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海杰;高宏伟;王军;李传波;张昌文;刘春雨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70岁,因右下腹疼痛10余天收入院.患者于1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下腹针刺样疼痛不适,呈阵发性,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胸闷气急,无尿频、尿急、尿痛,无阴道流血排液.查体:右下腹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可触及一大小约15.0 cm×5.0 cm×5.0 cm的肿块,边缘光滑,压痛(+),活动度差.
作者:周伟平;周剑;傅永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动物腰椎L1-L4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在压缩和拉伸载荷下椎间盘和韧带对应力和变形的影响.方法:获取新鲜绵羊脊柱标本,予CT常规扫描,所得数据使用Mimics 10.01软件处理,分别建立单椎体,椎体+间盘,椎体+间盘+前、后纵韧带、棘上韧带三种不同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载荷下有限元模型应力变化.结果:考虑间盘与不考虑间盘对脊柱应力分布影响较小,两种模型的大应力接近,数值为26.6 MPa,有或无间盘模型对脊柱变形的影响较大,椎间盘具有吸收脊柱轴向变形的作用.韧带在脊柱承担拉伸载荷时能够承担一部分载荷,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的大应力数值分别接近为15.1 MPa和14.2 MPa.前纵韧带高应力位置靠后,后纵韧带的高应力位置靠前.韧带对应力作用影响小,间盘对应力作用影响大.结论:间盘对椎体应力的影响较大;韧带在脊柱拉伸时能够承担部分载荷,对应力的影响小,间盘具有吸收脊柱变形的作用.
作者:冯其金;赵玲娟;谷福顺;魏万利;郑昆仑;郭锐;李瑞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内固定物取出时应用超声引导的微创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行内固定术治疗的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内固定物取出时定位方案差异分为直视定位组(54例)、内窥镜定位组(64例)和超声引导组(87例),对比分析3种内固定物取出定位方案的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首次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超声引导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也明显低于直视定位组(20.4%)和内窥镜定位组(14.1%);超声引导组内固定物取出首次成功率(94.3%)明显高于直视定位组(81.5%)和内窥镜定位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骨折患者内固定物取出时采用超声引导具有首次成功率高,切口较小,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金晓可;蓝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X线平片影像征象与CT重建对足部隐匿性骨折对比分析,提高足部隐匿性骨折诊断的检出率.方法:收集76例患者经X线平片(DR)检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足部骨折的急性外伤患者,于伤后lh-2d行多层螺旋CT,明确诊断为隐匿性骨折.通过回顾X线平片影像表现进行分析,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 (CMH)检验方法统计观察骨折各种征象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单发骨折患者为41例,多发骨折患者为35例,骨折的部位126处,其中跖骨骨折56处,足舟骨骨折12处,楔骨骨折29处,跟骨骨折16处,骰骨骨折11处,距骨骨折2处.126处骨折X线平片示:软组织肿胀占98.41%,骨质密度不均匀占31.74%,骨质形态不规整占30.15%,骨质致密线占1.58%,软组织内散在稍高密度影占1.58%.结论:足部隐匿性骨折极易漏诊,常见部位为跖骨和楔骨.X线平片足部骨质致密线、密度不均匀与骨折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与骨折有明显相关性.骨折软组织肿胀、骨质形态不规整、软组织内稍高密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勾振恒;王海屹;苏晓华;王平怀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老年痔病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120例老年Ⅲ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对照组l采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术(TST)、对照2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剥术,比较3组治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等指标.结果:3组治愈率均为100%,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评分(3.7±1.6)分,显著低于对照1组(7.1±3.6)分和对照2组(6.8±3.2)分,治愈时间(6.7±1.6)d)也显著低于对照1组(9.4±2.9)d和对照2组(16.0±3.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月,3组间复发率和肛门功能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术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少,近期疗效好,值得在治疗老年痔病的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宸;林晖;孙健;归玉琼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是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常见的原因,多发生于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动脉硬化等相关疾病发生率增加,其患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发病原因主要为血管本身的病变、血容量不足等.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与轻微体征不相符的剧烈腹痛,目前确诊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仍然是金标准.临床医生在接诊不明原因腹痛患者时,尤其是与体征不符的严重腹痛,要考虑到该病的可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关键,对发病高风险和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手术后的病人,应长期口服抗凝药或活血药,并定期监测凝血指标,可降低发病率并改善预后.
