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胤辉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后对卵巢功能及生育结局的近期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进行研究,将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研究1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注射保守治疗;研究2组28例,采用输卵管切除术;研究3组32例,采用保留部分患侧输卵管手术治疗,检测三组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生殖激素的变化并以基础激素情况,术后2年随访患者的排卵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与开腹手术治疗后生育结局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1组与研究2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1组与研究3组的性激素术后1、3个月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切除术会影响患者卵巢功能,对于需求生育的妊娠患者应建议保守治疗手术,开腹手术较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生育的结局影响较大,保留输卵管手术后患者妊娠结果优于输卵管切除术患者。
作者:陈翠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联合葡萄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68.0%(P<0.05);研究组患者腹痛减轻时间、宫缩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9±2.1、1.6±0.8、3.5±1.2d,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均孕37~40w后终止妊娠。小剂量肝素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供应肌瘤的血液供应,抑制宫缩,优于硫酸镁保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另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抗CCP抗体和RF检测。对比两组不同方式检验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2.35%,对照组为1.25%;研究组RF检测阳性率为92.94%,对照组RF检测阳性率为15%;抗CCP抗体检测敏感度为82.35%,RF检测敏感度为92.94%,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4.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检测特异度为98.75%,RF检测特异度为8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10.1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故可作为该病筛查和诊断的首要辅助手段。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陈飞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随机选取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2例,所有患者在治疗时同时进行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和常规腋窝淋巴扫除术(ALND),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的检验结果作为检测标准,研究早期乳腺癌治疗中SLNB取代ALND的可行性。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SLNB和ALND,以HE结果为参照,两种手法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并无显著差异。 SLNB就终效果而言对ALND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且理论上在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效率方面要明显优于AL-ND。因此,对于早期乳腺癌临床治疗上使用SLNB取代ALND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作者:刘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孕期愿意接受饮食调控的80例孕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予以个体化饮食调控,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调控,对比两组孕妇的妊娠结果,采集两组孕妇脐血进行常规检验,明确两组孕妇胎儿的代谢情况。结果研究组孕妇的孕期并发症发生率为5.0%,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孕妇的22.5%和25.0%(P<0.05),自然分娩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的57.5%(P<0.05)。研究组孕妇的脐血脂联素水平略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脐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孕期对孕妇实施个体化饮食调控,可有效减轻饮食对胎儿正常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孕妇孕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作者:刘丽萍;邹萍;黄春英;庾静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我院11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辨证属于湿热瘀结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使用抗妇炎胶囊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血清炎症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分别为(4.25±1.46)、(2.06±0.31)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耐受性好。结论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疗效显著,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庄惠琴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在医院体检中心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待的健康体检人员中抽取140例作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分别进行盐水法和凝聚胺技术进行输血检验,并评估其应用价值。结果凝聚胺技术检验血液标本中抗体凝聚性强于盐水法(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法对凝聚细胞的检出率是20.71%,远高于盐水法的2.86%(P<0.05);凝聚胺技术检验中,全部血液标本特异性凝聚3min后均消失,非特异性凝聚5~1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52.86%;非特异性凝聚11~20s消失者所占比例是47.14%。凝聚胺技术在输血检验中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等优势,可为临床输血治疗提供准确检验数据。
作者:黎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所接收的138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后者在前者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即中西医结合治疗,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有效率(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1.2%),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止咳时间、平喘时间、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作者:李军文;陈凛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次子宫切除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变化。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围绝经期症状4例(9.5%),对照组1例(2.5%),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缓慢上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LH、P水平先升后降,而对照组则为明显的持续上升(P<0.05)。适当缩小切除范围有助于减少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改变卵巢移位水平有助于降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作者:曾强震;金红梅;鲁爱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124例肺叶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施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施行传统的开胸肺叶切除术,两组患者均采用头孢西丁进行感染的预防,如果患者出现感染,给予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4.84%,对照组为20.96%,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过程中,具有创口小、恢复快、感染率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伟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成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内侧柱支撑重建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内侧柱支撑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功能恢复情况、肱骨颈干角、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并发症率、骨折愈合时间及转归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肱骨颈干角、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肱骨头内翻角、肱骨头高度丢失、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6.06%)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二次手术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差异显著(P<0.05)。成人肱骨近端骨折中锁定钢板固定治疗中应用内侧柱支撑重建可提高复位固定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功能,控制术后并发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胡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90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开胸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以及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出血量(268.98±22.58)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7.56±28.57)ml,胸腔引流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另外,术后研究组FEV1、PEF及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癌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开胸切除术,并且可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术后肺损伤。
