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分析

刘秀美;吴俊华

关键词:α-干扰素, 丙肝, 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78例丙肝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通过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通过α-干扰素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的总有效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64.1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α-干扰素对丙肝以护理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且可降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措施分析

    对我院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理存在管理方面、术前、术中和术后等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应进行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和规定进行手术室护理,有效的改善手术室护理的质量,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同时,对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姜卫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收治的42例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行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颅手术,对比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经治疗,观察组治愈率为61.9%,对照组为23.8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4例(19.04%),其中脑梗死1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及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12例(57.14%),其中脑梗死3例,颅内感染2例,肺部感染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差异明显(χ2=3.442,P<0.05)。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创伤,在直视下有效清除血肿,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忠安;黎开谷;樊静;龚光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母乳强化对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影响观察

    将18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胃肠内喂养给予母乳喂养,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一样治疗外,胃肠内喂养的母乳同时加用母乳强化剂,定期比较两组患儿体格发育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上臂围等)、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静脉营养时间、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死亡率等。治疗组在体格发育指标(体质量、身长、头围、上臂围等)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的静脉营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也均少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而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等并发症无差异、住院期间死亡率无差异。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喂养能够有效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降低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减少静脉营养时间,减少住院天数,而且并不会增加喂养不耐受的并发症,不会增加死亡率,因而可以认为是比较安全的。

    作者:张喜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并给予孕三烯酮的疗效观察

    以我院收治的74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为调查对象,参照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仅予以单纯腹腔镜卵巢巧克力囊肿剥离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孕三烯酮治疗,疗程为6个月,而后展开6~24个月的随访,以不规则腹痛、性交痛、痛经及月经紊乱等四项症状的改善情况来评估对比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随访期间复发率与用药安全性。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随访复发率为5.4%,相较于对照组的67.6%、27.0%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实施腹腔镜手术并孕三烯酮治疗有助于临床症状的改善,术后经随访发现复发率较低、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建议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姜珍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疝环充填式与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及预后对比

    选择接受治疗的8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疝环充填式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平片式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的一般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两组住院时间、疼痛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基本相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基本相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5%,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率为1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基本相当,但平片式疝修补术的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云晖;阙剑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骨折

    目的:探究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经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椎体高度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伤伤锥椎体复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脊柱高度及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鲍飚;杨柳荣;李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探讨心电图(ECG)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收集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显示:左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RV4>RV5>RV3),胸前导联(V3-V6)T波巨大对称性倒置,以V4~V6导联为明显,ST段压低以胸前导联显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会发生特征性改变,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与筛查价值。

    作者:劳巧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分析

    搜集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10例阑尾炎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52例和干预组58例,且均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围手术期间,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组加强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更换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术后切口创面感染、腹部脓肿、粘连性肠梗、粪瘘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更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前关于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显示,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脑血管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脑血管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临床意义,从而建立高效合理的评估方法。方法选取对照组42例和试验组40例进行临床试验。两组均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法进行评估,通过吸入自身的CO2诱导的血液中高碳酸浓度,通过过度换气诱导血液中低碳酸浓度来评价脑血管储备功能,再测定呼气末CO2分压。结果(1)单血管狭窄组患侧和多血管狭窄病变较重侧的血管扩张储备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543,P<0.05;F=5.231,P<0.05)。(2)在平静呼吸、低碳酸血症、高碳酸血症时,单血管狭窄组和多血管狭窄组与对照组的呼气末CO2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1、0.972、1.163,P>0.05)。(3)血管病变程度和血管扩张储备、整体储备功能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r=-0.465、-0.4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评估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方法简便,技术可靠,可更加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刘小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诊断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5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非RA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均行RF、抗CCP抗体及A-KA等免疫学检测。观察两组RF、抗CCP抗体和AKA结果,计算RF、抗CCP抗体、AKA和三种检查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RF、抗CCP抗体、AKA敏感度分别为71.1%、66.7%和37.8%; RF、抗CCP抗体、AKA特异度分别为68.9%、88.9和86.7%;三种检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33.3%、97.8%。采用RF、抗CCP抗体和 AKA联用检测,可进一步提高临床RA的诊断准确性,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判定和改善RA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于雅蕾;刘玉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在妊娠中晚期胎儿生长受限治疗中的作用

