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文;翁建盛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化脓性阑尾炎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就诊序号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分别按腹腔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方式予以治疗,就手术成功率,手术数据及安全性等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为95.9%略低于对照组100%的手术成功率,但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手术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2%和29.1%,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微创手术用于儿童化脓性阑尾炎的治疗在确保手术成功率的基础上,改善了手术数据及安全性,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江长安;杜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是否有呼吸衰竭以及肺功能严重程度将其分为5组,并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6组的日间肺功能、夜间睡眠以及血气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这60例患者的平均血氧饱和度(MSa02)、低血氧饱和度(LSa02)与FEVI%预计值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TB90则与其表现为负相关;患者日间的血氧分压(Pa02)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正相关,与TB90则为负相关.夜间低氧在轻中度慢阻肺患者中也有着一定的体现,单纯从肺功能状况确定是否需夜间氧疗是远远不够的,日间血氧分压能够为患者的夜间氧疗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周寅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分析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应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行急诊脑外伤手术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的心率(HR)、动脉压(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及拔管时(T3)的HR、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和气管拔管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应用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麻醉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俊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甲减后规范化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妊娠期合并甲减孕妇88例.抽签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性干预治疗措施.依据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状腺素(FT4)水平来评价孕妇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TSH、FT4、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SH(3.12±1.04)mU/L、FT4(12.42±1.14)pmol/L、FT3(3.65±0.68)pmol/L水平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6.23±2.11)mU/L、(9.13±0.64)pmol/L、(2.41±0.0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74±0.62)kg较对照组(3.15±0.56)kg显著较高(t=4.684,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34.09%显著低于对照组90.91%(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异常率为20.45%显著低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 对妊娠期合并甲减的孕妇实施规范性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孕妇甲状腺功能,纠正机体代谢紊乱,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黄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依据服用阿司匹林后血小板计数情况分为AR(阿司匹林抵抗)组26例和AS(阿司匹林敏感)组38例.观察比较两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吸烟等一般临床特征与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纤维蛋白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IC)、总胆困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AR组女性50.00%、糖尿病46.15%高于AS组7.89%、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Hcy、HbAIC、LD高于A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糖尿病患者AR发生较高,Hcy、HbAIC、LDL可能导致AR的发生,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时需注意女性、糖尿病、Hcy、HbAIC、LDL含量等影响因素.
作者:孔艳玲;叶健翔;黄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32例牙周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分析所有患者的心理特征,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配合全程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牙周系统治疗中患者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感,配合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其在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菌斑指数(PLI)、牙周附着水平(AL)等相关指数的降低更为明显,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上牙周系统患者在治疗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焦虑感,配合全程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袁肖玲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总结分析熊去氧胆酸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与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水平.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内复发率7.50%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6个月时的ALT、AST、ALP、GGT、TBiL、TB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治疗时期的水平,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应治疗时期水平,差异显著(P<0.01).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炎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糖尿病足伴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下肢血管成形术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行仅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和截肢率分别为91.43%和0%,对照组分别为60%和11.4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d、60d及90d足背动脉内径分别为1.68 ± 0.07mm、1.81±0.06mm及1.81±0.05mm,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血管成形术联合药物干预治疗糖尿病足伴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足背血流内径,降低截肢率.
作者:唐亮宇;苏荣斌;谭少玲;王树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通过数据库检索发表的相关文献,运用Revman5.0对所纳入的文献关于螺杆菌感染与肝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观察组肝癌病例中螺杆菌感染率为52.53%,其对照组螺杆菌感染率仅为9.96%,纳入的9个研究不存在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估计合并0R值14.19,95% CI(7.92~15.14).作漏斗图和失安全系数分析结果均表明不存在发表偏倚小,结果可靠.肝癌与螺杆菌感染有关,螺杆菌是肝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俊燕;林泉峰;赖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超声指标、母血中血清蛋白指标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选取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建卡的9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于28~32w对孕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和血清学检查,记录超声筛查中的胎儿小脑横径(TCD)、胎儿主动脉峡部(AOI)血流指标与血清学检查中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SP)、血清前白蛋白(PA),并分别对胎儿生长受限作出诊断.对受检孕妇进行追踪随访,待孕妇分娩后,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病例数进行统计,计算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查对胎儿官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其诊断准确性进行判断.根据胎儿宫内生长是否受限将孕妇分为FGR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TCD、AOI、RBP、PA,并计算其相关性.结果 超声检查对胎儿富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2%、99.35%、96.09%、99.61%,血清学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83%、99.48%、96.83%、99.48%,与妊娠结果之间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对照组孕妇相比,FGR组的TCD、AOI均明显更小(P<0.05),RBP、PA明显更低(P<0.05).经计算得出,TCD、AOI、RBP、PA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均密切相关.结论 产前超声筛查、母血中血清学检查对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诊断准确性较高,超声指标和母血中的血清学蛋白指标可对胎儿官内生长受限予以敏感的反映.
作者:侯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均有显著的差异(P<0.05).腹腔镜手术治疗胃溃疡穿孔患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镇痛药物使用率.
作者:郑树武;庄丹;庄俊锋;赵少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9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风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中医外治疗法.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风湿病的治疗中,中医外治疗法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研究与治疗中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谢广松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呼吸科应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呼吸衰竭的87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患儿予以常规的护理,研究组47例患儿予以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5%,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85%,研究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为97.9%,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度比较,差异显著(P<0.05).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治疗小儿呼吸衰竭过程中予以患儿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小兰;林凤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CHD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HCY和CRP指标水平.结果 实验组HCY和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进展,检测指标水平也在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CHD患者HCY与CR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HCY和CRP均可作为CHD的危险预测因子,二者联合检查可准确反映CHD患者病情程度,利于该类病症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评估.
作者:杨云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的改善了病人胃功能,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值得加大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文廷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观察安脑丸在脑溢血治疗中的效果.选取诊治的脑溢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ICP)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安脑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及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脑溢血患者联合安脑丸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1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案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护理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抢救成功率、Apge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黄仕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08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31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手术时机分为3组.直接手术治疗组96例为人院后直接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48h转手术组112例为保守治疗48h症状无显著改善或恶化即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组104例人院后始终采用保守治疗,其中36例(保守治疗A组)病情出现恶化或出现肠绞窄指证转手术治疗,另外68例(保守治疗B组)始终采用保守治疗至出院,对比4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48h转手术组总有效率为97.3%,和直接手术组9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高于保守治疗A组(80.6%)和保守治疗B组(85.3%),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转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8%,和保守治疗B组1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著低于直接手术组15.6%和保守治疗A组41.7%,差异分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48h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恶化时转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防止病情恶化,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手术的佳时机.
作者:区文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行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3.3±6.7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2.5±6.2ml;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2.4±17.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114.6±20.5min;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1%.采用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更加明显,患者痛苦更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