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动态分析

张灵芝;高奇峰;周小军;邱奕文;张韵

关键词:鼻咽癌, 发病率, 中山籍,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调查2002~2013年中山市东区中山籍鼻咽癌发病率。方法通过中山市内肿瘤登记处、三甲医院、东区公安分局收集2002~2013年东区户籍鼻咽癌和居民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2~2013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粗发病率分别为44.66/105和25.30/105,显著高于同期东区户籍鼻咽癌粗发率(男性27.25/105,女性15.63/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年间,东区中山籍男、女性鼻咽癌每年粗发病率分别在36.75/105~48.06/105和20.33/105-30.70/105之间波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山籍居民可能是全世界鼻咽癌发病率高的人种。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外敷治疗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观察

    筛选收治的毒蛇咬伤后肢体肿胀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毒蛇咬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用丹参注射液于咬伤创口及肿胀肢体行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d、6d肢体肿胀程度,并记录两组肿胀消退时间。观察组治疗后3d、6d肢体肿胀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肿胀消退时间、疼痛程度评分(VAS)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蛇咬伤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丹参注射液外敷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加快肿胀消退速度,缓解因毒蛇咬伤及肢体肿胀引起的疼痛,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许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收治的待产孕妇447例,对其进行定植菌筛查,对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的待产孕妇进行观察分析,并探讨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447例待产孕妇中,有44例为多重耐药菌定植,占9.8%;有403例为正常菌群,占90.2%。多重耐药菌定植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a、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a及大肠埃希菌构成,分别占15.9%、79.5%及4.6%。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与切口感染密切相关,控制好多重耐药菌阴道定植才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心脏康复治疗对心力衰竭患者运动心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并予以出院后1年随访指导。将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以及脑钠肽水平变化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将治疗前后的心肺运动试验(CEPT)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对应治疗1年后,患者的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代谢当量(METs)、大摄氧量相对值(VO2 max/kg)、大氧脉搏(VO2 max/H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开展对应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会阴侧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选取低危初产妇,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根据分娩结局分为未行会阴侧切组(A组)和会阴侧切组(B组),对照组为常规侧切组(C组),比较三组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排便困难、会阴伤口疼痛及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等指标。结果三组产妇产后6w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及排便困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会阴伤口疼痛、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妊娠和分娩不管会阴侧切与否均对初产妇盆底功能有一定的损伤,会阴侧切可能引起会阴伤口疼痛与产后3个月性生活障碍,应提高助产士自身判断能力,严格掌握会阴切开指征,提高接产技术,避免常规会阴切开,降低会阴损伤程度。

    作者:朱惠娟;卓丽英;龙翠萍;许宇铃;梁梅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临床纳入90例收治的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神经功能等,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总结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根据一般资料情况发现,患者预后情况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有关(P<0.05)。将上述影响因素代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均为影响超高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超高龄患者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等,既往卒中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作者:沈慧;龚洁芹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民航飞行员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某航空公司1539名男性飞行员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探讨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飞行员的健康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某航空公司1539名男性飞行员的健康体检结果,统计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飞行员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539名男性飞行员中共检出慢性病患病者1238例,占80.44%,所患疾病主要以高血脂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听力损伤以及胆囊息肉为主,所占比例分别为28.20%、27.29%、22.22%、11.18%和9.88%。在年龄分布上,慢性病患病者多集中在30~50岁年龄段。飞行员随着年龄的升高患慢性病的风险随之升高,且患病人群中不进行体育锻炼、吸烟、高盐饮食以及肥胖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健康组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行员工作特殊,慢性病的患病率较高,相关部门应予以重视,加强对慢性病防治的干预,进行分级管理,开展一级及二级疾病预防,定期随访疾病,并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与跟踪,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作者:雷方;成首艳;邓明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宫外孕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选择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60例宫外孕急诊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在围术期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5.15±1.53)h,住院时间为(7.37±1.82)d,术中出血量为(1068.00±356.00)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7.25±1.49)h,住院时间为(11.06±3.53)d,术中出血量为(1432.00±412.00)ml;两组之间上述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外孕急诊患者的救治中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作者:黄铭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丙酸氟替卡松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婴幼儿喘息临床探讨

