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攀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次子宫切除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变化。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围绝经期症状4例(9.5%),对照组1例(2.5%),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缓慢上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LH、P水平先升后降,而对照组则为明显的持续上升(P<0.05)。适当缩小切除范围有助于减少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改变卵巢移位水平有助于降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曾强震;金红梅;鲁爱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机抽取产科收治的132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和第三次剖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回顾性抽取产科资料库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剖宫产术发生术中胎儿窒息率、术后盆腔粘连率、术后血栓形成率、术后子宫破裂率;统计并对比三组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及子宫下段厚度;随访6周后对比产后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观察1组和观察2组发生术中胎儿窒息,术后盆腔粘连、血栓形成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分别占4%、18.7%,产后伤口愈合不全率分别为2.0%、9.3%,对照组所有产妇子宫均复旧完全及伤口愈合完全;观察1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无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或三次妊娠再行剖宫产术的难度更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损伤率、血栓形成率及产后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不全概率更高,此外,第三次剖宫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劣于第二次剖宫产妇。因此,针对即将妊娠的产妇,应尽量避免行剖宫产术,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及准备,争取阴道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的再次伤害。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急性乳腺炎患者入组,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使用青霉素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对照组患者静脉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1.2±0.7d,疼痛消失时间为1.5±0.9d,白细胞水平恢复时间为2.4±0.7d,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青霉素联合利多卡因封闭治疗在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作者:陈少勇;韦富中;李楚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建立科学性的院前急危重患者救治联动预警信息系统,以无缝隙链接院前与院内救治的绿色通道。方法选择应用成熟的国际病情评分量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量表(MEWS),设计操作软件对院前急、危、重患者的病情做出评分,同时向“120”急救中心和接收医院传输信息,对比2014年7~12月实施前45055例和2015年1~6月实施后的36639例出车数据。结果本预警评分系统的实时信息传输,使实施前的院前病情评估准确率从85%提高到95%,急危重病人交接处置的时间平均加快了3min(P<0.05)。结论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病情评分系统可提高院前急救时效和医疗质量。
作者:邓卫丽;赵小斐;史一焱;宛云英;张红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西丁进行感染的预防,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给予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84%,对照组为20.96%,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纳入42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检测患者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等各项指标,观察并评价患者长期生存率与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关系。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TNF-α)呈现显著的相关回归关系,而与营养状态指标(MQ-SGA、ALB、TP)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回归关系。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并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待的健康体检人员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进行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凝聚胺技术检验血液标本中抗体凝聚性强于盐水法(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对凝聚细胞的检出率是20.71%,远高于盐水法的2.86%(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中,全部血液标本特异性凝聚3min后均消失,非特异性凝聚5~1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52.86%;非特异性凝聚11~2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47.14%。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势,可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准确检验数据。
作者:黎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120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w(T0)、出院后1个月(T1)、出院后3个月(T2)、出院后6个月(T3)时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评价简表(CARES-SF)测量评分差异,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随时间发生变化,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T1、T2、T3,研究组除婚姻维度外,其他各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给予延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就诊的108例结肠息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88%,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P<0.05)。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结肠息肉,安全、有效,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慧娟;李奎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选取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04例,观察其化疗前、后核芯针穿刺活检(CNB)标本的临床病理改变。104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标本病理类型及级别改变比例分别为6.7%和39.4%。乳腺癌的信息在新辅助化疗后可发生改变,因此化疗后对肿瘤组织的病理类型及分级进行重复确认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李胜难;杨清平;罗小红;殷清华;李旭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较之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临界高血压恢复正常,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罗建芳;梁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2012年3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42例尺骨鹰嘴骨折患者列为本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1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方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张力带固定手术方式,研究组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疗效,从患者功能恢复优良率上来看,研究组90.48%比对照组61.91%高28.57%,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6.1448,P=0.0118)。临床治疗尺骨鹰嘴骨折采用尺骨近端解剖钢板和张力带固定手术方式的疗效相当,因此,在确定治疗方案时也可将尺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方式列入选择行列类,此治疗方式疗效明显,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张国平;谢青卿;高杰;高英瑜;曹卫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小儿病毒性肠炎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双波产半导体激光仪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率达94.96%,对照组患儿达78.1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小儿病毒性肠炎应用双波长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振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8例宫外孕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的差别。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常规留置导尿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在治疗宫外孕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蔡慧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检测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利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4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几率较高,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治起辅助作用。
作者:芮黎;刘天富;刘兴彦;吴世荣;张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南昌市选择2所学校学生作为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健康教育,另外选择2所学校学生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控烟能力和控烟的知识水平,因此开展的控烟措施和干预活动是有效的。
作者:刘兰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8例,常规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合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合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干预组为2.94%,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5.07%,干预组为98.53%,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及心理等方面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且临床疗效不明显,对患者日常生活仍然造成一定影响。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病情控制较高。但临床用药时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综合情况决定,遵医嘱注意及时调整用量,患者自身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翁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PLC、PT、APTT和FIB等临床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性不强(P>0.05)。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虽然其治疗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相近,但其不会出现类似应用低分子肝素所导致的出血增多等凝血异常的重大不良反应,因此较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远志;黄平洪;锦向;曹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确诊治疗的幼儿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推拿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所有患儿应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估体质发育情况,应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NBNA)评估神级心理发育情况,随访1年,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年后BMI指数、NBNA评分情况。推拿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1年后BMI、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推拿可有效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幼儿园患儿体质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