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观察

陈嵩;彭北生;邝永龙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胃肠间质瘤
摘要: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5月诊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抽取47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3),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22.53±51.26)min、(90.36±27.45)ml和(8.48±1.07)d;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43%,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是(139.55±59.82)min、(167.45±72.56)ml和(12.86±2.4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相比较,腹腔镜治疗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更加确切,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护理方式研究

    抽选55例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以及结局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6.8±13.5)分,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4.3±12.6)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鼻腔出血的4例,鼻腔感染的1例,有1例呼吸性碱中毒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有52例患者手术一次性修补成功,占94.5%,其余3例患者二次修补成功,占5.5%。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小敏;吴广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临床分析

    选取286例正常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根据S/D值是否≥3.0进行分组,其中病例组63例,正常组223例;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脐动脉血流的测量结果,探讨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的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结果病例组S/D值为3.64±0.65,正常组S/D值为2.03±0.34;经t检验,病例组S/D值大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脐带绕颈、脐带扭转、妊高征、糖尿病、胎儿畸形、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发生率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例组与正常组的妊娠结局对比上,病例组剖宫产、宫内窘迫、羊水污染、Apgar评分≤7的比例均大于正常组;经字2检验,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期脐动脉血流异常作为影响妊娠结局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围产期脐动脉血流情况,为判断妊娠预后、确定分娩方式和时机而提供依据。

    作者:陈爱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36例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探讨

    探讨足月小样儿新生儿期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选取36例足月小样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种族同时期同地区出生的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新生儿20项行为神经测定法(NBNA)分别于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6d对其进行行为神经评分。观察组NBNA评分中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足月小样儿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可了解其行为神经发育情况特点,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作者:何敏斯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推广与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救护车出诊接回的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2012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43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为观察组行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评价及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满意率93.02%,同对照组79.07%比较,明显较高(P<0.05);两组对护士操作熟练性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服务主动性、病区环境及健康宣教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P<0.05)。在急诊科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赵玉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无缝隙护理在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74例鼻窦炎患者,并将其临床随机分为护理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给予对照组仅常规护理,给予治疗组常规护理加无缝隙护理,对比各自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组有效率97.3%,对照组有效率73.0%。对比满意度发现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比并发症发生率,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性(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无缝隙护理能有效提高鼻窦炎手术围术期护理效果,改善患者满意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恢复效果,同时减少住院时间,值得推荐。

    作者:吴清;梁献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在无缩短断指再植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对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缩短指骨断指再植术治疗;治疗组实施吻合血管的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桥接修复创面,行无缩短断指再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断指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术后10d内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康复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患指外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断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游离腕横纹复合组织瓣串联修复缺损方式对断指患者实施无缩短断指再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蓝国湖;许玉芸;郭顺锡;杨兴桃;陈明铮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中超声辅助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术中超声组和非超声胸腔镜组,每组25例。术中超声组行超声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超声胸腔镜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超声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组SPN诊断结果与非超声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镜手术采用超声辅助定位可有效的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结节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梁计焕;丁明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对临床防治不孕症的临床价值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的不孕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采用腹部超声监测患者的子宫以及盆腔的基本情况;利用基础体温及排卵试纸测定对患者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进行推算;观察组中的患者则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卵泡发育情况进行监测。同时根据患者的排卵情况对其夫妻间的性生活进行指导,并于患者排卵监测后两星期进行尿妊娠测试实验;对于具有排卵障碍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进行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厚度改善状况采用戊酸雌二醇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在卵泡成熟后的受孕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的患者拥有较高的卵泡发育成熟率(65.00%)以及较高的成功受孕率(4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的患者。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监测卵泡发育情况对于临床不孕症的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晓;杨晓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门诊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4月~2015年6月门诊收治的70例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接受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5F共用导管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离院时间、治疗费用、术中与术后桡动脉并发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造影成功率、单导管完成率、左右冠脉插管导管转换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离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分别为(7.84±0.73)h、(5106.25±157.14)元与对照组(25.67±4.59)h、(6724.33±287.46)元比较显著较低(P<0.05);两组患者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处血肿等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其他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在门诊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安全、可行,同时可以避免繁琐的住院手续,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可节约大量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鹏;解强;黄莲枝;程颖;卓裕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窗体顶端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鉴别的分析

    鉴别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从两者的定义、发生机制以及心电图特点来分析。室性心动过速与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鉴别比较困难,但是掌握两者心电图的不同特点,可快速鉴别两者。

    作者:侯敏娜;孙颖;高岳峰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预后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患者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33例)、观察组(35例),前者采取基础治疗,后者在此基础给予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EF、FEV1、PaO2、PaCO2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优(P<0.05);对照组GQOL-74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结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能有效稳定老年患者肺功能及血氧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具医疗推广价值。

