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应用与观察

张志英;钟惠娣

关键词:米非司酮, 依沙吖啶,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引产, 临床应用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需要引产的孕妇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采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联合使用的观察组,与仅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引产的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引产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产后出血量、产程时间及引产并发症、引产成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的引产方面,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引产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MRI技术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分析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4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0例,依据不同影像学的检查方法,观察组采用CT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MRI检查方法,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病检结果分期准确性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检查准确性分别为100%、66.67%、100%、100%高于对照组的77.78%、33.33%、50.00%、0%,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相比于CT检查方法,MRI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临床分期准确率,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侵犯范围、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具有更高的判断价值,在治疗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江源辉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声斑点追踪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对心肌功能评估的临床研究

    对于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9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90例患者依照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亚组30例,Ⅲ级亚组30例,Ⅳ级亚组30例;同期选取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全部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开展分析,统计每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情况,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各组患者心肌的整体径向应变、整体纵向应变以及整体圆周应变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Ⅳ级亚组小于Ⅲ级亚组小于Ⅱ级亚组,三组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在三组中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开展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其心功能变化敏感度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可以为临床中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梁志超;郑宇秀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剖宫产产后出血防治措施的分析

    选用本院于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00例接受剖宫产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00例剖宫产产妇中,有60例出现产后出血,出血概率为6.7%。其中出血量在1000~2000ml的有8例,出血量超2000ml的有4例。在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症过程中,可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药物,持续按压宫底,结扎子宫动脉及球囊宫腔填塞等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概率和出血量,提高剖宫产产妇的手术安全度和产妇的预后,有着极为显著的临床预防意义,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陈焕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术中超声辅助胸腔镜治疗孤立性肺结节的应用研究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疑似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分为术中超声组和非超声胸腔镜组,每组25例。术中超声组行超声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非超声胸腔镜组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超声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非超声胸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超声组SPN诊断结果与非超声胸腔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胸腔镜手术采用超声辅助定位可有效的诊治孤立性肺结节,定位结节位置,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袁海云;夏旭;胡宁东;刘秋华;梁计焕;丁明云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穿孔的护理方式研究

    抽选55例鼻内镜下治疗鼻中隔穿孔患者,对所有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调查,同时对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以及结局进行调查。结果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6.8±13.5)分,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84.3±12.6)分,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患者鼻腔出血的4例,鼻腔感染的1例,有1例呼吸性碱中毒病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9%。有52例患者手术一次性修补成功,占94.5%,其余3例患者二次修补成功,占5.5%。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小敏;吴广荣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与安全性

    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4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UAER降低,也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SBP、DBP降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稍低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高于对照组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效果显著,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损害,降低其血压水平,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叶利水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对妊娠结局影响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74例,随机分为优质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时不良情绪、不良妊娠结局及满意度。结果优质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分别为(9.3±2.1)分、(35.2±8.2)分,明显低于常规组(14.2±2.7)分、(44.1±9.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6.22%低于常规组4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满意度94.59%高于常规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护理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目的:探析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21例(21眼),均采用Seldinger技术施行超选择眼动脉微导管推注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溶栓治疗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显影时间、视网膜动-静脉显影时间、臂-视网膜动脉显影时间明显短于溶栓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93.8%,48h后患者溶栓总有效率是40.0%,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出现1例下肢麻木,1周后症状消失,未出现颅内及其他脏器感染与出血症状。结论对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早期施行超选择眼动脉插管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状况,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晓云;李国培;何耀强;李桂林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自主呼吸试验与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序贯通气治疗AECOPD时机选择的研究

    目的:探讨自主呼吸试验与肺部感染控制窗在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时机选择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的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自主呼吸试验组及肺部感染控制窗组各4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肺功能情况。结果自主呼吸试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黏膜出血率、病死率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自主呼吸试验组干预后动脉血压分压(PaO2)、氧合指数(S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低于肺部感染控制窗组(P<0.05)。结论以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作为无创正压通气序贯通气时机,能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林明江;汤秀珍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牙周膜细胞的影响

    应用MTT比色法对纳米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半合成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全合成复合材料及致密羟基磷灰石对牙周膜细胞生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不同材料对于细胞增殖活性OD450值比较结果显示,第1~4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在细胞培养后OD值第2天、第3天、第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组与5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组、2组、3组、4组各组之间OD值比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复合材料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向深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外周血有核红细胞的准确性分析