作者:陈晓峰;杨景先;杨卓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5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18~24w)胎儿心脏,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检出胎儿心脏畸形时加上腹部横切面、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结果1500例胎儿中检出心脏畸形类型右室双出口、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缩窄、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右室发育不良、左心发育不良、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分别占0.13%、0.07%、0.07%、0.13%、0.33%、0.07%、0.20%、0.40%、0.47%、0.80%。图像显示清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高,利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贺小红;汪芷先;倪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腹部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创伤控制性手术(剖腹探查、确定手术),试验组30例采用创伤控制性手术加ICU复苏(剖腹探查、ICU复苏及确定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住院方面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愈率为93.3%显著低于对照组73.3%,死亡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疼痛天数及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ICU复苏在严重创伤控制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死亡率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间短,进而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黄远生;王楚玲;许荻;杨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治疗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的比较。方法选取内分泌科接收的新诊断肥胖糖尿病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沙格列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均用药12w后,对其进行随访,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胰岛素、HbA1c、FPG、PPG等指标均比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采用沙格列汀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减少,因此,相比二甲双胍治疗,采用沙格列汀对新诊断肥胖糖尿病患者更安全。
作者:徐仁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择就诊的200例孕妇作为试验组,同时选取门诊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跟踪记录两组短P-R 间期的发生率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短P-R间期的发生率为1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妊娠早、中、晚期短P-R间期发生率分别为2.99%、13.24%和2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内发生短P-R间期者于分娩1周后再次追踪复查1次心电图,发现短P-R间期者1例,发生率为3.4%。妊娠期女性心电图短P-R间期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孕妇短P-R间期发生率随孕期增加而增加,妊娠期发生短P-R间期属机体对内外环境改变所做的适应性反应,应注意与病理性变化的鉴别,防止心律失常等疾病的发生。
作者:庄楷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8例,常规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合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合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干预组为2.94%,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5.07%,干预组为98.53%,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及心理等方面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且临床疗效不明显,对患者日常生活仍然造成一定影响。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病情控制较高。但临床用药时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综合情况决定,遵医嘱注意及时调整用量,患者自身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翁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8例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患儿。随机分为双孔组和单孔组各24例。单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单孔高位接扎法,双孔组患儿在腹腔镜下采用双孔高位接扎法。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4~12个月的随访调查,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单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孔组患儿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组出现并发症1例。单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鞘状突未闭与双孔腹腔镜治疗临床疗效相当,但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更短,不会造成并发症的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晓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在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脏病(ESRD)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纳入于我院行腹膜透析的ADPKD患者2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观察患者腹膜透析前后肾功能及电解质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导管相关性并发症、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尿毒症症状改善情况、生存时间、退出透析或死亡等结局等。结果患者透析前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血磷(P)、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分别为(32.2±17.1)mmol/L、(935.2±311.7)μmol/L、(4.9±2.0)mmol/L、(1.93±0.81)mmol/L、(19.8±6.9) mmol/L,透析后分别为(19.3±7.1)mmol/L、(654.8±202.5)μmol/L、(4.0±1.1)mmol/L、(1.51±0.66)mmol/L、(23.2±4.7) mmol/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0例ADPKD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2.1±3.2)d;对20例患者进行2~57(30.2±7.6)个月的临床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尿毒症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有2例患者发生死亡,平均生存时间为32.7个月,1例患者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死亡;1例患者因负超滤,于腹膜透析后14个月改为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腹膜透析治疗ADPKD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尿毒症症状,可以作为ADPKD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初始选择之一。
作者:尹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例疑诊为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阴道三维及二维彩超检查,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图像特征差异。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粘连确诊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而误诊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5.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8,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能直观显示宫腔粘连的部位及程度,对比以往诊断宫腔粘连常用的宫腔造影和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具备简便性、无创性、经济性,对患者无不良影响,不影响检查后受孕等,为临床诊断宫腔粘连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及切实可靠的依据,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志贤;蓝霓;谭卫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