作者:冯健;屈振亮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梗阻性黄疸是指胆道系统因各种原因引起机械性梗阻、胆汁排空不畅、出现进行性皮肤、巩膜黄染的一种常见病.中医药对黄疸的治疗源远流长,在退黄保肝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梗阻性黄疸在手术解除梗阻病因或微创介入通畅胆汁引流的基础上,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中药治疗,能够起到保肝退黄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患者更快康复.文章对中药治疗梗阻性黄疸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作者:汪凯;张桂信;陈海龙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比手法整复夹板固定与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FrykmanⅧ型骨折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夹板固定对尺侧柱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配、配对方法设计临床研究,要求性别相同、年龄相近、治疗后桡骨远端解剖学评分等级和尺骨茎突骨折类型一致,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夹板组,单纯行桡骨远端钢板固定治疗者纳入内固定组,共配对34对(68例).结果:随访至治疗后12周,桡骨远端骨折均愈合良好.夹板组出现尺侧柱并发症9例,内固定组24例(P<0.05).通过Bunger的Colles骨折复位解剖学评分标准进行评估,夹板组优良率79.4%;内固定组97.1% (P< 0.05).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夹板组优良率91.2%,内固定组64.7% (P< 0.05).夹板组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分别为健侧的(81.4±6.8)%、(80.3±10.2)%,内固定组分别为(76.8±8.0)%、(71.4±8.5)%(P<0.05).夹板组手捏力为健侧的(73.1±6.5)%,内固定组为(69.8±6.4)%(P<0.05).结论: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终末桡骨远端骨折,虽解剖学评分不及单纯桡骨远端内固定治疗,但获得了更满意的腕关节功能,腕关节桡尺偏活动度、旋前及旋后活动度范围优于后者,且因尺侧柱损伤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后者.
作者:李永耀;赵勇;程灏;成永忠;关继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及潜在优势.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纳入标准、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后梗阻未缓解并行手术治疗者65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治疗组31例,开腹手术治疗组34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ASA评分及手术史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例腹腔镜探查患者共中转5例,34例行开腹手术治疗.在术后并发症率、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优于开腹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随访复发率(7.7%)低于开腹组(14.7%),具备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复杂性粘连性肠梗阻安全、微创、效果可靠,可显著减低术后复发率,可作为复杂性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方式.
作者:张帅;徐靖;石磊;赵永捷;江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效散联合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第一诊断符合慢性踝关节不稳的骨科门诊患者45例,以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神效散联合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理筋手法治疗,采用疼痛VAS评分量表及AOFAS踝-后足评分量表分别对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45例均获得随访,治疗组VAS评分从治疗前(5.78±1.31)下降到治疗后(2.74±1.36),对照组VAS评分从(5.73±1.49)下降到(3.91±1.11),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AOFAS评分从治疗前(52.91±10.18)上升到(81.13±8.92),对照组从(53.82±9.49)上升到(70.05±10.28),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两组治疗后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神效散联合理筋手法较单纯理筋手法治疗慢性踝关节不稳疗效更具优势,在改善患者疼痛及功能活动方面疗效肯定.
