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SonoVue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应用

许彬

关键词:输卵管通畅性, 超声造影, 阴道, 临床应用
摘要: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另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染液试验(CLP),与前者的各项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以CLP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输卵管阻塞检出率为(16/17)94.12%,输卵管通而不畅检出率为92.31%(12/1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Vue-HyCoSy可以作为确诊输卵管的通畅性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本院烧伤科收治46例烧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6例健康体检者记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两组研究对象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CRP、WBC计数及炎性因子水平分别均较健康者显著高,可见中性粒细胞表面分子CD64及炎性因子与烧伤感染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李杰;傅浩;余琼;谭维义;黄梅芳;詹振鹏;谷美玉;陈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在无缩短断指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氧驱动雾化吸入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对比研究

    回顾性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哮喘患者共40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情况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者机体的血氧饱和度水平,同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更适合小儿哮喘患者的临床治疗,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关注。

    作者:陈强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育龄期妇女阴道清洁度的影响

    选择200名育龄妇女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其知晓率,行阴道清洁度检查,并分析知晓率与阴道清洁度的相关性。结果200名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5.8%提高至干预后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85.49, P<0.01),200例育龄期妇女的Ⅰ~Ⅱ度阴道清洁度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0%,提高到干预后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38,P<0.01),且知晓率与Ⅰ~Ⅱ度阴道清洁度比例呈正相关(r=0.392,P=0.001)。在社区育龄期妇女中采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一步提高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清洁度。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精神障碍疾患管理中的作用

    选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属辖区的社区精神障碍疾患124例,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干预时限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增强精神障碍疾患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贤初;陈燕;周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饮食处方对初发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初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饮食处方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健康宣教的方法,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由具有营养师资格的糖尿病专科护士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活动情况等行个性化饮食处方,教授并引导患者合理应用食物交换份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随时根据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餐次、饮食的量及饮食的品种。观察两组干预前、干预后1、6个月后的生化指标。结果个性化饮食处方组与对照组经过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后第1月,第6月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个性化饮食处方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糖尿病患者给予合理的个性饮食处方,可改善患者血糖认知,实现血糖合理控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唐婉璋;孙治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评价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根据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8%以上,对照组的有效率达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症而言,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玉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诊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抽取47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22.53±51.26)min、(90.36±27.45)ml和(8.48±1.07)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39.55±59.82)min、(167.45±72.56)ml和(12.86±2.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陈嵩;彭北生;邝永龙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应用MTT比色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半合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全合成复合材料及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同材料对于细胞增殖活性OD450值比较结果显示,第1~4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在细胞培养后OD值第2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4组各组之间OD值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检测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计80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选取8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研究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各40例,应用高频超声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颈动脉、股动脉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查,对所有患者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肱动脉内径、血流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NMD)进行评定。结果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明显大于对照组,FMD、N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与冠心病病发存在紧密关联,利用超声检查可及时发现颈动脉、股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肱动脉血管舒张反应,为冠心病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尹少燕;邝绍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UAER降低,也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稍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高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损害,降低其血压水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叶利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锌水平变化及补锌治疗效果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63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3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锌水平检测,对照组中患儿均采用传统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主要内容有抗感染,补液以及支持治疗。而观察组中的患儿在采取上述治疗方法的同时,另加葡萄糖酸锌进行补锌治疗,1次/d,给予锌元素20mg/次,持续治疗10d为一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在治疗后其血锌水平含量有着非常明显的增加,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中患儿的血锌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中的患儿,两组患儿相比具有非常悬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74.19%。两组患者相比具有非常悬殊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血锌含量会出现较大幅度的降低,但是采用补锌治疗后,患儿体内的血锌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加,并且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左银花;余道兵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双重造影与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对直肠癌分型的应用价值比较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71例原发性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在术前先后接受声双重造影与直肠腔内灌注超声造影两项影像学检查,术后均进行病理检查,对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前直肠腔内灌注超声、超声双重造影两项检查和术后病理检查分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是73.2%,88.7%,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在直肠癌分型超声诊断中,采用超声双重造影的检出率更高,更具临床指导优势,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赖瑾瑜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70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接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5F共用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离院时间、治疗费用、术中与术后桡动脉并发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离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分别为(7.84±0.73)h、(5106.25±157.14)元与对照组(25.67±4.59)h、(6724.33±287.46)元比较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处血肿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门诊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安全、可行,同时可以避免繁琐的住院手续,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可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解强;黄莲枝;程颖;卓裕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SonoVue经阴道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应用

    对78例不孕症患者进Sono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诊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并另随机选择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染液试验(CLP),与前者的各项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以CLP检查结果为标准,其输卵管阻塞检出率为(16/17)94.12%,输卵管通而不畅检出率为92.31%(12/13),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noVue-HyCoSy可以作为确诊输卵管的通畅性的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许彬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的治疗效果研究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进行治疗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术前术后加服替格瑞洛治疗,对照组患者加服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术前及术后7d时患者的血浆血浆NO、ET-1、MDA水平与血小板CD62p、CD63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AST与血肌酐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的血肌酐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有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丽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估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的联合治疗组。记录两组治疗后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喘憋情况、肺部啰音、口唇发绀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口唇发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莨菪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在治疗儿童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具有安全、有效、副作用等特点,有助于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邓建荣;林小芹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分型及致病因素研究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脑外伤后引发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导致患者的患病原因及相应的分型,根据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兴奋型、抑郁型及混合型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0.00%、30.00%及20.00%,兴奋型发病率相对明显高于混合型,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致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及药物因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以兴奋型占多数,且手术及心理等因素是患者出现急性应激精神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为了改善治疗效果需要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恢复进度。

    作者:黄维忠;磨夏玲;黄生万;李秀云;黄丽琴;俞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的观察组,与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引产并发症、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的引产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英;钟惠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0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RA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