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哮喘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胡梅华;林岳华;胡霞

关键词:儿童, 哮喘,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哮喘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改进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4例儿童哮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根据哮喘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对性别、发病年龄、呼吸道感染次数、病情程度、早产、母乳喂养、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过敏史、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选入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程的因素主要有呼吸道感染次数、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过敏史和喜鱼饮食;其中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和过敏史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喜鱼饮食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不同性别的哮喘患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发病年龄较低、早产、非母乳喂养的哮喘患儿预后情况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预后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病情程度、二手烟暴露、环境毛屑暴露和过敏史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喜鱼饮食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因此,哮喘患儿应在早期接受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制订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促进患儿早日痊愈。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在结核性脓胸清除术+胸膜剥脱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研究

    临床纳入113例行结核性胸膜炎、脓胸手术的患者,患者均行静脉自控镇痛(PCIA)。根据患者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56例患者采用芬太尼+地佐辛+格拉司琼静脉自控镇痛作为对照组,另57例患者采用舒芬太尼+地佐辛+格拉司琼静脉自控镇痛作为观察组。术后1h 两组患者 MAP、HR、RR 以及 SpO2均无差异,P>0.05;术后6~12h,对照组呼吸情况波动幅度较大,观察组较平稳,两组有差异,P<0.05;术后24h 两组呼吸情况无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 T0、T1、T2以及 T3时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 T0、T1、T2以及 T3时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舒芬太尼在结核性脓胸清除术与胸膜剥脱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显著,呼吸情况平稳,镇静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刘传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06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分别对其实施传统护理和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症状自评表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的症状自评表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采用 Ridit 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置信区间为0.352587~0.502060、对照组的置信区间为0.502513~0.648430,不存在重合区域,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情况,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伟萍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Q-T间期延长与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经过头颅 CT 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脑卒中类型分成梗死组62例,脑出血组38例,选取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 Q-T 间期离散度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和梗死组相比,QT 间期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是只有 QTcm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合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性脑卒中的 Q-T 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显著,梗死性脑卒中 Q-T 间期略微延长,差异不显著。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线型吻合器Duhamel治疗长段及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10例

    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5年5月10例长段型及全结肠型 HD 资料。在开腹或腹腔镜辅助下,切除造瘘口远端肠管,保留直肠约6~12cm,吻合器经肛门将小肠或结肠前壁及直肠后壁侧侧吻合。统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5例开腹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线型吻合器改良 Duhamel 治疗长段型及全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安全有效。

    作者:任锋;李苏伊;肖东;毛建雄;张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镇痛在儿童机械通气应用中的优势分析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单用咪达唑仑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镇痛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用药后 RAMSAY 评分(3.6±0.8)分与对照组(2.5±0.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 FLACC 评分(2.2±0.5)分与对照组(3.4±1.2)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药后心率(111.4±10.6)次/min、呼吸频率(22.3±2.4)次/min 明显低于对照组(124.6±10.5)次/min、(27.4±2.5)次/min,动脉氧分压(92.8±12.9)mm Hg 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3.6)mm Hg,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采取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时,镇静镇痛效果均能明显提升,且能改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效果显著,可在儿童机械通气中推广运用。

    作者:朱明;罗彩梅;刘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老年吸入综合征的社区居家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选择9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出院后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社区居家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老年人的护理依从性、社区居家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发生误吸次数和再住院次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吸入综合征患者采取社区居家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节省医疗费用。

    作者:陈建新;汤文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人性化护理在基层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从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197, P<0.05)。在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融洽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女性Ⅱ、Ⅲ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90例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接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给予改良根治术手术和新辅助化疗联合保乳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较对照组术后并发症要低(P<0.05);经12~36个月随访,试验组病例全部存活,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病例。对照组局部复发7例,5例远处转移,其中3例死亡。保乳术后,患者对乳房外形美观评价优38例,良5例,差2例,外形优良率95.6%。女性Ⅱ、Ⅲ乳腺癌患者采取新辅助化疗方案联合保乳术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保持良好乳房外形,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毛岸云;张锡贵;倪武;梁国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研究

    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2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3个月内复发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7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内总复发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59%)显著低于对照组(4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δ-ALA-PDT 治疗尖锐湿疣临床疗效可靠,可有效降低复发风险,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友红;张爱华;易庆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保护性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选取2010年10月~2015年8月本科收治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4例,均行保肛术,将其中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2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3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吻合口漏发生率、术后恢复排气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89%(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排气排便(3.0±0.5)d、恢复进食时间(3.1±0.4)d、住院时间(12.0±2.5)d 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保护性回肠造口能有效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可有效缩短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进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徐杰;吴继营;曾彩华;蔡徐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分析

