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娟;卓丽英;龙翠萍;许宇铃;梁梅芬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平衡训练,研究组给予虚拟显示技术(VR)游戏训练。对比两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BB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B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对其平衡功能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温鸿源;赵月飞;李翼;甘灏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筛选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冠脉钙化病变行介入治疗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前术后生化指标及远期临床疗效。86例患者无医源性死亡、致残等结局发生,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项生化指标可知,86例患者术前与术后肌钙蛋白T、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年内随访结果无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靶血管在此血运重建的发生。冠脉腔内旋磨术联合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钙化病变疗效确切,并且手术安全性较高,术后远期疗效较为理想,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林常;李存仁;刘丽媚;李雪锋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护骨素蛋白含量与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新生清洁级健康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颅骨成骨细胞进行分离、培养,使用含不同浓度甲状旁腺激素的培养液进行连续培养,分别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法对不同时间大鼠成骨细胞增殖情况及护骨素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所有组别的成骨细胞吸光度值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且同一时间点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医院(P<0.05)。培养液中甲状旁腺激素的浓度为10-8mol/L条件下,各时点的吸光度高。观察各组成骨细胞中护骨素的表达情况,可见,其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无显著相关性,但空白对照组中护骨素与actin信号比显著高于其他组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促进护骨素蛋白分泌水平下调。
作者:李永頔;唐正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研究循证护理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影响。选取收治的6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都有提升,观察组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6%)低于对照组(3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肝胆外科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熊秀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3、7d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加味承气汤应用于SAP患者可有效保护机体凝血功能。
作者:陈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推广使用。
作者:关秀莹;张媛;陈建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本科室14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3例和对照组72例。试验组护士在患者出院时除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的同时,发放一张温馨提示卡,对照组护士仅常规进行宣教交代何时回院行膀胱灌注治疗。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馨提示卡可提高膀胱癌患者术后遵医行为。
作者:卢海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和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5年8月诊治的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34例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组),34例采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一次性复位、支架外固定(支架组),并于复位后当天、6w和12w行X线检查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复位后当天小夹板组和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支架组在放射学评分上均优于小夹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位后6w、复位后12w疗效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夹板组在疗效评分方面均优于支架组。结论采用动态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好的腕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明熹;王鸿洲;纪木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研究羊水偏少足月妊娠运用普贝生(地诺前列酮)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11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自身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滴引产,观察组运用欣普贝生引产,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促宫颈成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对照组而言,观察组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的总产程和临产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给予羊水偏少足月妊娠产妇普贝生治疗,能够提高宫颈成熟度,使产程缩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孙彩萍;李筱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200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曲美他嗪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功能分级及脑钠肤(BNP)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总有效率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曲美他嗪,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用药安全,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林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72例牙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溶胶治疗,对照组给予碘甘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菌斑细菌含量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奥硝唑羧甲基壳聚糖溶胶注入牙周袋内治疗牙周炎,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将药物直接作用病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熊成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90例,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行改良式单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穿刺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单孔锥颅置管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昌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仅采用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咳喘宁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显著22例,好转14例,无效1例,有效率97.3%;对照组中显著11例,好转16例,无效10例,有效率73.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胃部不适1例,皮肤斑疹6例;对照组胃部不适3例,皮肤斑疹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喘宁是一种有效提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治疗效果的临床方案。作为中西医药物联合使用的范例,本次研究过程中未见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该方案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
作者:刘国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探讨宫腹腔镜下吸宫术在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同侧宫角妊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宫腹腔镜下吸宫术治疗的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同侧宫角妊娠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在宫腔刮除组织和电凝出血点时宫角破裂,立即在腹腔镜下行宫角破口修补术。子宫角破裂者术中出血200ml,子宫角未破裂者出血15~35ml。手术时间10~25min。血β-HCG术后50d均恢复正常。宫腹腔镜下吸宫术是治疗经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后同侧宫角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罗钰铭;李静波;周燕;王彩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颅减压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痊愈率和中度残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和重度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GO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29%(P<0.05)。结论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所致颅内血肿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灿鑫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心脏康复治疗并予以出院后1年随访指导。将患者治疗前后的6min步行距离、心功能分级以及脑钠肽水平变化等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同时将治疗前后的心肺运动试验(CEPT)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对应治疗1年后,患者的6MW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比例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患者的代谢当量(METs)、大摄氧量相对值(VO2 max/kg)、大氧脉搏(VO2 max/HR)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积极开展对应的心脏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其心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彭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分析手术时机对胫骨Pilon骨折疗效的影响。抽选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80例,均分成A、B组,A组行切开复位植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病后3~7d),B组行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病后7~24d),治疗结束后评定效果。B组优良率为92.5%,和A组的75.0%相比较高,差异显著(P<0.05);B组并发症2例,占5.0%,较A组的20.0%少,差异显著(P<0.05)。临床针对Pilon骨折患者选用合适的手术时机至关重要,可借助分步延期开放复位内固定疗法处理,以提高整体效果。
作者:周志成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选取9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吡格列酮,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P-选择素水平、胰岛素、血糖、血脂水平、24h室性早搏次数、24h心肌缺血次数的变化。结果通过比较发现,治疗组各指标变化的幅度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治疗组经过治疗之后,其24h室性早搏的次数、24h心肌缺血的次数、LDL-C、TC、TG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则有较明显的上升幅度,通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而对照组的变化相对来说不明显(P>0.05)。吡格列酮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宗阳;万迎杰;王水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探讨分析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选取治疗的12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研究组采用甲巯咪唑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状况。研究组临床疗效(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83.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高敏促甲状腺素指数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中,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将比索洛尔联合甲巯咪唑作为治疗方案进行选择,此治疗方案可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具有较大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小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技术在老年病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40例足部手术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术,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引导术。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及感受观察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穿刺时间为10.56±2.54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5.50±2.13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次数为1.2±0.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穿刺次数4.1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术在老年病人腘窝坐骨神经阻滞中更具有应用的价值,穿刺次数少,局部麻醉药起效时间更短,阻滞效果更好。
作者:陈卫;顾文义;濮建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