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水晶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在本中心接受门诊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干预组和饮食+运动干预组四个治疗组,四组均给予常规控制血糖治疗,三个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予以单纯饮食干预、单纯运动干预和饮食+运动干预。观察1年后四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FPG、2h PG和GHbA1c),并与治疗前的血糖指标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四个治疗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三个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其中饮食+运动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较前改善为明显。饮食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明显的影响,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与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及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自主呼吸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干预后动脉血压分压(PaO2)、氧合指数(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结论以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作为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时机,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林明江;汤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特殊疾病门诊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舒颜;刘杰;陈凤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75例PTC患者,其中27例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48例行传统甲状腺切除。结果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组与传统甲状腺切除组的术后血清Tg水平和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治疗组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神经性声带麻痹的发生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C患者接受腔镜下甲状腺切除的预后良好,与PTC患者接受传统甲状腺切除相似。两种手术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肿瘤切除完整性相似,这显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是治疗PTC的安全有效的选择。
作者:吴坤松;林宏福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CH合并GDM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OH)D水平组TSH、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SCH合并GDM孕妇的25(OH)D水平与TSH、FBG、HbA1c密切相关,可作为该病诊治的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李珍梅;钟义春;陈晓正;何健敏;林慧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于子宫峡部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回声,妊娠囊周围与包块内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根据超声特征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型妊娠与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其中妊娠囊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典型的妊娠囊征象,混合性包块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杂乱回声团块,回声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低阻血流,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40例患者诊断为妊娠囊型妊娠,58例患者诊断为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妊娠囊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包块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武辉;何立红;王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200名育龄妇女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其知晓率,行阴道清洁度检查,并分析知晓率与阴道清洁度的相关性。结果200名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5.8%提高至干预后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85.49, P<0.01),200例育龄期妇女的Ⅰ~Ⅱ度阴道清洁度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0%,提高到干预后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38,P<0.01),且知晓率与Ⅰ~Ⅱ度阴道清洁度比例呈正相关(r=0.392,P=0.001)。在社区育龄期妇女中采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一步提高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清洁度。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方法计数168例患者的NRBC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6),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法高、中、低值NRBC标本计数批内CV8.0%。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相关性较好;血细胞分析仪法重复性明显好于显微镜法。
作者:李忠;陶庆枢;林城;徐文杰;曾金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率7.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减少死亡风险,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9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于水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接受检查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分别有57例、29例和20例,并对其血清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另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女性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对受检女性的血压测定结果与上述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不同组别受检女性的血压及D-D、Hcy、hs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健康孕妇组>健康非孕妇组的情况,但是血压的比较上,健康非孕妇组和健康孕妇组的差异不大,其余各组见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的D-D、Hcy、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591、0.702、0.613、0.723、0.65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女性的D-D、Hcy、hsCRP等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2月~2014年6月接诊的30例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或角化性癌患者,分型标准按照T1-4N1-3MO(2008广州分期)中的标准来进行分析评定,采用调强放疗模式来进行治疗,其局部晚期患者则进行同期化疗配合放疗,每位患者在放疗前以及放疗期间,均进行一次CT全方位扫描,再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根据改变后的剂量学进行调整治疗,以计划内的各项指标为基准进行辅助治疗,并通过elipse调强计划系统来进行逆向计算,分析靶区的剂量学分布,并观察放疗过程中靶区内的变化情况。本次研究结果中,CT1的pGTV、PTV1、PTV2腮腺左右体积分别为,240.6±91.5Gy、521.6±99.9Gy、370.5±52.6Gy、19.8±9.4/18.7±10.9Gy,而CT2则为196.8±87.9Gy、538.2±98.8Gy、339.5±62.9Gy、12.8±8.2Gy、13.6±8.6Gy,经对比分析后,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和常规放疗资料相比,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放射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生存率方面,尚未发现死亡案例。根据放射治疗中肿瘤靶区进行勾画并根据改变后的剂量学进行调整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提高局部控制率,其对早期鼻咽癌可进行推广使用,但在针对中晚期的治疗中,仍需要进行长期试验才能得出更令人信服的结果。
作者:李坊铭;陈国健;王羽;程霞;何景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属辖区的社区精神障碍疾患124例,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干预时限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增强精神障碍疾患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贤初;陈燕;周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确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31例)和对照组(49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血清AGEs,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AGEs水平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血清CysC、AGE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清CysC、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LVEF水平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以1.20mg/L,AGEs以0.84ng/ml作为临界值,在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血清CysC
作者:邓惠玲;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的联合治疗组。记录两组治疗后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喘憋情况、肺部啰音、口唇发绀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等特点,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邓建荣;林小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将本院收治的78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然后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在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92.31%;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Hp根除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陈锦雄;曾焕萍;陈炳星;张仕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