    作者:朱广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试验组(B组),两组各40例。A组使用特布他林进行治疗,B组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动脉血气指标和肺通气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显示B组的治疗效果更明显,且经卡方检验(字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有所改善,B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肺通气功能也均有所改善,且B组的肺通气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端;陈伟业;许怀文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关节及肌腱周围软组织肿块的临床价值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关节及肌腱周围肿块患者,采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进行诊断。经过检测发现20例腱鞘囊肿,20例关节囊积液,24例腘窝囊肿,9例滑囊炎,6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以及1例腹壁外韧带样纤维瘤。频超声是一种迅速、无创且方便开展重复检查的有效检测方式,对于患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软组织对比性,能够进行全方位扫查具体特点,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了有效的诊断依据。

    作者:聂茹;黎小兰;邓由清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的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SCH合并GDM的孕妇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血清维生素D水平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观察组25(OH)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SH、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不同(OH)D水平组TSH、FBG、HbA1c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25(OH)D水平呈负相关。SCH合并GDM孕妇的25(OH)D水平与TSH、FBG、HbA1c密切相关,可作为该病诊治的重要观察指标。

    作者:李珍梅;钟义春;陈晓正;何健敏;林慧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儿童流感疫苗接种干预的疾病预防的效果探讨

    目的:目前儿童流感疫干预的疾病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预防接种门诊接受流感疫苗接种的儿童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疫苗接种干预。观察疫苗接种效果。结果观察组接种依从率为98.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及其半年内流感发生次数为(2.4±1.0)次,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疫苗接种干预用于预防儿童流行性感冒,能够保障疫苗接种的安全性,提高儿童的依从性,降低流感的发生率,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邝西金;朱卫娴;罗卫强;李静华;潘宝莹;冯海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免疫荧光法运用在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中使用免疫荧光检测法,对202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鼻咽中所分泌物行快速检测,以此来分析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病毒的种类和发生的概率。有176例患者感染病毒为阳性,感染率87.12%在所有检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大多数都发生了病毒性感染,而腺病毒感染为严重。免疫荧光方法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患者病毒感染种类,具有高敏感性,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典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治疗前尿道损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尿道断裂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式尿道会师术对对照组30例行临床治疗,而应用输尿管镜引导下尿道置管会师术对观察组30例行临床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3.3%,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为9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6.6%)相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3.2%)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尿道损伤的治疗中,传统开放式尿道会师术和输尿管镜下尿道置管术均有着确切的疗效,但是后者的安全性更好,因此可普及应用。

    作者:蒋建武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2010ACR/EULAR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与RA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22例早期关节炎患者(至少两个关节肿痛,病程1~12个月)的资料,既往未接受过类固醇激素或DMARDs治疗,分别采用两种分类标准进行计算在基线水平和随访一年后的符合标准的病例数,比较两种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基线水平时,89例符合2010ACR/EULAR标准,65例符合1987ACR标准。以需要甲氨蝶呤(MTX)治疗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3、0.63、0.74(相应1987ACR标准为0.59、0.65和0.58);以临床诊断RA为评判标准,2010ACR/EULAR分类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0.86、0.78和0.82(相应1987ACR标准0.69、0.83、0.77)。与1987ACR标准比较,2010ACR/EULAR分类标准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更高,而特异性没有明显降低。ACR/EULAR2010分类标准更有利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作者:郭紫石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体会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5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其中A组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待症状缓解后择期手术)、B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内进行手术)、C组患者(症状出现36h后进行手术)。并对三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三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分别为3/49(6.12%)、1/48(2.08%)、8/59(13.56%),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开腹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9(8.16%)、3/48(6.25%)、5/59(8.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转开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胆囊壁周围渗出、白细胞数目、腹肌紧张以及症状出现时间等4个因素同中转开腹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出现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状36h内是腹腔镜手术的佳手术时机,而胆囊周围渗出和症状出现时间是影响中转开腹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章琳;彭华彬;孙海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育龄期妇女阴道清洁度的影响

    选择200名育龄妇女为干预对象,对其进行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相关的健康教育,教育前后采用问卷调查评估其知晓率,行阴道清洁度检查,并分析知晓率与阴道清洁度的相关性。结果200名育龄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总知晓率由干预前的35.8%提高至干预后的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85.49, P<0.01),200例育龄期妇女的Ⅰ~Ⅱ度阴道清洁度的比例由干预前的7.0%,提高到干预后的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4.38,P<0.01),且知晓率与Ⅰ~Ⅱ度阴道清洁度比例呈正相关(r=0.392,P=0.001)。在社区育龄期妇女中采用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生殖道感染知识的知晓率,同时进一步提高育龄期妇女的阴道清洁度。

    作者:刘海霞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