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敏娜;孙颖;高岳峰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在2015年4月~2015年10月特殊疾病门诊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治疗组的患者实施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只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脂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许舒颜;刘杰;陈凤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诊断。经过检测发现20例腱鞘囊肿,20例关节囊积液,24例腘窝囊肿,9例滑囊炎,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以及1例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频超声是一种迅速、无创且方便开展重复检查的有效检测方式,对于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性,能够进行全方位扫查具体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聂茹;黎小兰;邓由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84例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治愈好转、自我修复、定期复诊、配合治疗等治疗情况及复诊检查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好转、自我修复、定期复诊、配合治疗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3个月复诊时PI、SB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总满意度为66.6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改善医护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邹红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根据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周内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与对照组(3周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25.00%,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根据外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植入人工晶状体,保障患者伤眼的视觉恢复效果。
作者:马瑞倩;黎嘉丽;陈敏瑜;钟广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3年4月~2015年4月86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干预产生的效果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两组患者在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SAS评分、GSES评分以及高血压知识认知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情况,改善患者身体状况,舒缓其心理压力,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患者康复,且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何妙芳;汤小霞;蒋艳菊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肿瘤科经射频消融治疗的30例骨转移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复发率及生存期,并纳入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达87.50%;经过治疗后的肿瘤1、2、3、4年的复发率为17.9%、29.9%、45.9%、55.0%;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是影响骨转移肿瘤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转移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具有相关性,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迪耀;王健鹏;史德刚;彭国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3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中患儿均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内容有抗感染,补液以及支持治疗。而观察组中的患儿在采取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另加葡萄糖酸锌进行补锌治疗,1次/d,给予锌元素20mg/次,持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其血锌水平含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增加,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中患儿的血锌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儿,两组患儿相比具有非常悬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74.19%。两组患者相比具有非常悬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锌含量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采用补锌治疗后,患儿体内的血锌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加,并且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左银花;余道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时不良情绪、不良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结果优质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9.3±2.1)分、(35.2±8.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14.2±2.7)分、(44.1±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6.22%低于常规组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满意度94.59%高于常规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接治的84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73.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为(5.36±1.45)d,肝脾肿大恢复时间为(5.92±1.27)d,体温恢复时间为(3.77±1.56)d,异型淋巴细胞<10%时间为(8.35±2.06)d,咽颊炎症状消失时间为(6.75±1.94)d,住院时间为(9.15±2.7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异常例数、单核细胞增高例数、变异淋巴细胞>10%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宏君;黄翩翩;贾晓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接受检查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分别有57例、29例和20例,并对其血清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另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女性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对受检女性的血压测定结果与上述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不同组别受检女性的血压及D-D、Hcy、hs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健康孕妇组>健康非孕妇组的情况,但是血压的比较上,健康非孕妇组和健康孕妇组的差异不大,其余各组见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的D-D、Hcy、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591、0.702、0.613、0.723、0.65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女性的D-D、Hcy、hsCRP等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研究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微创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研究组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找再出血、外伤性癫痫以及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开颅术,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更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并发症人数少。
作者:胡少杰;陈凯鹏;杨振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体检科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C2-HPV检测,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已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的472例病例随访结果。结果宫颈癌前病变高发年龄在30~49岁(375例,77.80%);疾病分类集中在ASC-US(183例,37.97%)及CIN1(166例,34.44%)。经过相对应治疗,2年后随访绝大部分病理结果发生逆转:如ASC-US(176例,96.17%),CIN1(103例,62.04%),CIN2(12例,24.49%), CIN3(11例,20.75%);仅少数持续;极少数有进展,但无一例发展为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联合HC2-HPV检测是筛查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方法;大部分癌前病变与HPV经治疗,随访结果为自然消退;继续关注HPV持续增高的癌前病变,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早期定期进行宫颈癌的筛查,仍然有现实意义。
作者:陈家云;尹春艳;贺京军;徐晓明;周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与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及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自主呼吸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干预后动脉血压分压(PaO2)、氧合指数(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结论以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作为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时机,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林明江;汤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共134例,患者依入院模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观察组经120急救中心派出后行院前急救模式,对照组为其他方式自行至急诊科就诊,比较两组自发病到就诊时间、治疗总有效率、恶化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发病到就诊时间为(12.15±1.78)min、总有效率为88.1%,并发症发生率3.0%,对照组分别为(49.85±8.67)min、62.7%、20.9%;两组所有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前急救模式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对提高救治总有效率,降低病情恶化率,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有重要临床意义,且有必要对有急性左心衰病史,潜在急性左心衰患者和基层医院加大力度宣教,以便更好的救治患者。
作者:黄穗霞;杨贞文;曾育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救护车出诊接回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评价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3.02%,同对照组79.0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对护士操作熟练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服务主动性、病区环境及健康宣教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本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缓释药物,观察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10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后血压及心功能方面变化。结果观察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冠心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3.33%、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前后高血压、冠心病检测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痛、水肿、等症状,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例数为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7%,两组见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且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怀文;陈文端;程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术中超声组和非超声胸腔镜组,每组25例。术中超声组行超声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超声胸腔镜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超声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组SPN诊断结果与非超声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镜手术采用超声辅助定位可有效的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结节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梁计焕;丁明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收治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IC)的冠心病患者58例,分别于其术前1d、术后6h对患者进行静脉取血检测,分析比较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氯、钠、钾离子的浓度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前后58例患者血钾、钠离子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403,P<0.05;t=4.9214,P<0.05);58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钾血症概率为24.1%(14例),低钾血症发病率的95%可信区间处于13.1%~35.2%;3.5~4.0mmol/L和≥4.0 mmol/L不同血钾浓度患者低钾血症发生率(52.2%、5.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16.3604,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情况,所以要全面地做好血电解质的检测工作,特别是要注意在手术治疗前后及时地检测患者电解质水平,针对存在电解质紊乱倾向的患者,及时地给予纠正治疗。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