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胡军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退行性膝骨关节病, 疗效
摘要: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2月收治的240例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WOMAC评分与总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WOMAC评分与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退行性膝骨关节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

    收集心律失常患者58例,依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试验组选择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效果。两组比较,试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改善明显(P<0.05),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有极大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王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体会

    将6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疗效和体会进行观察和分析。两组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和Constant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具有痛苦小、愈合快、并发症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易于患者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潘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措施,采用阴性与阳性量表(PANSS)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对两组患者住院时及出院6个月后的康复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SQLS以及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续性护理应用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谢素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情况。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复苏起始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胶体液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贺永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无痛分娩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顺产的166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分娩,观察组应用无痛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程、镇痛效果。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分娩有助于缩短产程,且安全性高,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土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稿约

    一、《现代诊断与治疗》系综合性临床医学期刊,辟有专家论坛、论著、华夏医学掠影、中外医学交流、综述讲座、诊疗新技术、药物与临床、经验体会、基层医生园地、病例报告和护理园地等栏目。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90例临床观察

    抽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5.5±1.4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4±4.6min,外观满意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对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采用新型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具有更好的外观满意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胡泽良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右心室功能的早期评估

    目的: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估,为早期诊断右心室功能变化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为SLE组,另外选取4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首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再利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对两组人员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进行测量。结果对两组人员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的测量结果进行观察,可以发现SLE组患者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中间段和心尖段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S)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值(P<0.05),而两组间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有效地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右心室功能进行早期评价,帮助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提早发现右心室功能异常。

    作者:王晖;周艳玲;刘兴姣;黄宇翔;万锦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与常规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与常规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行上肢手术肥胖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 A组采用常规臂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操作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B组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操作时间显著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臂丛神经阻滞相比,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可有效提高麻醉效果,缩短操作时间,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作者:刘春鸣;帅培玉;彭佼;黄梦蝶;丁敏;白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四物汤化裁联合桂枝茯苓治疗不孕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不孕症患者。按治疗所用方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给予以桂枝茯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四物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子宫肌瘤体积及性激素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3%,比对照组70.5%高,FHS、LH、E2及P指标均比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1.0±0.5cm2,比对照组3.4±0.8cm2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物汤化裁联合桂枝茯苓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钟锦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对比研究

    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98例住院分娩的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与105例非疤痕子宫剖宫产产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疤痕子宫是试验组产妇进行剖宫产的首要原因,其次分别是胎儿窘迫(12.24%)、臀位(11.22%)、前置胎盘(9.18%)、社会因素(6.12%);对照组孕妇剖宫产原因构成前五位:社会因素(50.48%)、胎儿窘迫(13.33%)、产程异常(10.48%)、脐带绕颈(9.52%)、臀位(6.67%);试验组产妇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率、盆腹腔粘连率、前置胎盘率、胎盘植入发生率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并发症及危险均明显较非疤痕子宫高,应严格控制无临床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率,降低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

    作者:费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巨细胞病毒检测在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选取我院收治的喘息性疾病婴幼儿为观察组,同一时期无喘息症状的呼吸道感染婴幼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CMV-IgM的阳性率,同时分析观察组患儿中不同年龄段CMV-IgM的阳性率。观察组患儿CMV-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患儿CMV-IgM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感染与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密切相关,对于高发人群应及早做好预防及干预工作,降低发病率。

    作者:曹淑萍;李昌武;梁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后的住院时间、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硬化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生长抑素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发生合并症的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范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SBP患者Th17/Treg失衡的临床研究

    以流式细胞术检测我院42例肝硬化并发SBP患者(A组)及49例健康体检者(B组)Th17、Treg水平。 A组的DBIL、TBIL、AST、ALT分别为22.61±6.85μmol/L、23.58±7.16μmol/L、132.36±42.58U/L、258.26±71.26U/L,较B组15.58±2.36μmol/L、17.25±4.20μmol/L、14.25±4.79U/L、16.35±3.85U/L明显升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Treg、Th17频数分别为7.11±2.42%、0.26±0.02%,显著高于B 组5.79±1.25%、0.13±0.03%,Treg/Th17为54.92±22.38与 B 组(76.58±26.02)比较显著较低(P<0.05)。肝硬化并发SBP患者Th17、Treg细胞均异常升高,Th17/Treg失衡可能参与其病理改变。

    作者:彭贺新;梅毅;宋洋;张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4年7月收治的96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都进行手术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患者的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给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在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有助于加快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夏顺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四磨汤辅助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3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西医常规组36例和中西医组37例。西医常规组患者治疗药物为常规西药,中西医组患者治疗药物为常规西药辅以四磨汤。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治疗总效率、炎症因子检测值。结果中西医组患者腹痛、发热、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和血清淀粉酶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患者治疗总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患者炎症因子检测值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磨汤辅助治疗轻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消退,提升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杏儿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选取6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普通通气治疗,观察组行鼻塞式C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12h血气指标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肺炎的治疗中,鼻塞式CPAP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玉琼;蒙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氟化漆联合氯已定凝胶对降低SECC患儿龋齿复发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氟化漆联合氯已定凝胶对降低SECC患儿龋齿复发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取90例SECC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氟化漆治疗,研究组给予氟化漆联合氯已定凝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客观不良指标情况、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为35.56%,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氟化漆与氯已定凝胶联合,治疗SECC患儿龋齿复发的临床效果较佳,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的复发率,且整体过程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黄锐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在脑卒中介入治疗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出95例行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A组(右美托咪定)、B组(依托咪酯)、C组(右美托咪定+依托咪酯),对比分析不同时间点三组患者的MAP、HR以及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等。结果 C组患者的MAP、HR指标在麻醉后的下降较为明显,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各个时间点的差异不明显。在气管拔管后3min,三组的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由呼吸恢复时间上,三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而C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介入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具有可维持理想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并发症的优点,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李文兵;蔡云亮;李安学;朱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选取我院急诊接诊的90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采取急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再出血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49/50),对照组则为87.50%(35/4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再出血率为0,对照组则为10.00%(4/4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急诊常规治疗联合奥曲肽处理可取得不错的效果,疗效明确,再出血率低,值得借鉴。

    作者:杨伟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