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转移肿瘤射频消融疗效观察

陈迪耀;王健鹏;史德刚;彭国文

关键词:射频消融术, 骨转移肿瘤, 预后危险因素, 术后复发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肿瘤科经射频消融治疗的30例骨转移肿瘤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复发率及生存期,并纳入于预后相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单因素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完全消融率达87.50%;经过治疗后的肿瘤1、2、3、4年的复发率为17.9%、29.9%、45.9%、55.0%;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是影响骨转移肿瘤预后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骨转移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复发、手术方式、肿瘤和手术部位具有相关性,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下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比较分析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MRI技术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依据不同影像学的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CT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MRI检查方法,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病检结果分期准确性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检查准确性分别为100%、66.67%、100%、100%高于对照组的77.78%、33.33%、50.00%、0%,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相比于CT检查方法,MRI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分期准确率,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侵犯范围、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更高的判断价值,在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源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将采用一次性胸腹盆CT检查的7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将采用胸部X线、腹部B超等局部检查的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疾病确诊时间、漏诊率、死亡率等相关指标比较,评价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确诊时间(89.34±16.32)min,对照组疾病确诊时间为(44.81±10.38)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漏诊率和死亡率依次为8.00%和5.33%,对照组的漏诊率和死亡率依次为17.78%和17.78%,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早期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缩短诊疗时间,提升其生存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余蓓蓓;徐旭斌;陈普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UAER降低,也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稍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高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损害,降低其血压水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叶利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的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球内异物患者47例,进行玻璃体切除术以及球内异物取出术。结果47例病例球内异物都成功取出,成功率100%。2例眼内炎,术中使用抗生素加入灌注液中使用,全部得到有效控制,1例铁锈症,锈质明显减少,由于病程较长未能完全清除,炎症得到控制。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玻璃体切除治疗球内异物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够保住眼球,还能帮助患者稳定视力,选择正确的手术时机,熟练的掌握手术技术,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非常的重要。

    作者:徐晖;徐舒怡;肖文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70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接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5F共用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离院时间、治疗费用、术中与术后桡动脉并发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离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分别为(7.84±0.73)h、(5106.25±157.14)元与对照组(25.67±4.59)h、(6724.33±287.46)元比较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处血肿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门诊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安全、可行,同时可以避免繁琐的住院手续,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可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解强;黄莲枝;程颖;卓裕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在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7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其中27例患者进行鼻胃管治疗设置为A组,29例患者进行肠梗阻导管治疗设置为B组,33例患者进行生长抑素联合鼻胃管治疗设置为C组,38例患者进行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设置为D组,对4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中转手术发生率A组为25.93%、B组为13.79%、C组为6.45%、D组为0%,D组明显低于A组、B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方面,D组明显高于A组、B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可有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提高非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永刚;陈晓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肌梗死(MI)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死亡、复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死亡率7.27%,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可明显改善心肌梗死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从而减少死亡风险,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俊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60例探讨

    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比娟;陆莲珍;吴雪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生存素、半胱氨酸蛋白酶-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6例EMS患者为研究组,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A组)和在位内膜组织(B组),同时选择27例非EMS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在各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期、分泌期的表达水平。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在EMS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宝玲;别川定;刘万红;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斑点追踪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对心肌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对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9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依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亚组30例,Ⅲ级亚组30例,Ⅳ级亚组30例;同期选取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开展分析,统计每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情况,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各组患者心肌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级亚组小于Ⅲ级亚组小于Ⅱ级亚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在三组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心功能变化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为临床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梁志超;郑宇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135例临床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孕产妇135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和病历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阴道难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羊水偏少孕产妇对比,羊水过少孕产妇的剖宫产、阴道难产、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出现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孕产妇、围产儿情况均产生不良的影响,必须对孕产妇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予以重视,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作者:于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中超声辅助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术中超声组和非超声胸腔镜组,每组25例。术中超声组行超声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超声胸腔镜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超声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组SPN诊断结果与非超声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镜手术采用超声辅助定位可有效的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结节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梁计焕;丁明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两种镇痛分娩方法对脐动脉血气和乳酸的影响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50例足月单胎头位产妇,随机分腰硬联合麻醉组、笑气组、对照组三组,各50例,分析三组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乳酸水平及三者的相关性。结果三组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和笑气组脐动脉血pH、PaCO2、BE和乳酸水平略高于对照组,而PaO2、HCO3-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笑气吸入镇痛和椎管内分娩镇痛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和乳酸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单菲;伍咏梅;陈延龄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与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5月接受检查并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15)》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每组分别有57例、29例和20例,并对其血清中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测定。另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50例、接受体检的健康非孕妇5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测,比较各组受检女性三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同时,对受检女性的血压测定结果与上述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不同组别受检女性的血压及D-D、Hcy、hsCRP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均有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高血压组>健康孕妇组>健康非孕妇组的情况,但是血压的比较上,健康非孕妇组和健康孕妇组的差异不大,其余各组见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女性的D-D、Hcy、hsCRP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591、0.702、0.613、0.723、0.657,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期女性的D-D、Hcy、hsCRP等水平进行测定,能够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进行有效预测,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干预治疗与妊娠结局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CH合并GDM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OH)D水平组TSH、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SCH合并GDM孕妇的25(OH)D水平与TSH、FBG、HbA1c密切相关,可作为该病诊治的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李珍梅;钟义春;陈晓正;何健敏;林慧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作用探讨

    选取9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于水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麻术后复苏期呼吸道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研究

    将60例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加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后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麻术后复苏期患者实施加强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安全度过麻醉复苏期。

    作者:李临博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6例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探讨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其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何敏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