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雪清
将本院近期接收的80例上消化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实施急诊内镜诊治,基于此,干预组患者施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生存质量以及止血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92.5%)明显少于对照组(75.0%),生存质量评分和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所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急诊内镜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孙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从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3.8%)明显高于对照组(8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6.197, P<0.05)。在基层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能够融洽医护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梁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颈性眩晕76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揿针疗法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日常生活行为指导、心理干预、运动干预等临床护理路径。通过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总显效率及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路径配合揿针疗法治疗颈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椎动脉供血情况,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诚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90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 A、B、C 三组,每组30例。A 组接受大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B 组患儿接受中等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C 组接受小剂量蒲地蓝口服液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C 组患儿体温复常时间为(69.13±14.72)h,明显长于 A、B 两组(P<0.05);同时 C 组患儿白细胞复常时间为(84.27±10.93)h,均长于 A、B两组(P<0.05);C 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00%,明显低于 A、B 两组(P<0.05)。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建议采用中剂量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方案治疗,其疗效好,患儿体温复常时间快,白细胞计数稳定时间短,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琼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60例一氧化碳中毒伴迟发性脑病患者与60例未伴发迟发性脑病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研究,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患者进行脑电图检查,统计两组患者的脑电图异常例数及脑电波所占比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脑电图中度异常率、重度异常率均明显更高(P<0.05),界限性异常率、轻度异常率均明显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β波、α波所占比例均明显更低(P<0.05),θ波、δ波所占比例均明显更高(P<0.05)。在一氧化碳中毒伴发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脑电图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初菊;黄生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将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8例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中按入院编号随机选取39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多处肝切除手术治疗,将另外3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胆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多处肝切除手术能有效提高结石清除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可将其作为复杂肝胆管结石患者有效治疗方法推广运用。
作者:樊启源;贺志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本院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并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9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患者采用环扎子宫的方式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进行止血,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止血干预时出血量、干预后出血量、干预时间、总输血量上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7.8%,对照组患者止血成功率9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扎子宫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致大出血可增加保胎天数、缩短子宫复旧时间、增加胎儿出生时体重,并能有效的减少干预前、干预时、干预后的出血量以及总输血量,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枫光;庹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患者120例,同时纳入非急性脑梗死的患者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 MRI 表达特点,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 Logistic 分析该病发病的相关因素。通过单因素分析: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首次发作距治疗的时间延长、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年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为老年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老年患者 MRI 表现为腔梗的数目增多,深部白质高信号、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增强,与非急性脑梗死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梗的数目增多,深部白质高信号、脑室周围白质高信号增强是老年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MRI 表现,年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升高是该病的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陈钜深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本院60例患者于2011年9月~2015年4月收治者中抽选,按照入院编号分成不同组:对照组(卡马西平)、研究组(奥卡西平),评估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预后的疾病缓解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的疼痛度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预后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针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实施奥卡西平疗法作用突出,可减轻疼痛度,预防不良反应,值得借鉴。
作者:王杨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孕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10 U 加0.9%生理盐水500ml 静脉滴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雌激素联合钙剂治疗,比较两组高危孕妇患者2h 内出血量、2~24h 内出血量及子宫切除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h 内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578.4±230.1ml vs 879.6±35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24h 两组患者出血量分别为(103.6±69.7)ml、(165.4±65.9)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例给予全部子宫切除术治疗,而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术及死亡病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有1例出现恶心反应,对照组30例患者中治疗后1例出现恶心,两组都无呕吐和血栓形成。2例患者均未做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雌激素联合钙剂预防产后出血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首选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岑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64例心力衰竭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呋塞米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6min 步行距离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96例经入院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8例、联合组48例。