作者:王琳珏;郑昆仑;金鸿宾;王爱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钱草总黄酮对一水合草酸钙(COM)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所致肾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COM处理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建立体外泌尿系结石细胞模型,将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金钱草总黄酮处理组(TF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抑制组(SB组)、COM处理组(COM组)、COM和金钱草总黄酮处理组(CTF组)、COM和p38/MAPK抑制组(CSB组)6组,WST-1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人肾损伤分子(KIM-1)、p-p38、p38、自噬相关蛋白LC3-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凋亡数.结果:COM浓度为0.5、1、2、5mmol/L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5.02±5.50)%、(70.27±3.78)%、(58.09±3.23)%、(42.56±4.13)%,较对照组(99.83±3.65)%降低(P<0.05).在COM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随着时间的增加,KIM-1、p-p38及LC3-Ⅱ表达增加.COM可诱导HK-2细胞过度自噬和凋亡,CSB组细胞凋亡率较COM组降低[(7.91±0.70)%vs(29.90±1.07)%,P<0.05].CSB组LC3-Ⅱ表达较COM组降低[(0.52±0.04)vs(1.17±0.04),P<0.05].CTF组p-p38蛋白水平较COM组降低[(0.66±0.06) vs(1.01±0.06),P<0.05].随着金钱草总黄酮浓度的增加,HK-2细胞存活率也逐渐增加.CTF组细胞凋亡率较COM组降低[(10.54±1.07)%vs(29.90±1.07)%,P<0.05].CTF组LC3-Ⅱ表达较COM组降低[(0.82±0.10) vs(1.17±0.04),P<0.05].结论:金钱草总黄酮可通过阻断p38/MAPK通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度自噬和凋亡,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从而抑制泌尿系结石的形成.
作者:解海杰;高宏伟;王军;李传波;张昌文;刘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文献中用阳和汤医治非哺乳期乳腺炎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Springer、EMBASE、MEDLINE、AGRICOLA、BIOSIS Previews、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临床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数据库,从建库至2017年2月阳和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筛选合格研究.应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价,改良Jadad评分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6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阳和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值比(odds ratio,OR)为4.60,95%可信区间(CI)[2.87,7.37](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9.7%)优于常规手术联合抗生素组(69.8%)、美迪克乳腺治疗仪组(47.8%) (P<0.0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地塞米松加甲硝唑组(50%)(P=0.05).纳入研究未报到不良反应.结论:阳和汤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许雷来;崔艳婷;岑梦燕;谢小红;顾锡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方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应用K-B法和MIC法对临床分离的487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抗生素药敏试验,鉴定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观察清热解毒方对代表性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al、Pa2、Pa3、Pa4)、鲍曼不动杆菌(Abl、Ab2、Ab3、Ab4)、肺炎克雷伯菌(Kp)、产酸克雷伯菌(Ko)、阴沟肠杆菌(Ecs)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487株革兰阴性杆菌鉴定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20株、鲍曼不动杆菌43株、克雷伯杆菌33株、阴沟肠杆菌4株,其他菌株2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21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0株.在62 mg/mL浓度的清热解毒方提取液平皿上未见Pa1、Pa2、Pa3、Pa4及Ab1生长;在125 mg/mL浓度平皿上未见Ab2、Ab3、Ab4和Kp生长,在较高浓度中药平皿上(250和500 mg/mL)未见Ko和Ecs生长.结论:清热解毒方能抑制多种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尤其对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和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抑菌效果佳.这为临床常见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中药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房杰;孙兰菊;陈明慧;薛海玲;陈莎燕;任增澎;常艳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78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术后疼痛、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4.6±5.1) min,对照组为(25.3±4.5) min,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5.1±2.4)d,对照组为(19.5±5.3)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疼痛、临床疗效、肛门功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除袋形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疗效确切,愈合时间短.