    选取本院在2014年7月~2015年11月诊治的9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与同期进行体检的9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均在入院时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研究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再次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的检测结果与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在入院时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9.12±8.31μmol/L,对照组为7.52±2.16μmol/L,两组相比较,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的检测结果为16.71±4.85μmol/L,研究组治疗前后相比较,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在该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对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郝国庆;张秀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高血压脑出血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应用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40例,根据手术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则采取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111/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11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6/120),远低于对照组的10.8%(13/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突出,可有效降低患者再出血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敬伦;罗江兵;余瑞钿;赵鹏洲;杨本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四维超声STIC技术检测中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价值分析

    选取本院诊治的93例中孕早期胎儿畸形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 A 组(二维超声检查)、B 组(四维超声检查)及 C 组(联合检查)各31例,对三组孕妇的阳性检出率及确诊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孕妇阳性检出率为77.42%,B 组为80.65%,C 组为96.77%,经统计学分析,B 组与 A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 组明显高于 B 组(P<0.05)。四维超声 STIC 技术检测中孕早期胎儿心脏畸形的临床价值较高,成像动态形象,准确率较高,可作为中孕早期检测胎儿心脏畸形的首选方案。四维超声 STIC 技术联合二维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卢清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外感高热症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06例外感高热病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平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巴韦林注射液进行治疗,然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后临床疗效以及咳嗽、退热及咽痛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23%,而对照组的为83.0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显著;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外感高热病症患者采取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冰雯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优质护理在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低龄初产妇86例,随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39),对照组产妇围产期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心理状况及产后泌乳情况和新生儿体重。结果观察组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泌乳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低龄初产妇产后不良心理,促进产妇产后泌乳。

    作者:周明芳;黄小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9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将另外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多处肝切除手术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可将其作为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有效治疗方法推广运用。

    作者:樊启源;贺志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20例社区慢性咳嗽患者误诊误治的临床观察

    探讨20例社区慢性咳嗽患者误诊误治情况,总结出导致误诊误治的原因,为临床诊断提供前车之鉴。将本社区同期收治的20例误诊误治慢性咳嗽患者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总结出误诊误治的原因,为后期的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经验。20例误诊误治患者在前期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5例、误诊为慢性咽喉炎的患者为6例、误诊为支气管炎的患者为4例、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为4例、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为1例;后期被确诊为咳嗽性哮喘患者为6例、胃食管反流导致咳嗽的患者为3例、变应性咳嗽患者为5例、支气管存在异物的患者为3例、高血压用药后产生咳嗽副作用的患者为3例。经本文研究发现,社区卫生组织中由于部分医生对慢性咳嗽疾病的了解不够深入,临床实践经验较少,重视程度不足,通常会因为在和患者的交流过程中未清楚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询问详细的病情情况,从而使诊断思路不正确,导致误诊误治情况的发生,在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对此引起重视。

    作者:申兵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中心2012年2月~2014年6月辖区内新纳入管理的20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以分级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综合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组采用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监测和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在知晓率、服药依从性、血压自我检测情况和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通过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可以明显增加高血压患者健康知识,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压,是一种有效的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

    作者:安秀莲;佟美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MRI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T1期诊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乳腺癌 T1期应用 MRI 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 T1期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入选乳腺良性肿瘤25例为研究对照,进行 MRI 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法,后进行 MRI 动态增强扫描,比较 MRI 动态增强扫描与 MRI 扩散加权像检查法的诊断准确性;比较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 T1期患者的 MRI 加权扩散像 ADC 值;比较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 T1期患者的 MRI 动态增强减影扫描的环形强化、毛刺征、形态不规则等特征发生情况。结果MRI 扩散加权成像检查法的诊断准确率为80.0%(20例),MRI 动态增强减影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为52.0%(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 T1期患者的 MRI 加权扩散像 ADC 值显著低于乳腺癌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 T1期患者的MRI 动态增强减影扫描检测出环形强化、毛刺征、形态不规则等特征的发生情况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 T1期患者进行 MRI 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可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临床效果确切,可与MRI 动态增强扫描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乳腺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辉严;谌力群;许平;谢磊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血清胱抑素C值在妊娠期孕妇心功能的评估意义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3月期间在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花都区妇女,500例健康孕妇为试验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妊娠各期特异性血清血清胱抑素 C(CysC)浓度,200例健康未孕育龄妇女为对照组。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的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并测定各级的脑钠肽浓度。结果正常妊娠妇女血清胱抑素 C 参考值范围分别是妊娠早期0.73±0.15mg/L、妊娠中期1.13±0.19mg/L、妊娠后期1.66±0.28mg/L,健康对照组血清胱抑素 C 参考值范围为0.74±0.11mg/L。心功能 I 级 BNP 浓度63.00±25.45ng/dl,心功能 II 级 BNP 浓度212.78±30.75ng/dl,心功能 III 级 BNP 浓度525.00±150.09ng/dl,心功能 IV 级 BNP 浓度856.76±303.34ng/dl。妊娠早期孕妇血清胱抑素 C 浓度同健康未孕妇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中、晚期胱抑素 C 浓度同健康未孕妇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胱抑素 C 浓度和脑钠肽浓度呈正相关(r=0.524,P<0.05),两者都可以为鉴别诊断妊娠妇女的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作者:蔡雪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