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芬;刘新芸;夏晓英;钟伟荣
将65例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先采用术前GP方案化疗二周期后再进行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7.1%(27/35),病期下调率为57.1%(20/3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分别为90.6%(29/32)、86.7%(26/30)。同时,在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率上两组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在术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0.9%(30/33)、78.8%(26/33)和75.8%(25/33),且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生存率显著增高(P<0.01)。 GP方案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生存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曹敏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从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中心经常规治疗无效的72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6例设为对照组,使用阿托品进行治疗;将另外3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使用硫酸镁治疗急性胃肠炎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可作为治疗急性胃肠炎的重要治疗方法。
作者:陈敏;周国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5±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4.6min,外观满意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对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具有更好的外观满意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泽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采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护理进行院内护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同时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将两组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00例,预后不良组40例,对影响的预后因素进行探究。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意识障碍、脑疝、破入脑室、D-二聚体等因素与预后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意识障碍、脑疝、破入脑室、D-二聚体等因素与预后有关,并且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情况,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红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88例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根据是否存在新生儿窒息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测定并比较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pH、PaO2、BE等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aCO2水平则较对照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新生儿的pH、PaO2、BE等水平均较轻度窒息新生儿显著更低,PaCO2水平则较轻度窒息新生儿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脐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中可有效弥补单纯Apgar评分的不足,对新生儿窒息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具十分积极的意义,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颖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250例,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60例,剖宫产组190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各项指标情况。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后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然分娩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进;马俊昌;陈思;熊树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观察分析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的疗效,综合疗法包括中药银翘散加减内服、耳尖放血、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并对比用西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收集89例病毒性结膜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治疗后观察两组在临床疗效和治疗平均时间上的比较。终符合纳入标准且获得统计分析的病例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和缩短病程方面都优于对照组;在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作用,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相比用西药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综合疗法治疗病毒性结膜炎方面有更加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彭媛;贾洪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取52例胎儿轻度侧脑室扩张的孕妇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产前超声诊断52例非胎儿轻度侧脑室扩张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各孕周胎儿侧脑室宽度、围产结局和新生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孕20~24w、孕28~30w、孕32~35w胎儿脑室宽度较对照组胎儿明显增宽,观察组孕妇分娩率为80.77%,10例产妇引产;而对照组孕妇分娩率100%。观察组新生儿6例发育异常,对照组新生儿100.00%发育正常,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为诊断胎儿轻度侧脑室扩张有效手段,为孕期保健、遗传咨询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房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择接收的胎膜早破孕妇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卡片式健康教育法,观察临床护理效果。观察组焦虑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并发症10例,对照组50例。在胎膜早破护理中应用卡片式健康教育法能够得到理想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使孕妇焦虑心理得到有效减轻,使孕妇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并能够减轻并发症发生,保证孕妇健康,在临床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燕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针对乳腺病及乳腺癌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以及乳腺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有的患者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不同之处,且根据活检、病理诊断,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度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疾病、乳腺癌有不同的表现,且乳腺疾病和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3.75%、93.75%,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乳腺癌和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操作简单、无创、无辐射,可以作为可靠的诊断手段手段之一。
作者:吴淑珠;朱艺玲;杨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患者,分为试验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杞菊地黄丸和复方丹参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视力提高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S均明显升高,MD、视野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MS明显高于对照组,视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杞菊地黄丸与复方丹参片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眼压控制后青光眼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和视野,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李英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氟化漆联合氯已定凝胶对降低SECC患儿龋齿复发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0例SEC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氟化漆治疗,研究组给予氟化漆联合氯已定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客观不良指标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为35.56%,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化漆与氯已定凝胶联合,治疗SECC患儿龋齿复发的临床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复发率,且整体过程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锐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4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WOMAC评分与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WOMAC评分与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军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数与宫颈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或外院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确诊为宫颈鳞癌、腺癌或腺鳞癌,按照FIGO分期为ⅠB2-ⅣA期的患者,外放疗采用三维适形3D-CRT或者调强放疗IMRT,患者接受外放疗46~56Gy(淋巴结阳性患者采用同步加量技术),单次1.82Gy,共25~28次,腔内放疗剂量25~30Gy,单次5~6Gy,8周内完成放疗。放疗期间同时予以每周单药顺铂40mg/m2化疗,共6周期。由妇科医师对FIGOⅠB2-ⅡB期的患者进行评估,有条件手术者在CCRT完成后4周内行根治性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患者年龄26~79(平均52岁)。结果所有患者行CCRT+手术,84.4%为鳞癌。治疗前基线pLYM中位值1.48×109/L,基线pLYM<1.48×109/L 和≥1.48×109/L 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40个月,56.5个月;3年OS分别为76.1%,93.4%;5年OS分别为52.3%,80.4%(P<0.001)。 CCRT完成后2周pLYM中位值1.33×109/L,pLYM<1.33×109/L和pLYM≥1.33×109/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8.0个月,60.0个月;3年OS分别为71.5%,94.2%;5年OS分别为49.3%,80.7%(P<0.001)。结论 pLYM可以作为宫颈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较高水平的基线pLYM和治疗后pLYM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郑丹;袁志平;牟华平;李晓明;张川利;王立帅;王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我院42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A组)及49例健康体检者(B组)Th17、Treg水平。 A组的DBIL、TBIL、AST、ALT分别为22.61±6.85μmol/L、23.58±7.16μmol/L、132.36±42.58U/L、258.26±71.26U/L,较B组15.58±2.36μmol/L、17.25±4.20μmol/L、14.25±4.79U/L、16.35±3.85U/L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Treg、Th17频数分别为7.11±2.42%、0.26±0.02%,显著高于B 组5.79±1.25%、0.13±0.03%,Treg/Th17为54.92±22.38与 B 组(76.58±26.02)比较显著较低(P<0.05)。肝硬化并发SBP患者Th17、Treg细胞均异常升高,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其病理改变。
作者:彭贺新;梅毅;宋洋;张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1.7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效果好,且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定位准确、疗效显著等特点,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分析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选取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患者25例,25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瘤12例,大脑前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5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25例全部实施CT检查,其中5例手术前实施DSA检查,所有患者均在24h内进行手术,直视下夹闭动脉瘤并清除血肿。GOS评分显示,术后恢复良好14例,轻度残废6例,重度残废4例,死亡1例。针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并颅内出血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恢复等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孙贵;王朋;周忠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肾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检查,研究组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能提高动脉狭窄的临床诊断率,减少漏诊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治疗,改善预后,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伯镰;张建波;方良毅;叶贵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一、《现代诊断与治疗》系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讲座、诊疗新技术、药物与临床、经验体会、基层医生园地、病例报告和护理园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