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动脉栓塞化疗与灌注化疗介入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张军曙;欧欣荣;李学华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化疗, 灌注化疗介入, 结肠癌肝转移
摘要:分析用灌注化疗介入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效果。随机选取收治的80例结肠癌肝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选择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0%,观察组为8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地使患者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中、老年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入选我院2013年4月~2014年5月直肠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对照组经传统开腹手术疗法,比较手术的临床各项参数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临床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肠癌中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扩大根治术疗法,临床效果确切,高度微创,康复迅速,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龚志涛;黄亚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次性根管与多次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比较

    对比分析一次根管治疗与多次根管治疗在急性牙髓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收集接诊的急性牙髓炎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疗法治疗,研究组则给予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两组近期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远期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多次根管疗法相比,一次性根管疗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远期疗效更加优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不同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儿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7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对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将其中38例设为观察组,给予1.0mg/次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将另外38例设为对照组,给予0.5mg/次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哮喘症状及肺功能改善状况。治疗3d后,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FEV1和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采用高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疗效更好,能有效缓解患儿的哮喘症状,提高肺功能。

    作者:黄冬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探讨丝裂霉素C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选取收治的65例(80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3例)和对照组(32例)各40只眼。对照组于显微镜下采用青光眼滤过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丝裂霉素C联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眼压经过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青光眼滤过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了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立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比较

    对比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以收治的C2/C3型胫骨Pilon骨折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30例,纳入切开复位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28例,纳入内外固定组,对比两组功能恢复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6.67%高于内外固定组的64.29%、差率0.00%低于内外固定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愈合时间5.8±0.6个月,与内外固定组的5.6±0.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低于内外固定组的53.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均有助于骨折复位、功能恢复,切开复位内固定虽不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但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功能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许建标;洪汉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分析

    观察并分析外科微创手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选取8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术,观察组行外科微创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2组手术所需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和总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治疗中,外科微创手术能够有效地缩短治疗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

    探讨心电图(ECG)检查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诊断价值。收集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5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结果显示:左胸导联R波振幅明显增高(RV4>RV5>RV3),胸前导联(V3-V6)T波巨大对称性倒置,以V4~V6导联为明显,ST段压低以胸前导联显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会发生特征性改变,心电图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具有早期诊断与筛查价值。

    作者:劳巧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观察

    对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方式治疗;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肱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肱骨骨折围手术期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技术对患有肱骨近端不稳定型骨折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周尧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特发性卵巢早衰发病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方法将收治的117例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117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并通过logistic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调查结果与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关联性。结果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史、化学物质接触史、A型性格、人工流产史是特发性卵巢早衰的发病因素。结论特发性卵巢早衰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或避免接触有害物质,降低疾病发生率。

    作者:黎凤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MRI与CT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对比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4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CT、MRI扫查资料。结果 MRI对膝关节损伤关节病变显示率为96.9%,CT显示率为75.4%,MRI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1);MRI对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积液、骨髓及软组织损伤显示率显著高于CT(P<0.05),但骨损伤显示率与CT基本相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CT可清楚显示关节面骨质破坏、关节间隙内线样钙化等病理变化,MRI能够显示CT不能观察到的骨髓、滑膜病变。两者各有优势,MRI的病变显示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但CT相对经济,适合于中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陶靓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分析老年压缩性骨折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将收治的88例老年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分别予以保守治疗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疾病相关指标等的差异。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2%(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疾病相关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除椎体后缘高度两组其他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改善幅度更优(P<0.05)。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压缩性骨折有助于恢复椎体高度,缓解疼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临床效果理想,值得临床重视与采纳。

    作者:万松;明江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防治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早期防治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依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糖尿病早期防治,观察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血红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巨大儿、死胎、胎儿窘迫、胎儿畸形、高胆红素症等症状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防治,能有效控制孕期的血糖,避免不良的妊娠结局的出现。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联合用药对抗老年心力衰竭后的代偿作用

    以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对比综合治疗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指标的变化。观察组较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BNP)水平指标均有改善。临床内科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应用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与美托洛尔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缓解患者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普洁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痛条件下纤支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应用

    127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随机分为无痛灌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常规吸痰,机械通气等支持对症治疗,无痛灌洗组予镇静,镇痛下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在病原菌培养阳性率,血气改善,机械通气时间,肺部炎症基本吸收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有效率,治愈率、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操作术中躁动、恶心、呕吐、呛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术中仅有5例出现轻度的一过性低氧血症,2例发生窦性心动过速,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及血压明显下降等。无痛BAL技术操作较简单,创伤小,可反复进行,在重症肺炎的诊疗中能更准确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治疗,改善有效通气,同时又降低了患者不适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施斌;张玲;高俊;阮辉;张工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手术的效果对比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38.1±40.6min多于对照组199.4±35.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近端胃癌根治与传统开腹近端胃癌根治术比较,术中出血量少、微创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林煜;郑吉仁;吴赟;柳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年肌阵挛癫痫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中年肌阵挛癫痫患者预后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方法收治200例中年肌阵挛癫痫患者的资料,经治疗后200例中103例病情缓解,另97例病情未见好转,分别列入缓解组及未缓解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预后发作次数、患者文化程度、离院距离、肌阵挛癫痫发作类型、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测结果及接受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肌阵挛癫痫发作次数5次以上、患者距离医院的距离在100km以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阳性、手术方式等是中年肌阵挛癫痫患者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中年肌阵挛癫痫患者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地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广兰;唐兴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的治疗体会

    选取我院急诊科近2年内发生IMS患者3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研究组患者病死率0.00%,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6.25%,显著小于对照组18.75%和43.75%,两组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相比,研究组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MS患者可使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配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通气改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有效降低患者呼吸肌发生麻痹和死亡的几率,可推广使用。

    作者:万毅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产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其会阴侧切率与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9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23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12例和对照组511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进行分娩,研究组初产妇则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与产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和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有效降低其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王莹王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探究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脑外科收治的92例老年脑动脉瘤患者。分为DEX组与对照组各46例。DEX组患者麻醉前应用DEX,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化钠注射液。术后8hDEX组患者的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应用DEX能够显著抑制术后丙二醛水平上升及提升SOD水平。

    作者:李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0例冠心病患者常规血脂检验结果分析

    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进行常规血脂检验,比较两组受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 B(ApoB)等血脂指标。观察组 HDL-C 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DL-C、TC、TG、ApoA1、Apo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多伴有血脂异常征象,通过常规血脂检验,有利于更加准确可靠地诊断冠心病,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锡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