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曹俊杰

关键词: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临床效果, 病死率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率7.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减少死亡风险,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GEs和CysC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确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31例)和对照组(49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血清AGEs,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AGEs水平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血清CysC、AGE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清CysC、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LVEF水平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以1.20mg/L,AGEs以0.84ng/ml作为临界值,在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血清CysC

    作者:邓惠玲;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部护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8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宽胶布胸带外固定。胸部护板治疗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宽胶布胸带外固定治疗方法。

    作者:葛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作用探讨

    选取9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于水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目的:探析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1例(21眼),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超选择眼动脉微导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溶栓治疗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短于溶栓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93.8%,48h后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40.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下肢麻木,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颅内及其他脏器感染与出血症状。结论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早期施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云;李国培;何耀强;李桂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加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及术后7d时患者的血浆血浆NO、ET-1、MDA水平与血小板CD62p、CD6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ST与血肌酐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诊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抽取47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22.53±51.26)min、(90.36±27.45)ml和(8.48±1.07)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39.55±59.82)min、(167.45±72.56)ml和(12.86±2.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陈嵩;彭北生;邝永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0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RA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体会

    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分为预防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切除术后一般护理,预防护理组加用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预防护理组中切口感染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手术后应充分重视预防切口感染,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根据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周内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与对照组(3周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25.00%,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根据外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植入人工晶状体,保障患者伤眼的视觉恢复效果。

    作者:马瑞倩;黎嘉丽;陈敏瑜;钟广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比较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于子宫峡部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回声,妊娠囊周围与包块内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根据超声特征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型妊娠与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其中妊娠囊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典型的妊娠囊征象,混合性包块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杂乱回声团块,回声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低阻血流,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40例患者诊断为妊娠囊型妊娠,58例患者诊断为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妊娠囊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包块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武辉;何立红;王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的应用效果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12月收治的86例ICU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4.26±0.84)min、(2.18±0.38)min、(8.25±1.15)d、95.35%和(5.59±1.14)min、(5.13±1.51)min、(11.14±2.21)d、72.09%,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医嘱执行时间、住院时间和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ICU患者急症抢救中ICU护理临床路径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叶丽宜;钟友娣;林秋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小组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临床症状及认知程度的影响

    将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恢复情况,并采取MoCA(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为(44.68±2.67)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左心室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容量指数、舒张末期容量指数分别为(56.12±2.31)%、(30.11±2.09)ml/m2、(44.21±1.22)ml/m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老年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方案,可提高患者认知程度,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程燕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宫腔球囊填塞与B-lynch缝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就诊的12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的方法分成两组,填塞组和缝合组,对于缝合组中的患者采取B-lynch缝合术,对于填塞组中的患者,采取宫腔球囊填塞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输血量以及止血成功率。结果比较两组产妇在手术之前的输血量,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明显高于填塞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输血量显著高于填塞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填塞组中的患者在预防以及治疗产后出血上均比缝合组好,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球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治疗。

    作者:陈晓娟;何瑞媚;秦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效果评价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2例,其中46例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设为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糖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指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血糖值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血糖变化幅度较大。两组患者舒张压分别为(81.6±4.1) mmHg、(88.5±3.6)mmHg,收缩压为(119.3±8.4)mmHg、(138.5±8.3)mmHg,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糖值分别为(3.7±2.2)mmol/L、(7.4±4.1)mmol/L,观察组患者血糖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治疗效果明显的有35例(76.1%),有效10例(21.7%),治疗总有效率97.8%;对照组中,显效22例(47.8%),有效16例(34.8%),治疗总有效率82.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字2=15.304,P<0.05)。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血压、血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单独应用厄贝沙坦相比,二者联合用药疗效更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林金钗;黄伟琼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精神障碍疾患管理中的作用

    选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属辖区的社区精神障碍疾患124例,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干预时限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增强精神障碍疾患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贤初;陈燕;周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中药外敷预防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的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因脑血管病静脉输注甘露醇治疗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给予自制中药外敷穿刺部位,对照组予以50%硫酸镁外敷,观察两组患者浅表静脉炎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为45.59%(31例),观察组浅表静脉炎发生率为27.94%(19例),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2.46±1.28)分,观察组VAS评分为(1.49±1.23)分,两组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8.24%(60例)显著低于观察组100.00%(6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性实施中药外敷方法简单易操作,可有效降低甘露醇所致浅表静脉炎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对改善医护患关系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碧芬;李秋妍;陈素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李临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窗体顶端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的分析

    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从两者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心电图特点来分析。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但是掌握两者心电图的不同特点,可快速鉴别两者。

    作者:侯敏娜;孙颖;高岳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球内异物患者47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球内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病例球内异物都成功取出,成功率100%。2例眼内炎,术中使用抗生素加入灌注液中使用,全部得到有效控制,1例铁锈症,锈质明显减少,由于病程较长未能完全清除,炎症得到控制。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保住眼球,还能帮助患者稳定视力,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非常的重要。

    作者:徐晖;徐舒怡;肖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在肝癌消融术中的应用探讨

    通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53例肝癌病例,分别是普通超声成像和利用CT/MR超声造影融合成像技术进行引导消融,对不同的成像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研究数据显示,因普通超声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消融术,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可以进行,并且治疗效果与普通超声相比无明显差异。肝癌消融术中,普通成像与CT/MR超声融合成像均能达到引导肝癌消融术的治疗目的,但是在普通超声成像清晰度欠佳而不能进行的情况下,在CT/MR超声融合成像的引导下得以成功进行肝癌消融术,CT/MR超声融合成像在临床肝癌消融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作者:邹子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