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给予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观察

郑伟平

关键词:尿毒症, 高磷血症, 醋酸钙, 高通量血液透析
摘要: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碳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皮肤瘙痒状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疗后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醋酸钙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治疗高磷血症,在尿毒症患者高磷血症患者中具有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的影响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接治的13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应用美托洛尔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对照组65例,应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12w 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 BNP 水平、HR 明显低于对照组,6MWT 明显多于对照组,LVEF 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浆 BNP 水平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元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取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111/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11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6/120),远低于对照组的10.8%(13/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敬伦;罗江兵;余瑞钿;赵鹏洲;杨本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品管圈在降低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将124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管理护理,观察组实施 QCC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道意外事件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非计划性拔管、导管堵塞、滑脱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管理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医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机、ICU入住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QCC 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降低机械通气意外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机,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陈晓莹;邓少莲;莫丽君;冼燕君;廖小玲;刘火容;谢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线型吻合器Duhamel治疗长段及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10例

    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5年5月10例长段型及全结肠型 HD 资料。在开腹或腹腔镜辅助下,切除造瘘口远端肠管,保留直肠约6~12cm,吻合器经肛门将小肠或结肠前壁及直肠后壁侧侧吻合。统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5例开腹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线型吻合器改良 Duhamel 治疗长段型及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安全有效。

    作者:任锋;李苏伊;肖东;毛建雄;张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对比分析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胆囊息肉患者98例作为此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展开所有胆囊息肉患者的分组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胆囊息肉患者的的切口长度、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所有胆囊息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在切口长度、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几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胆囊息肉患者(P<0.05)。观察组在疾病并发症出现概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胆囊息肉患者(P<0.05)。对于胆囊息肉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方法加以临床治疗,对于患者的病变性质可以进行有效明确,针对功能良好胆囊可以进行有效保留,终获得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作者:黎炳尧;曾海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下颌阻生齿拔除微创拔牙术的应用效果评定及分析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口腔科门诊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拔牙,对比两组的拔牙时间、拔牙后疼痛及拔牙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拔牙中 VAS 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齿疗效较佳,可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拔牙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钊锐;覃志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例社区慢性咳嗽患者误诊误治的临床观察

    探讨20例社区慢性咳嗽患者误诊误治情况,总结出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前车之鉴。将本社区同期收治的20例误诊误治慢性咳嗽患者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出误诊误治的原因,为后期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经验。20例误诊误治患者在前期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5例、误诊为慢性咽喉炎的患者为6例、误诊为支气管炎的患者为4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为4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为1例;后期被确诊为咳嗽性哮喘患者为6例、胃食管反流导致咳嗽的患者为3例、变应性咳嗽患者为5例、支气管存在异物的患者为3例、高血压用药后产生咳嗽副作用的患者为3例。经本文研究发现,社区卫生组织中由于部分医生对慢性咳嗽疾病的了解不够深入,临床实践经验较少,重视程度不足,通常会因为在和患者的交流过程中未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询问详细的病情情况,从而使诊断思路不正确,导致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在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申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初步评定及分析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4例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 步行距离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环扎子宫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致大出血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9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环扎子宫的方式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止血,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止血干预时出血量、干预后出血量、干预时间、总输血量上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7.8%,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扎子宫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致大出血可增加保胎天数、缩短子宫复旧时间、增加胎儿出生时体重,并能有效的减少干预前、干预时、干预后的出血量以及总输血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枫光;庹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全方位护理体会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116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所有患者均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8例。其中58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另5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全方位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 FBG、2h PBG 水平均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FBG、2h PBG 水平、胃轻瘫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依从率、满意度分别为94.83%、96.55%,对照组分别为84.48%、87.93%,观察组依从率、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全方位护理有利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血糖水平控制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杨春华;冯桂芳;欧晓恩;黄云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在本院胃肠外科住院并行置管的患者,采用历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作为对照组。2014年3月~15年3月收治的200例患者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在临床的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管道的操作技能培训,规范管道的操作流程,并对管道后加强护理等,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方法对护理管道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合格率以及置管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本科室护理的管道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核的合格率大大提升,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改进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中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不断规范管道的技术操作流程,可以降低胃肠外科管道中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外科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华;阮蕾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效果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40例,40例患者依照其病变范围和病变分期情况,接受不同程度的鼻内镜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手术,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40例患者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全部在鼻内镜下切除肿瘤,患者中没有出现眶内和颅内并发症,手术之后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显示,5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针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通过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有效,治疗方法安全可靠,患者出血量比较少,视野清楚,手术之后为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重点。

