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三维超声在诊断宫腔粘连的临床价值研究

邓志贤;蓝霓;谭卫荷

关键词:宫腔粘连, 阴道三维超声, 诊断价值
摘要: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65例疑诊为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阴道三维及二维彩超检查,比较二维超声与三维超声的图像特征差异。结果经阴道三维超声宫腔粘连确诊率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而误诊率为5.7%显著低于对照组25.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3.88,P<0.05)。经阴道三维超声成像能直观显示宫腔粘连的部位及程度,对比以往诊断宫腔粘连常用的宫腔造影和二维超声检查,三维超声具备简便性、无创性、经济性,对患者无不良影响,不影响检查后受孕等,为临床诊断宫腔粘连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及切实可靠的依据,在妇产科疾病的诊断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现代诊断与治疗》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次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对良性甲状腺疾病进行治疗时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张贵平;徐欣;傅江华;王彦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研究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的病症类型分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及肿瘤性胸腔积液组各40例。应用Elispot技术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和胸液中ESAT-6特异性T淋巴细胞,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皮肤结核菌素试验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判断T-SPOT.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血液样本及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PD的诊断准确度(P<0.05);胸液样本的T-SPOT.TB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液样本(P<0.05)。 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以胸水为样本准确性更高。

    作者:黄国华;古辉;杜燕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康唑对小儿鹅口疮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鹅口疮10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应用氟康唑治疗,对照组52例应用制霉菌素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1~2d痊愈率为67.31%,较对照组的30.77%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用药疗程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为0.00%,与对照组的7.69%比较差异显著(P<0.05)。氟康唑治疗小儿鹅口疮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CA125联合HE4与卵巢肿瘤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癌中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卵巢癌患者100例、卵巢良性肿瘤100例、健康体检女性100例血清CA125、HE4水平,观察治疗前后血清CA125、HE4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显著高于卵巢肿瘤良性组及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CA125、HE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E4、CA125水平与卵巢癌发生、病情进展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可为卵巢癌病情进展及临床预后的评价提供指导。

    作者:叶育芳;林霞;孙广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将2014年4月~2015年4月100例胃镜检查病例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焦虑情绪,镜检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焦虑率为64.0%,重度焦虑率为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6.0%和24.0%(P<0.05);观察组镜检成功率为100%,护理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0%和76.0%(P<0.05)。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纠正检查过程中患者各类不良情绪,缓解镜检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焦虑状况,增进护患沟通,提高镜检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瑞怡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联合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共108例,按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联合组、冠状动脉组和外周动脉组各36例,对三组患者分别单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行外周动脉介入治疗及联合介入治疗。观察统计患者6min步行距离、踝/肱指数(ABI)以及心率和体循环平均压。结果联合组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踝/肱指数(ABI)以及心率和体循环平均压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冠状动脉组和外周动脉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上在治疗冠心病合并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时,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联合外周动脉介入治疗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150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18~24w)胎儿心脏,观察三血管气管切面、右室流出道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四腔心切面,检出胎儿心脏畸形时加上腹部横切面、导管弓切面、主动脉弓切面。结果1500例胎儿中检出心脏畸形类型右室双出口、三尖瓣下移畸形、主动脉弓离断、主动脉缩窄、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右室发育不良、左心发育不良、法洛四联症、室间隔缺损分别占0.13%、0.07%、0.07%、0.13%、0.33%、0.07%、0.20%、0.40%、0.47%、0.80%。图像显示清晰。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中孕期胎儿心脏畸形,检出率高,利于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婷;贺小红;汪芷先;倪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状态的关系