    选择住院治疗的100例胎儿生长受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葡萄糖、能量合剂及氨基酸滴注补充营养。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脐动脉血流、胎儿生长状况等。试验组宫高、胎儿双顶径的生长、胎盘重量、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脐带动脉血流PI、RI、S/D优于对照组(P<0.05)。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中晚期胎儿生长受限效果值得肯定,能够有效改善脐带动脉血流指数,增加胎盘灌流,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作者:郭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联合TURP治疗高危老年人BPH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研究

    选取收治的高危老年人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前者实施开放式手术,后者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TUR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QOL和IPSS评分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BPH合并膀胱结石老年患者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与TURP进行治疗,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与宫腔镜手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疗效比较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瘢痕妊娠患者34例,根据妊娠物的生长方式分成内生型组和外生型组,内生型组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外生型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从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恢复情况、治疗成功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腹腔镜组患者与宫腔镜组相比,其出血量较多,手术时间较长,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血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与宫腔镜组相比均较短,经对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在阴道出血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治疗成功率方面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时,采取哪种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妊娠的生长类型决定,腹腔镜与宫腔镜两种手术治疗方式各有其优缺点,临床医生应根据自身经验及患者情况综合判断,一般均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效果分析

    选取10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应用半导体激光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疼痛评分为3.5±1.2分;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疼痛评分为5.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踝关节扭伤患者中应用半导体激光疗法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余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疗效观察

    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临床效果。纳入1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患儿均采取体位疗法,常规营养支持,早产儿暖箱复温,对照组予以5%葡萄糖20~30ml中加入西沙比利0.8~1.0mg·/(kg·d)静滴,观察组予以5%葡萄糖15~20ml中加入小剂量红霉素3~5mg·/(kg·d)缓慢静滴。治疗3~5d,对比2组返流次数、体重增加、大便情况及肝肾功能变化。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返流次数减少,观察组体重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使用。

    作者:徐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行醒脑开窍针联合氟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HAMD评分及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7、14、21和第28d治疗组较对照组HAMD的评分下降明显;治疗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醒脑开窍针法”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和起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小。

    作者:郑艳辉;侯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动脉栓塞化疗与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分析用灌注化疗介入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收治的80例结肠癌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0%,观察组为8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军曙;欧欣荣;李学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肝癌衍生生长因子在胃腺癌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在胃腺癌中肝癌衍生生长因子(HDGF)的表达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段观察18例正常胃上皮组织,25例胃高/中分化及21例低/未分化腺癌组织中HDGF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级别的胃腺癌标本中应用卡方检验比较HDGF的表达,并分析HDGF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HDGF表达率在正常胃上皮组织中为17%,而胃腺癌中上调为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1,P<0.05);HDGF表达与胃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χ2=4.76,P<0.05)、浸润深度(χ2=5.97,P<0.05)和淋巴结侵袭(χ2=8.81,P<0.05)有关。结论 HDGF相比正常胃组织在胃腺癌中明显上调,并且和其临床病理因素正相关,提示HDGF于发病进程的潜在促进作用。

    作者:陈玲;陈晓燕;徐玉乔;田锐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膨式与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自膨式与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96例,根据支架置入类型将其分为两组,A组50例和B组46例。 A组采用自膨式支架治疗,B组采用球囊扩张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ri 分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率、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椎动脉颅内段残余狭窄率均<30%,且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率与NIHSS评分,Mori B、C分型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椎动脉颅内段残余狭窄率明高于B组,A组NIHSS评分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显著改善神经恢复功能与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李朱勤;刘武;邓宇平;罗伟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1月收治的95例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股骨髁支撑钢板治疗,观察组实施LISS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端恢复优良率为93.62%,与对照组91.49%无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恢复为优占74.47%,与对照组65.96%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低,手术时间及骨折端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LISS与股骨髁支撑钢板对老年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效果相似,但是LISS手术创伤小,可促进骨折端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洪;唐长友;贺健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