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胡芳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液净化, 残余肾功能
摘要: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RRF0.53±0.20ml/mi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3.57±0.46mmol/L、甘油三酯0.92±0.21mmol/L、血磷1.60±0.32mmol/L、β2-微球蛋白25.99±3.87m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点,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8月在我院内分泌科诊治的糖尿病病房230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人群120例为对照组,分别进行超声检查,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总动脉主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23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单、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可发现颈动脉内径厚度变化,能清晰的显示颈动脉斑块的形态、结构和大小,并且发现年龄、高脂血症和高血压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对于伴有这些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应该尽早行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干预治疗。

    作者:严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将55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可减少并发症,缩短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患者的疗效

    探讨卡托普利舌下含服与硝酸甘油静脉滴注治疗高血压急诊患者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高血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级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联合组联合应用卡托普利和硝酸甘油,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联合组的显效率为64.10%,对照组为43.5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对照组的71.79%,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急诊高血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舌下含服和硝酸甘油静脉滴注,能平稳、有效地发挥降压效果,且用药方便,安全性好。

    作者:段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总胆汁酸(TBA)与血清总胆固醇(TC)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对这两组研究对象的TBA与TC水平进行检测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在观察组多种肝病患者中,急性肝病患者的TBA水平要明显高于慢性肝病患者(P<0.05);在TC水平方面,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则发生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中的急性患者要明显低于慢性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病患者展开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可将其肝损伤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出来,通过联合检测这两项指标,可极大程度上促进肝硬化诊断灵敏性及确诊率的提高,在肝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廖国平;莫敏如;张蕾;叶艳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120例临床治疗观察

    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组后甲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七叶皂昔钠配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且甲组患者患肢完全消退时间明显早于乙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的治疗方式对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还能改善膝关节的灵活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莫沙比利医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4月收治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比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排空有障碍患者饮食后4h残留率、患者临床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体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86.6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餐后4h的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4h的残留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莫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明显,能使患者临床的症状得到改善,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林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加味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7d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味承气汤应用于SAP患者可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

    作者:陈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生存期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收的晚期胃癌患者共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姑息性手术治疗联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病人生存期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0.74%,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29.63%,观察组病人的治疗总体有效率要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病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病人的6个月和1年生存期高于对照组(P<0.05)。对晚期胃癌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使病人生存期明显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梁尔斌;陈春燕;庞阮琴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选取低危初产妇,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未行会阴侧切组(A组)和会阴侧切组(B组),对照组为常规侧切组(C组),比较三组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会阴伤口疼痛及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疼痛、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和分娩不管会阴侧切与否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会阴侧切可能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与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判断能力,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接产技术,避免常规会阴切开,降低会阴损伤程度。

    作者:朱惠娟;卓丽英;龙翠萍;许宇铃;梁梅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曲美他嗪治疗1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肤(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林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健康教育在131碘治疗甲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研究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甲癌患者,入选患者均采用碘131方法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试验组相关知识掌握患者、相关技能掌握患者以及遵医行为者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甲癌术后患者采用碘131治疗过程中实施健康教育效果理想,能够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技能掌握度,提高遵医行为,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莎;缪云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会阴正中切开术和左侧斜切开术的效果观察

    将经阴道分娩需要进行会阴切开术助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和左侧斜切开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切口水肿率、拆线时间和切口感染率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二产程时间、胎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阴道助娩中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妇科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岳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吡格列酮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90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吡格列酮,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P-选择素水平、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24h室性早搏次数、24h心肌缺血次数的变化。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之后,其24h室性早搏的次数、24h心肌缺血的次数、LDL-C、TC、TG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则有较明显的上升幅度,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相对来说不明显(P>0.05)。吡格列酮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宗阳;万迎杰;王水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临床研究

    针对收治的9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结果(1)造成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49例)、胎盘缘由(27例)、凝血性功能障碍(11例)、软产道损伤(7例)及其他因素(4例),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主要为:分娩次数、分娩方式、第三产程、多胎妊娠及妊娠合并症等。(2)由于产后出血原因较多,一般可采取以下有效措施:药物注射、宫腔内纱布填塞术、子宫动脉栓塞术、输血等能有效地止血。造成产后大出血的原因有许多种,若在临床中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就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几率。对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立即采取针对性治疗,能够达到止血的效果。

    作者:陈凤英;郑双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苦参合剂治疗典型区域性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研究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给予苦参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停药30d和60d复发率分别为0.00%和6.67%,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和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合剂可明显改善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且临床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廖凌芸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冰冻切片机术中印片结合诊断肿瘤病理分析

    目的:对冰冻切片机术中印片结合诊断肿瘤病理临床实施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实施诊断及治疗的200例肿瘤患者,所有患者治疗方式均为手术治疗,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冰冻切片和细胞切片,与患者手术后的石蜡诊断结果实施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卵巢肿瘤患者55例,其中冰冻切片和术中印片单独确诊均为51例(92.73%),两者结合确诊54例(98.18%);甲状腺肿瘤患者102例,冰冻切片确诊95例(93.14%)、术中印片确诊96例(94.12%),两者联合确诊100例(98.04%);乳腺肿瘤43例,冰冻切片确诊41例(95.35%)、术中印片确诊40例(93.02%),两者联合确诊42例(97.67%)。结论冰冻切片和术中印片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结合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确诊率,从而为患者治疗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李有恒;徐洪;曾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行臭氧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性阴道病治疗有效率为96.3%,滴虫性阴道炎治疗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74.2%,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性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采用臭氧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张献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替罗非班不同用药剂量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及疗效的影响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术前基础用药)、B组(术前基础用药+300~400μg/h替罗非班静脉滴注)、C组(术前基础用药+300~400μg/h替罗非班静脉滴注+10μg/kg替罗非班静脉注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30.0%,B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40.0%,C组梗死相关血管自溶率为73.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73.3%,B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86.7%,C组ST段回落>50%构成比为96.7%,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16.7%,B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6.7%,C组术中无复流发生率为3.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滴注联合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能减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栓负荷,降低术中无复流发生率,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胡永兵;胡孟泉;黄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临床探讨

    选取128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在发作期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在喘息症状缓解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观察组平均喘息发生次数、平均无症状天数、喘息发生率、急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随访哮喘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为32.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明显减缓喘息的发作次数,有效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患儿发展成哮喘。

    作者:沈红霞;熊学燕;邱振涛;郭渊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肾康注射液对急性肾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4例ARF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联合SKI方案,就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血钾、疗效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肾功能、血钾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具优势,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75.68%(28/37),而观察组联合治疗后总有效率则是94.59%(35/37),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是2.7%(1/37),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ARF患者在常规治疗原则上加用肾康注射液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肾功能指标,同时用药安全可靠,无不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临床治疗ARF的一种急救药物。

    作者:林志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