    纳入428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检测患者透析充分性、微炎症及营养状态等各项指标,观察并评价患者长期生存率与各项检测指标间的关系。428例血透患者长期生存率与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微炎症状态指标(CRP、IL-6、TNF-α)呈现显著的相关回归关系,而与营养状态指标(MQ-SGA、ALB、TP)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回归关系。改善患者微炎症状态与营养状况,并进行充分的血液透析,可有效提高血透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银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3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67例与干预组68例,常规组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增加奥美拉唑合用,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泮托拉唑合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4%,干预组为2.94%,干预组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疾病总有效率为85.07%,干预组为98.53%,常规组低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患者正常工作、病情控制、发作次数及心理等方面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例数较多且临床疗效不明显,对患者日常生活仍然造成一定影响。采用泮托拉唑治疗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例数较少,患者病情控制较高。但临床用药时应依据患者自身病情综合情况决定,遵医嘱注意及时调整用量,患者自身需要长期坚持遵医嘱服药才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作者:翁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共计102眼,49眼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53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1%)明显小于对照组(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临床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沈亚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

    纳入收治的外伤性截瘫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两组术后实施康复治疗,病情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性截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崔永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临界高血压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研究

    对2013年1~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老年临界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的血压情况。结果组内比较:较之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老年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护理干预有助于老年患者的临界高血压恢复正常,值得深究推广。

    作者:罗建芳;梁爱金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0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各项目生化指标及腹围、24h尿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清钾、血清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腹围、24h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围明显小于对照组、24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腹围、24h尿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鉴别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超声科于2015年1~12月收治的97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对于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本组研究的97例乳腺肿瘤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为良性肿块57例(58.76%),恶性肿块40例(41.24%),良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07%(57/64),恶性肿块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2.5%(33/40),诊断的准确性较高。(2)良性肿块中0~Ⅰ级的比例高,占所有患者的87.72%;恶性肿块中Ⅱ~Ⅲ级的比例高,占所有患者的77.5%,良性肿块的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明显高于恶性肿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良性肿块的Vs与Vd均明显高于恶性肿块,且RI明显低于恶性肿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肿块良、恶性的鉴别中,借助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显区分良、恶性肿块特征,准确性较高,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手段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纪俊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34例肝血管瘤患者,均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观察患者肝血管瘤的一般情况,包括数量、分布、形态、大小、CT值等,分析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表现和特征。结果34例患者CT平扫显示肝血管瘤病灶多为类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而且病灶内部密度均匀、具有清晰的边界,CT值在33~50Hu之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斑状或结节状、C型强化,和腹部主动脉接近;门静脉期病灶强化向中心延伸;延迟期出现部分强化或完全强化,密度均高于或等于肝实质。针对肝血管瘤患者,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明确病灶的性状,为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辉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比较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另选取8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抗CCP抗体和RF检测。对比两组不同方式检验的阳性率、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研究组抗CCP抗体阳性率为82.35%,对照组为1.25%;研究组RF检测阳性率为92.94%,对照组RF检测阳性率为15%;抗CCP抗体检测敏感度为82.35%,RF检测敏感度为92.94%,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4.4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CCP抗体检测特异度为98.75%,RF检测特异度为85%,两组之间存在差异(χ2=10.13,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特异度明显高于类风湿因子,故可作为该病筛查和诊断的首要辅助手段。

    作者:赖金国;潘小平;陈飞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老年糖尿病患者160例。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C1组(观察组)和C2组(对照组各80例。 C1组选择阿卡波糖+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C2组选择阿卡波糖治疗;比较所有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体质量指数以及临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C1组在FBG水平、2hPG水平、HbAlc水平、体质量指数、临床治疗满意度显著由于C2组(P<0.05)。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片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显著疗效,患者的FBG水平、2hPG水平以及HbAlc水平可以获得显著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获得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获得显著提高,终显著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方来喜;练咏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小儿推拿对幼儿园幼儿体质发育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影响

    选取确诊治疗的幼儿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8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推拿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推拿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推拿治疗,所有患儿应用体质量指数(BMI)评估体质发育情况,应用小儿神经心理发育量表(NBNA)评估神级心理发育情况,随访1年,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1年后BMI指数、NBNA评分情况。推拿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50%、7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治疗1年后BMI、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推拿可有效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幼儿园患儿体质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唐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改善中社区康复护理应用效果评价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社区康复护理,而对照组则使用常规护理,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能力和上、下肢体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评分均增加,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增加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并患有肢体功能性障碍的患者在应用社区康复护理后,对身体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其在临床医学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丽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