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郭素艳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 抗生素,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期, 疗效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8月收治的9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合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分别进行治疗之后,对照组中11例痊愈、28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81.25%;观察组中17例痊愈、2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1.67%。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在采用常规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具有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依据诊断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给予对照组应用CT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诊断,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两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中MRI能够清晰显示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MRI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形态改变,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楚,颈内动脉被包绕,管腔不同程度变窄,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应用MRI诊断效果高于CT诊断,疾病检出率较对照组高,MRI的检出率为83.3%;对照组CT诊断检出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究Tolosa-Hunt综合征诊断中,MRI诊断中,可以清楚反映病灶内成分,提高临床疾病检出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夏广明;黄嘉敏;刘永辉;陈锦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作用探讨

    选取9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于水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质管理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预后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前者采取基础治疗,后者在此基础给予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EF、FEV1、PaO2、PaC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有效稳定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血氧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医疗推广价值。

    作者:朱广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防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监测患者的子宫以及盆腔的基本情况;利用基础体温及排卵试纸测定对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的排卵情况对其夫妻间的性生活进行指导,并于患者排卵监测后两星期进行尿妊娠测试实验;对于具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状况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卵泡成熟后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患者拥有较高的卵泡发育成熟率(65.00%)以及较高的成功受孕率(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临床不孕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康复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研究

    选取社区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成常规组和康复宣教组各45例。对康复宣教组实施康复宣教,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康复宣教组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宣教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应用康复宣教。

    作者:邱健青;吴源渊;邓伟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中孕系统超声筛查在胎儿结构畸形检查中的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超声科早、中孕期行系统超声筛查的孕妇35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644例胎儿,对早、中孕期胎儿结构畸形类型及检出率等进行对比。结果早孕期检查出55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39.29%;中孕期检查出65例胎儿畸形,检出率为46.43%;早孕期联合中孕期胎儿畸形检出率为85.72%,与单纯早孕期、中孕期检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孕期与中孕期胎儿畸形结构类型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孕、中孕期,各进行一次系统超声筛查对胎儿畸形检出率的提高作用明显,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杨莉芬;罗翠娟;蒋艳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接受检查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分别有57例、29例和20例,并对其血清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另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女性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对受检女性的血压测定结果与上述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不同组别受检女性的血压及D-D、Hcy、hs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健康孕妇组>健康非孕妇组的情况,但是血压的比较上,健康非孕妇组和健康孕妇组的差异不大,其余各组见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的D-D、Hcy、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591、0.702、0.613、0.723、0.65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女性的D-D、Hcy、hsCRP等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研究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微创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研究组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找再出血、外伤性癫痫以及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开颅术,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更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并发症人数少。

    作者:胡少杰;陈凯鹏;杨振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完善的心电监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监测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42.5%高于试验组20.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监测护理有效率80.0%低于试验组95.0%,且护理满意度75.0%低于试验组92.5%,差异显著(P<0.05)。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患者康复,减少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肖七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与传统方法的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烧伤治疗方法加护理,试验组实施红光治疗加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不同方法的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头皮愈合时间约为(4.86±1.22)d,对照组约为(7.88±1.21) 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创面每天护理时间约为(12.35±2.14)min;而对照组创面每天护理实践约为(82.32±1.25)min,两组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于治疗及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采取红光治疗加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使病患烧伤处得到快速痊愈,从而减轻护理工作者工作量,提高病患满意度,从而将其所具有的巨大治疗价值发挥出来。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应用MTT比色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半合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全合成复合材料及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同材料对于细胞增殖活性OD450值比较结果显示,第1~4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在细胞培养后OD值第2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4组各组之间OD值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初发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以确诊为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RA组根据检测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再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FT3、FT4、TSH、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并对比。结果 RA组合并AITD者15例(27.27%),照组AITD患者5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A组比较FT3、THS、TPO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正常的RA患者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ESR、CR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与甲状腺疾病常同时存在,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RA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而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总胆固醇较高且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

    作者:任云丽;王雪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各40例。A组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B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显示B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经卡方检验(字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也均有所改善,且B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端;陈伟业;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根据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周内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与对照组(3周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25.00%,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根据外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植入人工晶状体,保障患者伤眼的视觉恢复效果。

    作者:马瑞倩;黎嘉丽;陈敏瑜;钟广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对比研究

    回顾性分析75例PTC患者,其中27例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48例行传统甲状腺切除。结果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组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组的术后血清Tg水平和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治疗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神经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预后良好,与PTC患者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相似。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切除完整性相似,这显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是治疗PTC的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吴坤松;林宏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在无缩短断指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胎儿复杂心脏畸形的病理对照与超声心动图特点比较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2013年1月~2015年1月100例疑似胎儿复杂心脏畸形产妇,行产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其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其超声心动图特点,对照患者病理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比较分析可知,临床胎儿复杂心脏畸形运用超声心动图诊断,其诊断心脏畸形准确度高,敏感度高。临床胎儿复杂心脏畸形诊断中,运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可对胎儿复杂心脏畸形做出明确诊断,胎儿复杂心脏畸形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无显著差异。

    作者:李坤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Hp阴转率及治疗有效率,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Hp阴转率93.3%及治疗有效率95.6%明显高于对照组75.6%、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IL-8(7.81±1.02)ng/L、IL-10(6.35±1.24)μg/L及CRP(5.99±1.04)mg/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发应发生率11.11%与对照组4.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疗效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有效根除Hp、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兴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