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胡少杰;陈凯鹏;杨振年

关键词:微创引流术, 开颅术, 硬脑膜外血肿, 临床疗效
摘要: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研究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微创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研究组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找再出血、外伤性癫痫以及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开颅术,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更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并发症人数少。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临床分析

    选取28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根据S/D值是否≥3.0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63例,正常组223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血流的测量结果,探讨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S/D值为3.64±0.65,正常组S/D值为2.03±0.34;经t检验,病例组S/D值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妊高征、糖尿病、胎儿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对比上,病例组剖宫产、宫内窘迫、羊水污染、Apgar评分≤7的比例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作为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情况,为判断妊娠预后、确定分娩方式和时机而提供依据。

    作者:陈爱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部护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8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宽胶布胸带外固定。胸部护板治疗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宽胶布胸带外固定治疗方法。

    作者:葛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缓释药物,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方面变化。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高血压、冠心病检测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水肿、等症状,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见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怀文;陈文端;程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康复宣教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研究

    选取社区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分成常规组和康复宣教组各45例。对康复宣教组实施康复宣教,对比两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康复宣教组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宣教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康复宣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升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因此,应在临床中应用康复宣教。

    作者:邱健青;吴源渊;邓伟中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UAER降低,也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稍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高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损害,降低其血压水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叶利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的观察组,与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引产并发症、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的引产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钟惠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根据其手术时间将其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各39例,两组予以相同的手术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结果早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33.33%与晚期组优良率25.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55,P=0.456);早期组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7.69%与晚期组2.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1.054,P=0.305);早期组生活质量总得分为(43.53±6.41)分高于晚期组(41.55±5.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P=0.032)。与晚期治疗相比,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予以早期治疗不会增加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且对于出血速度较快的患者,早期手术是较为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时机,此外早期手术治疗还对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菲;陈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回顾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28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4例。对照组采用根治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量等手术指标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复发率、转移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乳术与根治术对于治疗早期乳腺癌均有一定的疗效,保乳术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

    作者:张广燕;靳宁;陈玉杰;徐文涛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研究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微创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研究组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找再出血、外伤性癫痫以及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开颅术,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更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并发症人数少。

    作者:胡少杰;陈凯鹏;杨振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依据诊断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给予对照组应用CT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诊断,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两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中MRI能够清晰显示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MRI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形态改变,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楚,颈内动脉被包绕,管腔不同程度变窄,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应用MRI诊断效果高于CT诊断,疾病检出率较对照组高,MRI的检出率为83.3%;对照组CT诊断检出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究Tolosa-Hunt综合征诊断中,MRI诊断中,可以清楚反映病灶内成分,提高临床疾病检出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夏广明;黄嘉敏;刘永辉;陈锦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82例临床分析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进行重症心力衰竭的8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和本人意愿,8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方法,例如强心剂,利尿剂和硝普钠等等,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密切记录两组患者的病情发展,治疗15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心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2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心率,心脏功能分级和B型尿钠肽水平等指标都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各指标都都显著优于和对照组(P<0.05)。对于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及美托洛尔两个药物,使得治疗效果更加显著,提高了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恢复,改善了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谢锐威;刘金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骨转移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肿瘤科经射频消融治疗的30例骨转移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复发率及生存期,并纳入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达87.50%;经过治疗后的肿瘤1、2、3、4年的复发率为17.9%、29.9%、45.9%、55.0%;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是影响骨转移肿瘤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转移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具有相关性,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迪耀;王健鹏;史德刚;彭国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率7.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减少死亡风险,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研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资料来自2014年2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6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量组,腹腔镜组和传统开腹组。传统开腹组实施传统开腹术治疗,腹腔镜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平均出血量、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和阑尾炎手术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阑尾炎手术并发症率低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操作用时、术中平均出血量、排气时间、正常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操作时间,减轻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可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及早排气和进食,并尽早下床活动,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郭胜添;袁利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60例的临床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特殊疾病门诊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舒颜;刘杰;陈凤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各40例。A组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B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显示B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经卡方检验(字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也均有所改善,且B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端;陈伟业;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12月收治的86例ICU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4.26±0.84)min、(2.18±0.38)min、(8.25±1.15)d、95.35%和(5.59±1.14)min、(5.13±1.51)min、(11.14±2.21)d、72.09%,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ICU患者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叶丽宜;钟友娣;林秋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李临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两种药物治疗方案对重度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将本院94例重度疾病活动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予以沙利度胺联合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则予以来氟米特及甲氨蝶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AS28评分、VEGF水平、疼痛关节、肿胀及晨僵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可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活动度,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熊丽桂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