    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方法计数168例患者的NRBC ,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6),两种方法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仪法高、中、低值NRBC标本计数批内CV8.0%。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与显微镜法计数NRBC相关性较好;血细胞分析仪法重复性明显好于显微镜法。

    作者:李忠;陶庆枢;林城;徐文杰;曾金红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比较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经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子宫腔内未见妊娠囊,于子宫峡部切口处可见妊娠囊或混合性包块回声,妊娠囊周围与包块内可见较为丰富的血流信号。根据超声特征将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分为妊娠囊型妊娠与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其中妊娠囊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典型的妊娠囊征象,混合性包块型妊娠于子宫下段切口可见杂乱回声团块,回声团块内可见丰富血流,低阻血流,98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40例患者诊断为妊娠囊型妊娠,58例患者诊断为混合性包块型妊娠,妊娠囊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性包块型妊娠诊断符合率阴道超声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武辉;何立红;王李洁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免疫荧光法运用在微生物快速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中使用免疫荧光检测法,对202例上呼吸道发生感染的患者鼻咽中所分泌物行快速检测,以此来分析患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病毒的种类和发生的概率。有176例患者感染病毒为阳性,感染率87.12%在所有检查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大多数都发生了病毒性感染,而腺病毒感染为严重。免疫荧光方法可以快速的检测出患者病毒感染种类,具有高敏感性,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典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60例探讨

    将120例妊娠剧吐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10%葡萄糖、糖盐、脂肪乳、氨基酸,含葡萄糖液中加入适量正规胰岛素,酌情补钾,液体3000ml),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用5%葡萄糖或氯化钠加入氯化钾、维生素B6、维生素C等,每日补液3000ml左右)。治疗第4、6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静脉营养配合胰岛素治疗妊娠剧吐效果显著,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陈比娟;陆莲珍;吴雪仪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对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在社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实施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龙岗中心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4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5例)与观察组(204例),对照组遵医嘱给予常规的精神药物维持治疗与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结果两组干预前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肇事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护率、社会参与率、显好率高于对照组,肇事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能够有效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评价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法治疗,均以4周为一疗程,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根据疗效标准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8%以上,对照组的有效率达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症而言,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房玉海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依据诊断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两组。给予对照组应用CT诊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MRI诊断,分析Tolosa-Hunt综合征的MRI表现,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在两组患者中,研究组患者中MRI能够清晰显示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均为单侧发病,其MRI表现为病变侧海绵窦形态改变,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边缘清楚,颈内动脉被包绕,管腔不同程度变窄,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应用MRI诊断效果高于CT诊断,疾病检出率较对照组高,MRI的检出率为83.3%;对照组CT诊断检出率为66.7%,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临床究Tolosa-Hunt综合征诊断中,MRI诊断中,可以清楚反映病灶内成分,提高临床疾病检出率,值得在实际中推广。

    作者:夏广明;黄嘉敏;刘永辉;陈锦灿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GEs和CysC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和胱抑素C(CysC)水平检测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5年12月确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依据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衰组(31例)和对照组(49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检测血清AGEs,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CysC、AGEs水平对心力衰竭的预测价值,统计分析所有患者血清CysC、AGE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心衰组血清CysC、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前者LVEF水平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差异性(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sC以1.20mg/L,AGEs以0.84ng/ml作为临界值,在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血清CysC

    作者:邓惠玲;张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的分型及致病因素研究

    经数字表法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5年4月脑外伤后引发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患者60例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导致患者的患病原因及相应的分型,根据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兴奋型、抑郁型及混合型患者发病率分别为50.00%、30.00%及20.00%,兴奋型发病率相对明显高于混合型,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手术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致病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年龄及药物因素,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脑外伤后急性应激性精神障碍主要以兴奋型占多数,且手术及心理等因素是患者出现急性应激精神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因此为了改善治疗效果需要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加快恢复进度。

    作者:黄维忠;磨夏玲;黄生万;李秀云;黄丽琴;俞洋 刊期: 2016年第14期

  •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精神障碍疾患管理中的作用

    选取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所属辖区的社区精神障碍疾患124例,完全随机化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门诊随访干预,观察组在常规门诊随访的基础上实施社区个案管理,干预时限均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服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个案管理有助于增强精神障碍疾患服药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贤初;陈燕;周霖 刊期: 2016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