常规组根据小儿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恢复影响。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情况比较联合组高达95.8%,常规组仅为83.3%,联合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未治疗时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较常规组肺功能恢复情况好(P<0.05)。临床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可采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患者疗效好、恢复快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樊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成 Thera-Band 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超短波、磁热疗法和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短波、磁热疗法和 Thera-Band 训练带、平衡板训练。分别于入选时和治疗第5天及第6周后使用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Berg 平衡量表及临床疗效标准进行评分,并在6个月后电话随访有无踝关节再扭伤。结果治疗第5天,两组患者 VAS、Berg 平衡量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治疗组主观疼痛度较对照组减轻,Berg 平衡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差异。6个月后回访的治疗组复发率为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Thera-Band 康复系统训练和关节松动术均能明显改善踝关节扭伤后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而 Thera-Band 训练有较好的长期疗效和预防作用。
作者:彭思萍;李文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弱精症患者,采用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监测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 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I 的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精子的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和钙离子含量。与正常精子相比,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 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I 在弱精症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凋亡率在弱精症患者中显著增加(P<0.05),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5)。钙离子含量在两组中无显著差异(P>0.05)。人精子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 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II 表达降低,凋亡率增加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是精子活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作者:李敦高 刊期: 2016年第12期
87例孤独症患儿进行结合仿生海豚音的视听觉统合训练,每天45min,15d 为一疗程,间隔2个月后开始下一疗程,评估其治疗前后的孤独症特征性症状,结合治疗前后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结果经比较第一、二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特征性症状可见,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以及重复和刻板动作5项指标差异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相较于治疗前第一疗程结束后不同指标的改善率为8.0%~26.4%,第二疗程相较于第一疗程结束后改善率为42.5%~64.3%,综合连续两疗程改善率为50.6%~67.8%,连续两个疗程前后的 ABC 分值显著改善(P<0.01),且年龄越小,改变分值越大。数字化干预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的眼神交流、模仿动作、想象性游戏、模仿语言,减少重复和刻板动作,对儿童孤独症的近期疗效比较肯定。
作者:李坚旭;李慧娟;汪月娟;胡效荣;崔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口腔科门诊行下颌阻生齿拔除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行传统凿骨劈冠法拔牙,观察组行微创拔牙技术治疗拔牙,对比两组的拔牙时间、拔牙后疼痛及拔牙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拔牙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拔牙中 VAS 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微创拔牙术治疗下颌阻生齿疗效较佳,可缩短拔牙时间,减轻拔牙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钊锐;覃志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A2(Lp-PLA2)水平与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急性脑梗死组91例、对照组51例。研究 Lp-PLA2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及稳定性、急性脑梗死发生、进展与复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之间的关系。统计学处理采用 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清 Lp-PLA2水平是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 Lp-PLA2水平病例组和对照组两组有斑块者的均高于无斑块者(P<0.05),病例组中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组(P=0.004)。血清 Lp-PLA2水平复发脑梗死患者明显高于初发脑梗死患者(P<0.05)。血清 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300,P<0.01)。结论高血清 Lp-PLA2水平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 Lp-PLA2水平升高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不稳定性有关。复发脑梗死组血清 Lp-PLA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p-PLA2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作者:张尤桥;何丽艳;容宇;李洪标;陈薇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低体重早产儿共17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过渡期护理,并做好出院后随访工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对基本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3个月内患儿再次发病仅有2例,占2.4%,对照组3个月内患儿再次发病为18例,占21.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观察组患儿出院3个月内体重增长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低体重早产儿实施过渡期护理,可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体重增长,临床护理满意度较高,保证患儿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具有应用意义。
作者:周玲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选取经过头颅 CT 确诊的脑卒中患者100例,根据脑卒中类型分成梗死组62例,脑出血组38例,选取同期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 Q-T 间期离散度情况。结果脑出血组和梗死组相比,QT 间期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梗死组和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一定程度的延长,但是只有 QTcm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组合对照组相比,QT 间期均有显著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性脑卒中的 Q-T 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显著,梗死性脑卒中 Q-T 间期略微延长,差异不显著。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椎管肿瘤患者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例。观察组给予椎板棘突复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椎板棘突咬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脊髓横截面积、脊髓成角畸形、脊柱不稳病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棘突椎板复位术应用于椎管肿瘤实现了解剖复位,减少了对脊柱生理结构的破坏,保证了脊柱的完整性、稳定性和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术后脊柱不稳、椎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丹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