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应用腹腔镜手术辅以孕三烯酮的临床研究

徐琴;王志毅;吴晶

关键词:卵巢巧克力囊肿, 孕三烯酮, 腹腔镜
摘要:目的:研究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应用腹腔镜手术辅以孕三烯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2例卵巢巧克力样囊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单纯实施腹腔镜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孕三烯酮进行治疗并常规服用肌苷片保肝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及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失访。研究组总有效率90.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9%(P<0.05)。对照组术后并未服用药物,故无不良反应。研究组随访期间10例发生转氨酶轻度升高,为其加用肝泰乐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卵巢巧克力样囊肿应用腹腔镜手术辅以孕三烯酮疗效确切,能够避免复发,且服药期间进行科学的保肝治疗也可显著遏制肝脏毒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分析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8月本院内科收治的71例不典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设成观察组;一并选择该段时期在内科入治的非心力衰竭患者59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检验科通过自动检测仪进行相关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指标检测,比较、分析其与不典型心力衰竭发作及在各级心功能衰竭间的联系。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 BNP平均值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平均值高,而LVFF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心功能二级以上患者的NT-pro BNP平均值,显著比心功能二级及以下患者的NT-pro BNP平均值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检测患者的NT-pro BNP指标可以用于不典型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赖胜华;郭青峰;刘小辉;赖淑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作用

    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58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而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性血液透析方式治疗,观察组在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腹膜透析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3302,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治疗后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7.8065,P=0.00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确切,可有效确保患者内环境平稳,降低治疗并发症,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莫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与预防分析

    选择我社区2013年9月~2015年9月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通过抽签随机分为C1组和C2组各50例。C2组:选择一般抗菌药物以及化痰镇咳药物实施临床治疗;C1组:针对患者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及配伍药物进行治疗;对比所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C2组患者进行比较,C1组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针对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选择对应方法进行治疗,并且对患者给予心理干预,终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概率,从而将疾病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作者:温锦益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对比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直肠癌患者,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直肠根治术,对照组54例行开腹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近端切缘、远端切缘、清扫淋巴结数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通气时间、进食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结果8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近端切缘、远端切缘及清扫淋巴数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住院时间、通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根治术与开腹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均有良好的效果,但腹腔镜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更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时间都明显低于开腹根治术,并且并发症较少,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方式。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收集我院卵巢上皮性肿瘤石蜡组织标本43例和正常卵巢组织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DJ-1、HSP2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0.05);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DJ-1和HSP27蛋白表达上调,其高表达可能促进上皮性卵巢癌侵袭转移。

    作者:赖小青;刘朝霞;张帆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罗替戈汀药理研究及其对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治疗研究进展

    罗替戈汀是一种非麦角类选择性多巴胺(DA)受体激动剂,其主要通过激动D3/D2/D1而发挥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e, PD)的疗效。药理研究发现罗替戈汀具有明显的抗PD以及神经保护作用。罗替戈汀中的贴片制剂可24h持续释放药物,持续刺激DA受体,改善P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其微球注射给药的方式,体内血药浓度可持续达2w,实现持续稳定地多巴胺能刺激作用,治疗PD。本研究在查阅近几年关于罗替戈汀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从其药理作用及机制、药学特性、对PD运动症状的改善方面进行回顾及探讨。

    作者:高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温阳健脾化瘀汤联合西药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病例资料纳入我院2011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病人,依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各55例。西医组病人在常规保肾、降压和饮食控制同时辅以西药糖皮质激素治疗;中西医组在常规保肾、降压和饮食控制同时辅以西药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汤剂温阳健脾化瘀汤治疗,对比总缓解率、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蛋白水平、总蛋白和用药安全性。从总缓解率看,中西医组有显著优势,总缓解率高达94.64%(53/56),显著高于西医组82.14(46/56),数据差异显著(P<0.05);通过治疗,两组的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蛋白水平、总蛋白均改善,且中西医组的改善幅度大于西医组病人,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组和西医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副作用,差异不显著(P>0.05)。在常规保肾、降压和饮食控制同时辅以西药糖皮质激素联合中药汤剂附芪汤治疗肾病综合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肾功能指标,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王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孕中期与临产期孕妇的D-Dimer、凝血四项变化及临床意义

    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常规体检的妊娠中期孕妇68例(时间在怀孕16w左右)与临床期(时间为怀孕40w前后)孕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不同时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及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其中凝血四项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结果妊娠中期、临产期妊娠妇女血浆中D-Dimer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FIB指标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P<0.05);血浆中TT水平在不同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血浆中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进行性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中APPT水平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动态监测孕中期和临产期妊娠妇女的D-Dimer、凝血四项指标变化,对预防产后出血及静脉血栓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魏萍;冯宇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胎膜早破孕妇的焦虑状况的影响观察

