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60例探讨

陈比娟;陆莲珍;吴雪仪

关键词:周围静脉营养治疗, 胰岛素, 妊娠剧吐
摘要: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观察

    将本院收治的78例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然后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在给予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给予单用奥美拉唑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在观察组患者中有35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92.31%;对照组中有27例患者Hp已得到根除,根除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雷贝拉唑联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明显、Hp根除率高,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陈锦雄;曾焕萍;陈炳星;张仕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分析

    选用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0例剖宫产产妇中,有60例出现产后出血,出血概率为6.7%。其中出血量在1000~2000ml的有8例,出血量超2000ml的有4例。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症过程中,可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持续按压宫底,结扎子宫动脉及球囊宫腔填塞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和出血量,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手术安全度和产妇的预后,有着极为显著的临床预防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焕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根据白内障摘除术后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时机将其分为两组,即研究组(1周内早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与对照组(3周后延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8例28眼。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视力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43%,对照组为25.00%,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外伤性白内障患者,临床应根据外伤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时机,尽早植入人工晶状体,保障患者伤眼的视觉恢复效果。

    作者:马瑞倩;黎嘉丽;陈敏瑜;钟广斌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诊断。经过检测发现20例腱鞘囊肿,20例关节囊积液,24例腘窝囊肿,9例滑囊炎,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以及1例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频超声是一种迅速、无创且方便开展重复检查的有效检测方式,对于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性,能够进行全方位扫查具体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聂茹;黎小兰;邓由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对疝气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行疝气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遵医嘱用药,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10±1.81)d、术后排气时间(2.50±0.50)d、术后排便时间(2.16±0.51)d,对照组住院时间(8.86±1.43)d、术后排气时间(3.50±1.50)d、术后排便时间(3.67±1.4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疝气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作者:熊秀娥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作用探讨

    选取96例乳腺癌手术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生活质量及住院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护理后焦虑及抑郁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减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情绪,并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于水晶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出血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60例,研究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微创引流术,而对照组的手术方法主要为传统开颅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置管时间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研究组中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等临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发生找再出血、外伤性癫痫以及置管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的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微创手术比传统的开颅术,在治疗过程中出血更少,对于患者的创伤比较小,术后并发症人数少。

    作者:胡少杰;陈凯鹏;杨振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体会

    对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2013年3月~2015年2月治疗的94例阑尾炎患者进行分析,分为预防护理组和常规组,两组均接受切除术后一般护理,预防护理组加用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结果预防护理组中切口感染与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手术后应充分重视预防切口感染,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

    作者:祝晓莲;汪细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下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比较分析

    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选取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优质组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发生率和孕产妇情绪状态的差异。优质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产后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孕产妇情绪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跟常规护理对比,接受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孕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重要意义,且有利于调节孕产妇情绪状态,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胡慧玲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窗体顶端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的分析

    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从两者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心电图特点来分析。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但是掌握两者心电图的不同特点,可快速鉴别两者。

    作者:侯敏娜;孙颖;高岳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防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监测患者的子宫以及盆腔的基本情况;利用基础体温及排卵试纸测定对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的排卵情况对其夫妻间的性生活进行指导,并于患者排卵监测后两星期进行尿妊娠测试实验;对于具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状况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卵泡成熟后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患者拥有较高的卵泡发育成熟率(65.00%)以及较高的成功受孕率(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临床不孕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品质管理圈在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

    将笔者所在科室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的160台手术纳入研究范围,共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4年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试验组为2015年度进行手术的患者80例。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漏洞进行分析,通过头脑风暴法、鱼骨分析法找出问题原因,采取六何分析法针对问题详细拟定对策,制定个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品管圈实施前后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及锐器伤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成立品管圈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远远低于成立前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5.0%(4/80)。品管圈成立后的手术期间锐器伤发生率约为1.3%(1/80),明显低于成立前的锐器伤发生率为6.3%(5/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能够显著改善手术室护理管理,提高手术物品准备完善率,降低手术期间护理差错发生率、锐器伤发生率,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手术室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金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斑点追踪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对心肌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对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9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依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亚组30例,Ⅲ级亚组30例,Ⅳ级亚组30例;同期选取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开展分析,统计每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情况,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各组患者心肌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级亚组小于Ⅲ级亚组小于Ⅱ级亚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在三组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心功能变化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为临床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梁志超;郑宇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生存素、半胱氨酸蛋白酶-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妇科26例EMS患者为研究组,分别取其异位内膜组织(A组)和在位内膜组织(B组),同时选择27例非EMS患者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免疫组化化学法检测survivin、casPase-3在各组子宫内膜组织增生期、分泌期的表达水平。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增生期、分泌期子宫内膜组织casPase-3表达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组织survivin表达水平与casPase-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性关系(P<0.05)。survivin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表达在EMS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谢宝玲;别川定;刘万红;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救中心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12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将采用一次性胸腹盆CT检查的75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将采用胸部X线、腹部B超等局部检查的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对两组疾病确诊时间、漏诊率、死亡率等相关指标比较,评价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在严重多发伤早期快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确诊时间(89.34±16.32)min,对照组疾病确诊时间为(44.81±10.38)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漏诊率和死亡率依次为8.00%和5.33%,对照组的漏诊率和死亡率依次为17.78%和17.78%,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多发伤患者给予早期胸腹盆联合螺旋CT检查有助于快速诊断,缩短诊疗时间,提升其生存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余蓓蓓;徐旭斌;陈普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目的:探析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1例(21眼),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超选择眼动脉微导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溶栓治疗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短于溶栓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93.8%,48h后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40.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下肢麻木,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颅内及其他脏器感染与出血症状。结论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早期施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云;李国培;何耀强;李桂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胸部护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86例肋骨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对照组采用宽胶布胸带外固定。胸部护板治疗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用记忆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肯定,明显优于宽胶布胸带外固定治疗方法。

    作者:葛晓松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各40例。A组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B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显示B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经卡方检验(字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也均有所改善,且B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端;陈伟业;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救护车出诊接回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评价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3.02%,同对照组79.0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对护士操作熟练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服务主动性、病区环境及健康宣教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帕司他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DGP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40例病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依帕司他和四磨汤,对照组采用莫沙必利,经过治疗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化指标(胃部胀痛、上腹疼痛、早饱厌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四磨汤比采用依帕司他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效果更显著,临床上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雅欣;刘济仁;谢荣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