    作者:何建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Q-T间期延长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经过头颅 CT 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脑卒中类型分成梗死组62例,脑出血组38例,选取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 Q-T 间期离散度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和梗死组相比,QT 间期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是只有 QTcm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合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性脑卒中的 Q-T 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显著,梗死性脑卒中 Q-T 间期略微延长,差异不显著。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与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选取本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疗法与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疗法。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黄斑厚度、视力矫正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不存在出血、晶状体混浊加重、眼内炎等并发症。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中,与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疗法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疗法的效果更佳,可普及。

    作者:潘竹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双排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

    选取本院2005年1~12月收的肠梗阻96例患者。按照诊断时所用不同诊断方案分成两组,将应用 X 线平片诊断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应用 GE 双排螺旋 CT 诊断5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疾病临床诊断结果和符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梗阻原因、梗阻部位与梗阻符合率68.52%、79.63%与94.44%均较对照组35.71%、52.38%与69.05%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梗阻患者应用双排螺旋 CT 诊断的临床效果与价值较高,能够明确梗阻部位与具体原因,提高诊断符合率,从而为临床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提供参考,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具有较高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周敬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应用药物辅助治疗的效果分析

    择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1月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计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分成甲、乙、丙三组。甲组术后应用孕三烯酮,乙组应用达菲林,丙组术后不给予药物辅助治疗。观察三组疗效,比较病情复发情况。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97.5%,乙组为95.0%,丙组为77.5%。甲、乙两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丙三组的病情复发率依次为5.0%、7.5%、27.5%。甲、乙两组明显低于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对患者辅以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预防病情复发,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何洁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以及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比较

    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分析以及远期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 I、II、III 组,每组40例患者。比较三组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术后3月、6月膝关节 Lysholm评分。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VAS 评分、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Ⅱ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组患者膝关节 Lysholm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两两比较时,Ⅰ、Ⅲ比较和Ⅱ、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就术后3月内恢复效果来看,术中保护鹅足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其他方式。但在术后6个月时,修复重建鹅足组的膝关节功能也有较好的恢复。

    作者:曾思平;叶小燕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纳米炭应用于甲状腺癌淋巴结清扫及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分析

    选择2011年10月-2015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染色的前哨淋巴结,然后再常规行颈淋巴结清扫。将前哨淋巴结病理情况与后石蜡病理对比。检测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和数量,前哨淋巴结的成功检出率,前哨淋巴结与常规病理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前哨淋巴结的假阴性与假阳性率,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前哨淋巴结成功检出率为85.48%(53/62),淋巴管显影率为69.35%(43/62),共检出前哨淋巴结(2.41±1.24)枚,清扫颈淋巴结总数(25.93±3.95)个,在 IV 区与 VI 区检出病例数多、枚数多,术后石蜡病理切片证实有远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90.32%(56/62),前哨淋巴结检测的敏感度、假阴性率分别为88.71%(55/62)、4.84%(3/62),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甲状腺外侵犯者高于甲状腺内侵犯者(P<0.05)、中央区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中央区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出现喉返神经功能暂时性损伤10例和永久性损伤3例,甲状旁腺功能暂时性损伤12例和永久性损伤2例,经治疗后痊愈。前哨淋巴结状况能反映淋巴结阴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状况,纳米活性碳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示踪增加淋巴结清除率,降低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损伤机率。

    作者:杨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羟糖苷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对比

    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 植入术)的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47例(56只眼)术后使用羟糖苷滴眼液(第一组);53例(60只眼)术后使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第二组)。于术前,术后24h、1周、1个月收集患者四项干眼症检查结果。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术后24h、1周、1个月时较术前的干眼症状评分升高,SIT 延长、BUT 缩短,CFST 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第一组干眼症量表评分,CFST 评分较第二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玻璃酸钠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后早期及中期的观察中能够更加有效的缓解白内障术后干眼症不适症状。

    作者:陈永铃;杨婷婷;卢亚梅;周元清;邓洁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创伤性骨折80例护理干预对焦虑的影响

    创伤性骨折患者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全程护理干预,分别于术后第一天以及第十天观察检测患者焦虑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障碍。护理后第10天观察患者焦虑情况,发现观察组焦虑情况明显改善且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的焦虑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庞静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