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的价值评价

苏莉斯

关键词:CD64指数, 血清降钙素原, IL-6, TNF-α, 细菌感染
摘要:选取2012年2月~2013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64例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选取同时期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4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进行ROC曲线分析,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试验组患者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D64指数、血清降钙素原、IL-6及TNF-α鉴别细菌感染有一定的价值,可辅助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与微波治疗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对比研究

    选择340例宫颈糜烂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70例,分别采用LEEP刀和微波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和阴道流液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82%,对照组患者为83.53%,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LEEP刀治疗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与微波治疗相比,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东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苯溴马隆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

    将98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饮食禁忌、生活习惯和充分休息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痛风定胶囊4粒口服,3次/日。对照组单纯采用苯溴马隆片50mg口服,1次/日,两组患者共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BUA等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发现,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cr和BUA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UN较治疗前改善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间比较,治疗组Scr、BUN及BUA等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为7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溴马隆联合痛风定胶囊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可靠,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朱戊冲;陈文亮;蔡浩;强苏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效果分析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例因下颌骨角化囊肿、下颌骨造釉细胞瘤、下颌骨放射性骨髓炎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术前通过CT扫描下颌骨获得数据,制作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并在模型上同期弯制手术重建所需钛板,并模拟手术,术中利用已弯制的钛板及下颌骨模型进行手术。结果这12例患者均按照术前设计顺利完成手术。本组手术时间约4~7 h。术后大部分患者切口愈合良好,为Ⅰ期愈合,3例放射性骨髓炎患者伤口开裂,经换药II期愈合。术前三维模拟技术确实能提高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的准确性。

    作者:郑军;丘仿松;谢远鸿;洪劲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结肠癌患者血浆D-二聚水平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8例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35例结肠息肉为疾病对照组,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48例为健康对照组,观察三组受检者D-二聚体水平,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结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D-二聚体含量为0.929±0.433,与疾病对照组0.140±0.064,健康对照组0.136±0.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ROC曲线下面积(AUC)=0.983,与0.5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佳诊断分界点为0.24,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8.8%。结论 D-二聚体含量与结肠癌的发病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用于结肠癌的辅助诊断。

    作者:钟碧莹;张国安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1月确诊为脑梗死的中青年患者5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于确诊后检查各组的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中青年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中青年患者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是中青年人群中导致脑血管病倾向的指标,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对预测、预后及指导治疗中青年脑血管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何淼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随机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来本院行择期胃肠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两组患者均全麻常规诱导后,术中吸入2%~2.5%七氟烷维持麻醉,同时间段静脉注射罗库溴铵、舒芬太尼,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术后0.5h对照组静脉注射氯化钠溶液2ml,观察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氯化钠溶液2ml,术前、术后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定,监测两组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5、7d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略低于对照组(17.07%),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瑞昔布钠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严冰;陈国喜;黄丽;何小云;姚少红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行全麻手术治疗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观察组患者麻醉后FVC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FEV1及FVC/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3%与对照组2.9%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均会影响患者肺功能,但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影响相对较小。

    作者:肖航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及药理作用分析

    选取我院产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后出血产妇,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比两组的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收缩压/舒张压。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产妇术后2h及24h的产后出血量显著较少、产程时间显著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情况,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于产后出血产妇采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能够获得相对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在妇产科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陈筱琴;徐万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牙科收治的68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中均进行正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正畸治疗前给予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给予牙周序列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疗后牙周附着损失、探针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 P<0.05。采取牙周序列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相关牙齿指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可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推广运用。

    作者:刘汉珍;岳章显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血管疾病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对2012年8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本院应用心血管药物的208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纳入的2080例患者以高血压发病率高(47.1%),其次是冠心病(25.0%),患者为多种药物联合治疗1400例(67.3%),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2080例患者中,总计有495例患者(23.8%)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及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用药不合理比例分别为125例(24.0%)、249例(25.4%)、47例(23.5%)、25例(22.7%)、15例(16.7%)、34例(18.9%)。在用药不合理的49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中,173例(34.9%)的治疗过程中存在药物无明显针对性或临床治疗效果不佳现象,120例(24.2%)过度应用或盲目使用抗生素或抗菌药的,87例(17.6%)药物剂量或剂型或给药方式或给药时间及次数不合理,65例(13.1%)忽略用药禁忌症或配伍禁忌,50例(10.1%)药物治疗方向与临床诊断结果不具有一致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利于临床及时有效的治疗疾病,要加强对该病用药合理性的认识和控制并有针对性的纠正改善,才能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陈远中;吴帆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于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性研究