    选取128例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喘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在发作期均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观察组在喘息症状缓解期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结果观察组平均喘息发生次数、平均无症状天数、喘息发生率、急诊/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年随访哮喘发生率为10.94%,对照组为32.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丙酸氟替卡松可以明显减缓喘息的发作次数,有效预防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患儿发展成哮喘。

    作者:沈红霞;熊学燕;邱振涛;郭渊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碳酸氢钠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呕吐患儿9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把全部患儿依据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呕吐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体质量减轻重量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93.49%,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是76.09%,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呕吐应用碳酸氢钠联合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儿呕吐症状改善时间,改善患儿体质量下降情况,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朱旭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深析

    对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在早产预测中的价值展开探讨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存在先兆早产征象的96例孕产妇,行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其早产预测价值展开观察研究。对所有患者开展宫颈长度检测,以宫颈长度≤3cm为异常,早产率97.5%;相较于宫颈长度>3cm患者早产率3.6%显著更高(P<0.05);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在7d内、8~14d、15d~37周内分娩的敏感性都是100.0%,特异性分别是92.8%、100.0%及100.0%。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检测联合B超宫颈监测对早产有着一定的临床预测价值,且有着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具备临床推广借鉴意义。

    作者:蔡敏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分析老年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影响因素。23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分为PSD组(n=112例)和单纯脑卒中组(n=120例),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发病部位、发病类型、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家庭关系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D的影响因素。 PSD组及单纯脑卒中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家庭关系及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医疗负担、生活自理能力均为PSD的影响因素(P<0.05)。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关系、医疗负担、生活自理能力均为PSD的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采取各种防治措施有效防治老年PSD。

    作者:李海龙;姚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自护理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及呼吸训练完成度的影响

    抽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自护理论护理。观察两组ESCA量表自我护理能力评价得分及呼吸训练完成人数和优良率。观察组ESCA量表评价自我护理能力得分(142.3±3.5)分、呼吸训练完成度优良率(92%,55)分别相较对照组的(119.4±4.5)分、(75%,45)显著较高,观察组护理后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呼吸训练完成度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护理论能有效提高性阻塞性肺疾病恢复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完成呼吸训练,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作者:徐宝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中度残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和重度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29%(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灿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放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以我院肿瘤科放疗治疗的96例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研究对象50例,按舒适护理模式予以护理;对照组研究对象46例,按常规护理方式予以护理。连续治疗3个月后,就疗效、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高达88.0%优于对照组71.7%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平均总分67.3±4.9分,高于对照组58.6±6.6分的总分,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在其它各项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高于对照组80.4%的护理满意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舒适护理用于晚期肺癌放疗治疗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提升其疗效,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罗淑兰;龚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残余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其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并需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予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HP)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 RRF0.53±0.20ml/min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3.57±0.46mmol/L、甘油三酯0.92±0.21mmol/L、血磷1.60±0.32mmol/L、β2-微球蛋白25.99±3.87mg/L,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能够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胡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120例临床治疗观察

    本文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分组后甲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0例主要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七叶皂昔钠配合甘露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经过两个星期的治疗后,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乙组,且甲组患者患肢完全消退时间明显早于乙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驱动仪配合中药桔术四物汤的治疗方式对骨折创伤术后下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还能改善膝关节的灵活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腹腔镜和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的疗效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36例原发性腹壁疝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研究组7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4例患者采用开放性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研究组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几率4.17%及血肿情况2.78%明显小于对照组32.81%、21.88%,再次住院率6.94%小于对照组21.88%,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治疗原发性腹壁疝较单独开放性手术疗效更佳,术后感染及血肿几率更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保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锐扶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体会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在我院行锐扶刀治疗的1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中,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对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秀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两种手术方案治疗难治性脑积水临床比较

    随机抽取收治的难治性脑积水患者5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行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并对两组差异进行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成功率为73.8%,对照组为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肺动脉高压、静脉血栓、感染、分流管心房端移位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治疗难治性脑积水的疗效与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并无较大差异,成功率较为相似,但神经内镜疗法无并发症出现,临床效果更为理想。

    作者:彭伟;仁民;裔德超;邓义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会阴正中切开术和左侧斜切开术的效果观察

    将经阴道分娩需要进行会阴切开术助娩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和左侧斜切开术,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切口水肿率、拆线时间和切口感染率等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二产程时间、胎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和产褥感染率等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阴道助娩中采用会阴正中切开术,具有易操作、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基层妇科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岳楠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