作者:陈富军;昝朝元;原相军;李杉;李成书;李刚;骆川云;贺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收录的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从2000年1月-2017年6月.提取资料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623例患者,2篇为骨科手术,3篇为妇科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显著降低DVT发生率(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联合组降低了骨科手术(P=0.02)及妇科手术DVT发生率(P=0.0003);此外联合组显著降低了D-二聚体水平(P<0.0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术后静脉血栓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但仍需设计良好的大样本RCT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作者:刘玉波;孙岩;康庆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抑酸降逆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以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服用自拟抑酸降逆方,共治疗8周.分别观察食管上括约肌压力(UESP)、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食管蠕动波幅及同步收缩百分比的改善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UESP[(61.42±17.13) vs (33.93±8.04)]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33.93±8.04) vs(41.37±10.01),P<0.01];食管蠕动波幅[(59.64±6.67) vs(76.84±6.94)]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效果优于对照组[(76.84±6.94) vs(68.03±8.93),P<0.01];LESP(19.82±3.86 vs 28.91±6.35)有明显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LESL (2.24±0.60 vs3.44±0.74)有明显改善,效果与对照组相当;同步收缩百分比[(9.36±2.16) vs (8.57±2.12)]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酸降逆方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在改善食管动力方面有显著疗效.
作者:贾宁;唐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1期
Barrett食管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密切相关,反流包括酸反流和非酸反流.近年来关于非酸反流与Barrett食管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中,胆汁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尤其与BE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胆汁反流可通过活化法尼酯衍生物受体(famesoidX receptor,FXR)-尾型相关同源盒转录因子-2(caudal-related homeodomain transcription factor-2,CDX2)通路,以及通过Notch通路与CDX2信号的串话效应调控食管上皮细胞肠化生.因此,如何从胆汁酸的作用机制来深入研究以防止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是临床研究值得关注的问题.
作者:唐丽明;宋宁;袁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和评估两组后期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检测指标的预估价值.进一步构建和绘制相关指标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6例经入院后7d上腹部CT检查确诊,发生感染性胰腺坏死27例(28.1%),感染组PCT、hs-CRP及IL-8水平分别为(7.2±2.3)μg/L、(23.6±3.9) mg/L和(185.8±25.5)pg/mL,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的(2.5±0.5)μg/L、(13.1±1.9) mg/L和(80.2±7.9) pg/mL(均P<0.05);PCT的AUC为0.849,诊断界值为6.1 μg/L;hs-CRP的AUC为0.861,诊断界值为18.5 mg/L;IL-8的AUC为0.785,诊断界值为138.9 pg/mL;进一步以感染性胰腺坏死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上述指标的敏感度分别为88.9%、85.2%和77.8%,特异度分别为85.5%、82.6%和78.3%.结论:早期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PCT、hs-CRP和IL-8,对后期感染性胰腺坏死的诊断具有较好的预估价值.
作者:张亭;周雅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评价通督活血汤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6例腰椎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口服通督活血汤配合经皮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单纯经皮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术后疼痛评分(VAS)、住院天数及治疗效果满意度.结果:术后1、2、3个月治疗组ADL评分分别为(78.2±4.8)、(81.2±6.9)、(90.2±5.7),对照组分别为(54.4±4.2)、(66.3±4.7)、(79.1±6.1):术后1、2、3周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4.2±1.4)、(3.2±1.0)、(1.1±1.7),对照组分别为(6.4±1.2)、(5.3±1.7)、(3.1±1.9);治疗组住院天数(7.4±1.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2±1.7)d;治疗组效果满意度(94.5±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6.5)%(均P< 0.05).结论:通督活血汤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症状腰椎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导;丑钢;谢添;李曙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切口辅助治疗小儿美克尔憩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腹腔镜诊治美克尔憩室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步骤、小切口选择部位、手术时间、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结果:35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脐部、10例行右下腹小切口美克尔憩室切除术,45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手术时间平均83 min(56~110min),术后平均进食时间为3.6d (3~4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d(6~9d),术后随访无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在小儿美克尔憩室的诊治中兼具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美克尔憩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等明显优势,可作为小儿美克尔憩室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李金鑫;王晓晔;崔华雷;田琪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