    探讨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本院在2012年3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06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3例病例。对照组采用根尖周刮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观察组有6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88.41%。对照组有30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4.7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50例患者对治疗情况感到满意,总满意度为94.34%,对照组有41例患者对治疗情况感到满意,总满意度为77.3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充填术同期根尖周刮治术在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上贵;马登峰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丙戊酸治疗无效的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疗法在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单用拉莫三嗪,治疗组以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癫痫发作频率、发作时间均有明显改善,并且治疗组治疗后的癫痫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22%(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丙戊酸治疗无效癫痫患者应用拉莫三嗪进行添加-替代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何学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耳穴压豆疗法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疗效探讨

    观察耳穴压豆疗法对值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治疗效果。将本院值夜班患有睡眠障碍的护士100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采用耳穴压豆治疗,10d为1疗程,治疗3疗程;对照组未给予任何镇静安眠类药物或干预措施,观察30d。根据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程度及治疗后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在10项评分中治疗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有9项评分和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基本上均低于对照组,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耳穴压豆疗法有明显改善夜班护士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唐建华;唐荣德;莫桂英;沈慧;李应时;谭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指标均有明显变化,组间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下降较常规组明显,P<0.05。采用清开灵联合糖皮质激素方法治疗甲状腺炎具有突出临床效果,可缩短疗程,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宝书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巴曲酶联合维生素K治疗长期口服抗凝血药物并骨盆骨折出血的止血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抗凝药物(OAC)并骨盆骨折患者,随机抽取40例患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巴曲酶+维生素K治疗,为试验组;其余40例仅给予停用口服抗凝药为对照组。在给予两组积极输血补液抗休克基础上,进而进行比较两组间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结果试验组7d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微循环的乳酸、休克指数较低、以及血红蛋白较高,输血频次及血浆量较少,OAC合并骨盆骨折后抢救成功率较高。组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AC伴骨盆骨折患者通过科学合理止血治疗,凝血功能及各实验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临床疗效确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作者:祝茂盛;石敦义;王鹏;余锋;孔林凯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不同补液方式在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46例创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限制性补液方式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3.0%)显著低于对照组(3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4.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13.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传统的常规补液方式,限制性补液法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苏杰慧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比较

    比较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两种营养支持方法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在医院中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情况。观察组在体重指标及平均体重方面、营养指标回复方面、并发症及护理时间方面、治疗有效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较肠外营养支持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中应用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复合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作用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室间隔、房间隔缺损婴幼儿共6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组、七氟醚后处理组和复合处理组,每组患儿16例,均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记录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手术时间、复跳情况、术后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体外循环开始前(T1)、体外循环结束(T2)、体外循环后1h(T3)、体外循环后6h(T4)时间点采集患儿动脉血,测定血浆cTnⅠ、Mb、CK-MB水平。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组患儿复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心律失常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1~T4的Mb、CK-MB、cTnI的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T0,T3、T4各处理组Mb、CK-MB、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七氟醚预处理、后处理及复合处理可发挥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但保护效应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键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及对患者Hp检测结果的影响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16例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治疗,研究组给予兰索拉唑口服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Hp根治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6.2%(P<0.05);研究组Hp根治率为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两组患者均无头晕、嗜睡、恶心等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治疗Hp阳性的胃溃疡患者疗效确切,作用持久稳定,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Hp根除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霁翀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疗效的影响

    探究护理延伸服务对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的影响。选取收治的80例尿路结石需进行冲击波碎石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的均分为A、B两组,两组经冲击波碎石后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A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出院后给予护理延伸服务。观察两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情况、并发症情况及生活质量。A组结石排净时间为(10.5±1.5)d、疼痛完全缓解率为87.50%、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躯体健康评分为(88.65±5.32)分、心理健康评分为(89.87±6.25)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延伸服务能显著提高尿路结石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的疗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作者:戴文艺;吴学东;郭静;毛婷;李亚琼 刊期: 2016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