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分析

王保华

关键词:腹腔镜, 开放性手术, 原发性腹壁疝
摘要: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研究组7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研究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几率4.17%及血肿情况2.78%明显小于对照组32.81%、21.88%,再次住院率6.94%小于对照组21.88%,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腹壁疝较单独开放性手术疗效更佳,术后感染及血肿几率更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不同嵌体材料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效果。方法将75例(90颗牙)需要进行磨牙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复合树脂嵌体修复和纯钛嵌体修复,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分别在半年、1年后进行复诊,通过对边缘密合度、修复体完整性、继发龋、牙龈健康情况、邻接关系等五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观察组颜色匹配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树脂嵌体和纯钛嵌体在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中临床效果均较显著,但从修复效果及整体美观性上来讲,复合树脂嵌体更佳。

    作者:刘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曲美他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6例,总有效率为78.3%(36/46),观察组总有效43例,总有效率为93.5%(43/46),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同组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梁晓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奥施康定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应用

    选取41例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分成两个研究组,观察组21例,采用奥施康定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20例,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安全性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55.0%的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0%,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奥施康定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性神经痛安全有效,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许牧;廖云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不同方式给药联合缩宫素对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8月收治足月妊娠并发产后出血产妇64例,根据米索前列醇的给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4例和 C组19例。 A组米索前列醇舌下给药+缩宫素;B组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缩宫素;C组单用缩宫素。观察并记录三组产妇产后临床疗效,2、6、24h内出血量、宫缩情况、生命体征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产后临床总有效率,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均显著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产后疗效、平均出血量、宫缩情况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产后大出血,生命体征均正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显著优于单用缩宫素,此外,米索前列醇通过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作者:刘荣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保存活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牙隐裂患者106例(120颗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6个月和治疗后2年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6.23%,治疗后2年治疗有效率为90.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属烤瓷全冠修复早期隐裂牙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保存活髓组织,值得推广。

    作者:王藜篥;杨梅;王国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白带检验结果及其感染率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

    收集门诊部进行健康体检的妇女19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白带检验结果及感染率的变化情况。2011~2014年各年度霉菌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滴虫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年度滴虫及霉菌感染率逐渐上升。其中14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白带检验结果显示白细胞(+++)以上者135例,占(92.47%);173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中,白带检验结果显示上皮细胞(+++)以上者136例,占(78.61%)。白带检验在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近年来其感染率逐渐上升,临床应提高重视。

    作者:韩艳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术式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本组收集2012年4月~2014年6月我院接诊的患股骨近端骨折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微创、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罗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

    目的:探讨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新生清洁级健康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颅骨成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的培养液进行连续培养,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对不同时间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及护骨素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所有组别的成骨细胞吸光度值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同一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医院(P<0.05)。培养液中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为10-8mol/L条件下,各时点的吸光度高。观察各组成骨细胞中护骨素的表达情况,可见,其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但空白对照组中护骨素与actin信号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护骨素蛋白分泌水平下调。

    作者:李永頔;唐正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总胆汁酸(TBA)与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TBA与TC水平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在观察组多种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病患者的TBA水平要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在TC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则发生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的急性患者要明显低于慢性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病患者展开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可将其肝损伤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通过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极大程度上促进肝硬化诊断灵敏性及确诊率的提高,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国平;莫敏如;张蕾;叶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动态分析

    目的:调查2002~2013年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率。方法通过中山市内肿瘤登记处、三甲医院、东区公安分局收集2002~2013年东区户籍鼻咽癌和居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3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粗发病率分别为44.66/105和25.30/105,显著高于同期东区户籍鼻咽癌粗发率(男性27.25/105,女性15.6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每年粗发病率分别在36.75/105~48.06/105和20.33/105-30.70/105之间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籍居民可能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高的人种。

    作者:张灵芝;高奇峰;周小军;邱奕文;张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微创经皮肾镜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对比两组疗效。两组手术时间、总住院天数、血红蛋白下降值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观察组的碎石成功率是100.0%,结石排尽率是100.0%,对照组的碎石成功率是70.0%,结石排尽率是7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中,经皮肾镜取石术能够有效地优化治疗效果,可推广。

    作者:胡列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间歇导尿在脊髓损伤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选取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取间歇导尿,对照组进行常规持续导尿。观察组2个月内自主排尿患者的比率为4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2%;观察组出院需长期导尿(19.6%)及尿道感染(15.2%)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96,P<0.05);观察组症状泌尿系感染率为1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4.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2,P<0.05)。在对脊髓损伤的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间歇导尿具有显著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排尿功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及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钊;吕文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改良式单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选取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改良式单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穿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单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昌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研究

    选取86例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后就疗效及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显著优于对照组85.7%的总有效率(P<0.05)。观察组疗效具有显著优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5%略高于对照组19.0%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无显著差异(P>0.05)。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腔镜是瘢痕妊娠治疗安全有效的疗法,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吴飔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宫外孕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围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15±1.53)h,住院时间为(7.37±1.82)d,术中出血量为(1068.00±356.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7.25±1.49)h,住院时间为(11.06±3.53)d,术中出血量为(1432.00±412.00)ml;两组之间上述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外孕急诊患者的救治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作者:黄铭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RRF0.53±0.20ml/mi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3.57±0.46mmol/L、甘油三酯0.92±0.21mmol/L、血磷1.60±0.32mmol/L、β2-微球蛋白25.99±3.87m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方法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8月诊治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34例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组),34例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支架组),并于复位后当天、6w和12w行X线检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复位后当天小夹板组和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均优于小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疗效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组在疗效评分方面均优于支架组。结论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好的腕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熹;王鸿洲;纪木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及胆道镜联合应用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体会

    选取收治的186例胆道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1.36%;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8.60%,对照组为12.9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道结石临床发病率较高,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向东;龙桃清;吕海涛;雷雨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纳入90例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神经功能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一般资料情况发现,患者预后情况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有关(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影响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超高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作者:沈慧;龚洁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舒利迭)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选择收治的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茶碱治疗,对比两组肺功能改善与不良反应情况。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F改善效果比对照组优(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联合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显著,改善肺功能,具实用价值。

    作者:朱广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