    收集2010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胎膜早破孕妇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焦虑状况及分娩方式。护理前,观察组、对照组SAS(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45.29±0.76)分、(45.85±0.69)分,两组患者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对照组SAS评分分别为(32.29±0.76)分、(45.14±1.34)分,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胎膜早破孕妇接受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颜友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分析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控制发作例数、起效速率、意识基本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7%;而对照组的为78.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控制发作例数高于对照组,而起效时间与意识基本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起效快,效果优,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癫痫状态,醒脑静注射液可作为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辅助药物。

    作者:郑锋;黄锦梅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心理行为干预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分析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择期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对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两组干预前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行为干预可明显减轻或消除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焦虑情绪。

    作者:庞艳萍;洪香君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乳腺增生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收集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观察组疾病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遵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望秀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所有颈椎病患者同意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脊柱推拿微调治疗,研究组采取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经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后,总有效率92%,同期对照组8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NRS评分方面两组患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推拿微调联合经筋结点手指点穴治疗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黄志光;何荣龙;廖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七氟烷在小儿耳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不同浓度七氟烷在小儿耳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择期作全耳再造术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各20例。A、B两组分别持续泵注0.1μg/(kg·h)舒芬太尼,复合吸入1.7%、2.2%浓度七氟烷作维持麻醉,C、D两组持续泵注0.15μg/(kg·h)舒芬太尼,复合吸入1.7%、2.2%浓度七氟烷作维持麻醉,比较4组患儿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镇静、谵妄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C组T1、T2时间点镇静适宜比例分别为80.0%、65.0%,明显高于A、B、D三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T1、T2时间点谵妄评分显著高于A、C、D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与C、D两组组间T1、T2时间点MAP、HR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T1、T2时间点BIS值明显低于A、B、C三组(P<0.05)。结论在小儿耳部手术中,采用0.15μg/(kg·h)舒芬太尼持续泵注复合吸入1.7%浓度七氟烷维持麻醉方案,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效果好,麻醉安全性高。

    作者:曾宪伟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42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集束化治疗分析

    选取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集束化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42例重症中暑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症中暑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昏迷、休克、心律失常,集束化治疗效果要优于常规解暑治疗,可行推广应用。

    作者:符少平;刘先福;赖俏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中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急诊科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患者9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对患者CT血管造影或手术直观所见,将患者分为动脉栓塞组(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组)、动脉血栓形成组(急性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组)、静脉血栓形成组(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组),每组各33例患者。分析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三组患者临床应用上的价值。结果三组患者入院时测定的白细胞数值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静脉血栓形成组与动脉栓塞组和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随着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栓塞组和动脉血栓形成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二聚体水平3.0μg/ml为截断参照值,三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出现明显增高,可以作为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呈阳性的诊断依据。D-二聚体和白细胞计数在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辉超;廖立安;李胜凯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甘精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选择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经过12w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经12w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7.64±1.71)d,对照组为(10.54±2.20) d,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餐后2h C肽(1836±402.51)poml/L,明显高于对照组(1435±310.51)poml/L,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低血糖发生仅有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4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方案进行治疗,可显著加快血糖达标时间,改善患者胰岛功能,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马琳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急症诊治中的作用以及安全性分析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妇科急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临床治疗;而对照组则进行开腹手术。在手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对照组的为79.24%,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止痛药使用率、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上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在诊治妇科急症中采取腹腔镜手术能够显著的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减少治疗期间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伟能;冯健珊;吴丽珍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回顾性总结55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进行DSA诊断与介入性治疗情况,分析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对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临床疗效与价值。DSA造影显示出血动脉主要分布在胃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脾动脉、膀胱动脉、肾动脉、支气管动脉等。DSA表现:26例患者可见造影外溢,出现局部“血湖”征象,逐渐弥散变淡;27例可见血管聚集、扩张、扭曲、畸形、点状显影、浓染征象,均明确诊断为动脉出血;2例患者造影并未显示明显的出血征象,提示小囊状血管扩张、扭曲;DSA诊断出血率达96.36%。通过导管向病变动脉注入相关栓塞材料或缩血管物质进行止血治疗,55例患者出血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止血效果明显。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适用于急性外周出血性疾病,且具有创伤小、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国贤;彭源;孔飞 刊期: 2016年第07期

  • 超声筛查在基层医院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分析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医院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孕妇4021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产前胎儿畸形发生率及类型。结果在4021例孕妇中,经超声诊断出胎儿畸形21例,发生率为0.5%,其中,神经系统畸形7例,心血管系统3例,颜面部2例,泌尿系3例,骨骼及肢体4例,颈部2例。超声筛查属于基层医院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常见的诊断方式,由于超声诊断胎儿畸形声像图复杂多样以及基层医院设备仪器落后等因素,产前胎儿畸形超声诊断正确率相对比较差,因此,基层医院医生应加强培训超声医师,提升诊断正确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陈秀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