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发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任云丽;王雪琴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甲状腺功能,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摘要:目的:研究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以确诊为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RA组根据检测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再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FT3、FT4、TSH、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并对比。结果 RA组合并AITD者15例(27.27%),照组AITD患者5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A组比较FT3、THS、TPO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正常的RA患者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ESR、CR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与甲状腺疾病常同时存在,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RA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而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总胆固醇较高且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品质管理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在无缩短断指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饮食处方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宣教的方法,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由具有营养师资格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情况等行个性化饮食处方,教授并引导患者合理应用食物交换份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随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餐次、饮食的量及饮食的品种。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6个月后的生化指标。结果个性化饮食处方组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后第1月,第6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给予合理的个性饮食处方,可改善患者血糖认知,实现血糖合理控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婉璋;孙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12月收治的86例ICU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4.26±0.84)min、(2.18±0.38)min、(8.25±1.15)d、95.35%和(5.59±1.14)min、(5.13±1.51)min、(11.14±2.21)d、72.09%,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ICU患者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叶丽宜;钟友娣;林秋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鼻咽癌放疗中肿瘤靶区变化和靶区勾画改变后的剂量学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2月~2014年6月接诊的30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或角化性癌患者,分型标准按照T1-4N1-3MO(2008广州分期)中的标准来进行分析评定,采用调强放疗模式来进行治疗,其局部晚期患者则进行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每位患者在放疗前以及放疗期间,均进行一次CT全方位扫描,再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根据改变后的剂量学进行调整治疗,以计划内的各项指标为基准进行辅助治疗,并通过elipse调强计划系统来进行逆向计算,分析靶区的剂量学分布,并观察放疗过程中靶区内的变化情况。本次研究结果中,CT1的pGTV、PTV1、PTV2腮腺左右体积分别为,240.6±91.5Gy、521.6±99.9Gy、370.5±52.6Gy、19.8±9.4/18.7±10.9Gy,而CT2则为196.8±87.9Gy、538.2±98.8Gy、339.5±62.9Gy、12.8±8.2Gy、13.6±8.6Gy,经对比分析后,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和常规放疗资料相比,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放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生存率方面,尚未发现死亡案例。根据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根据改变后的剂量学进行调整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其对早期鼻咽癌可进行推广使用,但在针对中晚期的治疗中,仍需要进行长期试验才能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果。

    作者:李坊铭;陈国健;王羽;程霞;何景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行红光治疗与传统方法的护理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烧伤科收治的60例烧伤病患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烧伤治疗方法加护理,试验组实施红光治疗加护理,将两组的治疗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采取不同方法的治疗及护理后,试验组头皮愈合时间约为(4.86±1.22)d,对照组约为(7.88±1.21) 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试验组创面每天护理时间约为(12.35±2.14)min;而对照组创面每天护理实践约为(82.32±1.25)min,两组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于治疗及护理后病情恢复情况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烧伤病患头部供皮区采取红光治疗加护理的效果较为明显,可使病患烧伤处得到快速痊愈,从而减轻护理工作者工作量,提高病患满意度,从而将其所具有的巨大治疗价值发挥出来。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在肝癌消融术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53例肝癌病例,分别是普通超声成像和利用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进行引导消融,对不同的成像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研究数据显示,因普通超声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消融术,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可以进行,并且治疗效果与普通超声相比无明显差异。肝癌消融术中,普通成像与CT/MR超声融合成像均能达到引导肝癌消融术的治疗目的,但是在普通超声成像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情况下,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得以成功进行肝癌消融术,CT/MR超声融合成像在临床肝癌消融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作者:邹子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12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法分成两组,填塞组和缝合组,对于缝合组中的患者采取B-lynch缝合术,对于填塞组中的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填塞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以及止血成功率。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之前的输血量,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填塞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输血量显著高于填塞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中的患者在预防以及治疗产后出血上均比缝合组好,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作者:陈晓娟;何瑞媚;秦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分型及致病因素研究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脑外伤后引发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导致患者的患病原因及相应的分型,根据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兴奋型、抑郁型及混合型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0.00%、30.00%及20.00%,兴奋型发病率相对明显高于混合型,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致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及药物因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以兴奋型占多数,且手术及心理等因素是患者出现急性应激精神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为了改善治疗效果需要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恢复进度。

    作者:黄维忠;磨夏玲;黄生万;李秀云;黄丽琴;俞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77例临床分析

    将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56例,其中将无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9例设为对照组,合并消化系统损害患儿77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组患儿中,为常见的症状为恶性呕吐,其次为腹泻。观察组患儿热程及抗生素应用起始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CRP及ESR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肺外消化系统损害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导致并发肺外消化系统损害的危险因素包括发热、热程及起始抗生素应用时间。

    作者:程燕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研究

    回顾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共4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同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更适合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李临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体会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6例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探讨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其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何敏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完善的心电监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监测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心律失常总发生率42.5%高于试验组20.0%,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监测护理有效率80.0%低于试验组95.0%,且护理满意度75.0%低于试验组92.5%,差异显著(P<0.05)。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心律失常患者康复,减少低并发症,提高护理效果。

    作者:肖七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SonoVue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应用

    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另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染液试验(CLP),与前者的各项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以CLP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输卵管阻塞检出率为(16/17)94.12%,输卵管通而不畅检出率为92.31%(12/1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Vue-HyCoSy可以作为确诊输卵管的通畅性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许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的准确性分析

    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方法计数168例患者的NRBC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6),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法高、中、低值NRBC标本计数批内CV8.0%。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相关性较好;血细胞分析仪法重复性明显好于显微镜法。

    作者:李忠;陶庆枢;林城;徐文杰;曾金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骨转移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肿瘤科经射频消融治疗的30例骨转移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复发率及生存期,并纳入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达87.50%;经过治疗后的肿瘤1、2、3、4年的复发率为17.9%、29.9%、45.9%、55.0%;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是影响骨转移肿瘤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转移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具有相关性,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迪耀;王健鹏;史德刚;彭国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自制中药外敷穿刺部位,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59%(31例),观察组浅表静脉炎发生率为27.94%(19例),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2.46±1.28)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49±1.23)分,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24%(60例)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实施中药外敷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有效降低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改善医护患关系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碧芬;李秋妍;陈素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