38.30%、72.34%,而中药组患儿无效率8.51%显著低于西药组27.66%,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病例发生.痰热清注射液具有解热、镇痛、消肿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明显缩短患者的退热时间和腮肿消退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阎道博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的应用效果.将符合条件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共73例,采用抓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使用TP方案静脉化疗,研究组37例采用腹腔热灌注联合紫杉醇静脉双径路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前和术后化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385.6±81.3)U/ml和(139.2±51.6)U/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化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为(33.3±7.2)U/ml,对照组的为(48.6±8.9)U/ml,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化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经全腹CT、腹部B超检查证实残留病灶直径在1cm以上的为5.4%,病灶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的更优(P<0.05);对照组患者的腹腔积液控制率为55.6%,研究组患者的为81.1%,研究组腹水控制效果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腹泻、便秘和呕吐、恶心,骨髓抑制和膀胱毒性的发生率为18.9%,16.2%,10.8%和2.7%,对照组的分别为36.1%,30.6%,19.4%和8.3%.对照组比研究组的要高(P<0.05).腹腔热灌注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术后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控制好肿瘤和腹腔积液.
作者:蒋花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讨选择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选择收治的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治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比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两组血气指标、治疗效果均差异显著(P均<0.05).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选择无创呼吸机治疗,可有效改善病情,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谭晚晴;李衡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应用于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防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干预组各73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护肝、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降门脉压治疗.乌司他丁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两组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结果 常规治疗组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为28.77%,观察组为13.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增强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等促炎因子释放,降低了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
作者:孟君;陈建勇;胡坚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将66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给予氯氮平)和B组(给予喹硫平)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评分和TESS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B组治疗后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能力提高幅度大于A组,差异显著(P<0.05).氯氮平和喹硫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但从认知功能层面来看,喹硫平相对较为理想.
作者:程汪洋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探究阿奇霉素对小儿支原体(MP)肺炎患者外周血CRP(C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SP(P物质)、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的影响.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84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CRP、PCT、SP、MMP-9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两组CRP、PCT、SP、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7.14%(3/42)低于对照组23.81%(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奇霉素能降低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外周血CRP、PCT、SP、MMP-9水平,缓解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李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