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黎瑞怡

关键词:胃镜检查, 护理, 心理干预, 效果
摘要: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胃镜检查病例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焦虑情绪,镜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焦虑率为64.0%,重度焦虑率为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0%和24.0%(P<0.05);观察组镜检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和76.0%(P<0.05)。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检查过程中患者各类不良情绪,缓解镜检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焦虑状况,增进护患沟通,提高镜检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接收的新诊断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12w后,对其进行随访,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HbA1c、FPG、PPG等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因此,相比二甲双胍治疗,采用沙格列汀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安全。

    作者:徐仁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CysC和Hcy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结果分析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各40例,分别设为糖尿病肾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均为我院内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CysC和Hcy检测情况。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糖尿病肾病组CysC、Hcy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各数值均居更高水平,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具统计学差异(P<0.05)。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Hcy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有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CysC和Hcy水平价值显著,联合检测,阳性率居更高水平,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余南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研究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及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各40例。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ESA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血液样本及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PD的诊断准确度(P<0.05);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液样本(P<0.05)。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以胸水为样本准确性更高。

    作者: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将纳入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口服秋水仙碱、塞来昔布),治疗组给予中医治疗(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口服配合中药(金黄散-本院制剂)外敷,两组疗程为2w,治疗期间不再使用其他消炎镇痛药物及影响尿酸的药物和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丹溪痛风汤合升降散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晓娟;梁宏正;吴社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折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5例胸腰椎多节段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检测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Cobb角,并于末次随访采用Frankel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椎体后缘高度比均明显升高,Cobb角明显降低(P<0.05),而术后与末次随访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Frankel:2例A级患者均无恢复;3例B级患者中,2例恢复至C级、1例恢复至D级。2例C级患者均恢复至D级;5例D级患者中,3例恢复至E级,1例无恢复;3例E级患者仍为E级。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骨折可有效复位骨折椎体,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黄志锋;黎启福;潘维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2013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78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乙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的方法。观察两组疗效。乙组有效37例,有效率94.9%;甲组有效28例,有效率71.8%。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王胤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胎儿成熟对围产期的结局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胎儿成熟对围产期结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具有早产症状的妊娠期女性中随机选取84例进行研究,并根据其是否应用皮质类固醇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42例不应用,观察组42例应用,对比两组产妇的围产期结局。结果(1)经对比,对照组母体肺水肿、尿潴留、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5.24%、52.38%和35.7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1.90%、30.95%和9.52%;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2)经对比,对照组新生儿死亡率、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9.05%、23.81%和30.95%,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38%、7.14%和9.52%,组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合理应用皮质类固醇促进胎儿成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减少早产儿死亡率、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食管癌患者行开腹手术与胸腔镜手术的护理效果比较

    资料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诊治的食管癌患者112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予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56例予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疼痛程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等术后恢复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VAS评分优于护理前和对照组护理后,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行胸腔镜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配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作者:戴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老年髋部骨折后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

    选取收治的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等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西医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中医组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临床治疗。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PLC、PT、APTT和FIB等临床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性不强(P>0.05)。采用中医辨证方法能够明显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D-二聚体和血小板计数,使凝血酶原时间恢复正常,虽然其治疗效果与西医治疗效果相近,但其不会出现类似应用低分子肝素所导致的出血增多等凝血异常的重大不良反应,因此较西医治疗更为安全、可靠。

    作者:李远志;黄平洪;锦向;曹瑞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全髋置换术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6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

    抽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60例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至今,无1例患者发生假体翻修或者松动。所有患者术前Harris评分由术前46.6±4.5分恢复至术后92.5±4.3分,有明显提高,优良率为95.7%。全髋置换术对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李裕强;黄妙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

    检测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53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利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有41.3%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并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不同性别间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患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发生的几率较高,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治起辅助作用。

    作者:芮黎;刘天富;刘兴彦;吴世荣;张志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瘢痕子宫对再次剖宫产术及第三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分析

    随机抽取产科收治的132例瘢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和第三次剖宫作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回顾性抽取产科资料库10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剖宫产术发生术中胎儿窒息率、术后盆腔粘连率、术后血栓形成率、术后子宫破裂率;统计并对比三组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及子宫下段厚度;随访6周后对比产后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观察1组和观察2组发生术中胎儿窒息,术后盆腔粘连、血栓形成及子宫破裂率均高于对照组;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及术后24h出血总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下段厚度均薄于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不全分别占4%、18.7%,产后伤口愈合不全率分别为2.0%、9.3%,对照组所有产妇子宫均复旧完全及伤口愈合完全;观察1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观察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无瘢痕子宫产妇行剖宫术,瘢痕子宫产妇再次或三次妊娠再行剖宫产术的难度更大,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及术后总出血量多,术后发生子宫破裂及盆腔粘连损伤率、血栓形成率及产后子宫复旧和伤口愈合不全概率更高,此外,第三次剖宫产妇的各项生理指标均显著劣于第二次剖宫产妇。因此,针对即将妊娠的产妇,应尽量避免行剖宫产术,提前做好产前检查及准备,争取阴道自然分娩,减少瘢痕子宫的发生率,减少剖宫产术对产妇身体的再次伤害。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于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回顾性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超声检查及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检查,设定行超声检查为对照组,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为研究组,比较两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及手术可切除性情况。研究组肿瘤分期判断准确性(76.47%)大于对照组(23.5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可切除性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多期扫描应用诊断胰腺癌价值高,具准确性、准确度、特异度、灵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影响临床研究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相关抗体的影响。选取收治的14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方式,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与自身抗体水平检测,以此评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患者甲状腺的影响。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游离甲状腺激素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例(1.2%)、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4例(9.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例(0.7%)、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例(2.8%)、甲状腺功能异常总发生率为15.5%,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阳性率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易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情况,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表达是其功能异常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

    作者:蒿自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康唑对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鹅口疮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应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52例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1~2d痊愈率为67.31%,较对照组的30.7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用药疗程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0%,与对照组的7.69%比较差异显著(P<0.05)。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体会

    探讨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选取接受治疗的黄疸患儿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胡伯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面瘫应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的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联合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连续治疗一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面部神经(MHBN)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治疗面瘫患者,采用牵正散加减配合电针治疗的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面部神经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启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69例疗效体会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13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即中西医结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李军文;陈凛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探讨鼻腔扩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效果。利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轻中度OSAHS患者45例,观察术前、术后的PSC检测结果和ESS评分;再分别观察鼻腔扩容术后3、6、12个月的疗效及鼻腔恢复情况。患者的鼾声指数和ESS评分有显著提高;术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7.8%、95.6%、93.3%,与术前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腔扩容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鼾声指数,术后患者的鼾声指数明显降低,从(185.53±90.54)次/min降至(80.71±41.54)次/min,但不能明显改善患者的AHI与LsaO2;术后3~6个月鼻腔恢复明显,术后6~12个月是鼻腔缓慢恢复期。

    作者:冯先权;杨继志;冯国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