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育芳;林霞;孙广范
将我院2010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介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介入治疗组应用动脉栓塞术治疗,对照组应用非介入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新生儿窒息率、晚期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产褥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新生儿窒息率、晚期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凶险型前置胎盘行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
作者:洪少妹;洪志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析在晚期肺癌临床治疗中,香菇多糖联合化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本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9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行GP化疗,对治疗组患者行GP化疗+香菇多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免疫功能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有效率、T淋巴细胞亚群与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的数据,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优势非常明显,即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接受GP化疗的基础上,接受香菇多糖治疗,可以有效强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改善预后,加快机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以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范围普及。
作者:黎昌国;朱土福;陆小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2.5%和25.0%(P<0.05),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7.5%(P<0.05)。研究组孕妇的脐血脂联素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脐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孕期对孕妇实施个体化饮食调控,可有效减轻饮食对胎儿正常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萍;邹萍;黄春英;庾静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从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行开放式手术切除治疗)和观察组(40例,行鼻内镜下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1)经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7.5%,和观察组的90.0%不存组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但其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差异有意义(P<0.0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5.0%和12.5%,和观察组的27.5%和10.0%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和常规开放式切除手术相比,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应用鼻内镜行切除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促进预后,具有创伤小和恢复快的优势,可以进行临床应用。
作者:陈维信;张萃;官炜;张光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4年1月到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且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氨溴索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晓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6月收治的97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道平;陈国坚;陆海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甲亢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于妇科接受治疗的65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按照病情控制情况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同时选择65例健康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观察三组甲状腺功能情况;并比较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控制组FT4、FT3、TSH水平均显著优于未控制组,对照组FT4、FT3、TSH水平均显著优于未控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心力衰竭发生率、高血压发病率、剖宫产选择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甲减发生率、早产出现率、死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未控制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畸形率基本相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控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增加了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通过治疗可以显著地改善妊娠结局,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机选取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同时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和常规腋窝淋巴扫除术(ALND),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的检验结果作为检测标准,研究早期乳腺癌治疗中SLNB取代ALND的可行性。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SLNB和ALND,以HE结果为参照,两种手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无显著差异。 SLNB就终效果而言对ALND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理论上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AL-ND。因此,对于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上使用SLNB取代ALND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收治的86例结核病患者,使用随机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情况。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领悟社会支持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护理干预后SAS、SDS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分与干预前无差异(P>0.05),护理干预评分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研究发现,对结核病人施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及领悟社会支持的情况,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面部神经(MHBN)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治疗面瘫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启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福莫特罗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诊治的80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福莫特罗吸入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平均住院次数为0.13±0.02次、急性发作次数为0.79±0.38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0.27±0.06次和1.20±0.64次;试验组急性发作间隔时间为190.01±35.79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170.46±27.01d;两组患者治疗前咳嗽、咳痰、气促以及肺部啰音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咳嗽、咳痰、气促以及肺部啰音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福莫特罗吸入治疗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牛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及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各40例。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ESA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血液样本及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PD的诊断准确度(P<0.05);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液样本(P<0.05)。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以胸水为样本准确性更高。
作者: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次子宫切除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变化。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围绝经期症状4例(9.5%),对照组1例(2.5%),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缓慢上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LH、P水平先升后降,而对照组则为明显的持续上升(P<0.05)。适当缩小切除范围有助于减少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改变卵巢移位水平有助于降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曾强震;金红梅;鲁爱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9月于我院人工流产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流产后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的避孕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采取主动避孕措施的比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避孕节育知识得分经PAFPS干预后明显升高,且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35例,主动避孕率为96.43%;而对照组采取主动避孕者119例,主动避孕率为88.15%。观察组的主动避孕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提高了计划生育知识总体掌握水平,提高了患者的主动避孕意识,促进其生殖健康。
作者:曾盛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纳入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术后实施康复治疗,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崔永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以我院泌尿外科近4年收治48例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所有患者术后诊断情况,分析妇科手术输尿管主要诊断手段。比较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12例)及双J管留置手术(36例)的阴道漏液消失时间、输尿管拔管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妇科手术输尿管损伤的术后常用诊断手段包括B超检查、IVU (静脉尿路造影)及肌酐、尿素氮测定。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患者与双J管留置手术患者阴道漏液消失时间与输尿管拔管时间的差异接近,差异P>0.05。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3%(1/12),双J管留置手术患者为2.8%(1/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妇产科手术致输尿管损伤可通过测定腹腔引流液中肌酐、尿素氮水平、行B超及IVU检查进行诊断,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明确诊断后应尽早行输尿管镜检术,术中若可见患侧输尿管下段损伤,可行留置双J管术;术中未见明显输尿管损伤,宜行双侧输尿管内支架管留置术。
作者:程建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8月在我院收治疗糖尿病患者180例为观察组按照HbA1c是否大于8%,分为大于8%组和小于8%组。并选择18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HbA1c以及空腹血糖进行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空腹血糖和HbAlc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Alc小于8%组患者的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和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 HbAlc 大于8%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及肾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的HbAlc进行检测,可以辅助对糖尿病患者诊断,也可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有效的监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永雪;梁志洪;陈结贞;古文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