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甲减后规范化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

黄薇

关键词:妊娠期, 甲状腺功能减退, 规范性干预, 妊娠结局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甲减后规范化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4月~2015年4月于我院住院的妊娠期合并甲减孕妇88例.抽签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性干预治疗措施.依据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血清游离甲状状腺素(FT4)水平来评价孕妇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分娩期并发症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孕妇TSH、FT4、FT3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SH(3.12±1.04)mU/L、FT4(12.42±1.14)pmol/L、FT3(3.65±0.68)pmol/L水平均显著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6.23±2.11)mU/L、(9.13±0.64)pmol/L、(2.41±0.05)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74±0.62)kg较对照组(3.15±0.56)kg显著较高(t=4.684,P<0.05).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为34.09%显著低于对照组90.91%(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异常率为20.45%显著低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 对妊娠期合并甲减的孕妇实施规范性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改善孕妇甲状腺功能,纠正机体代谢紊乱,避免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胎儿健康发育,避免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Ⅳ期胃癌30例临床观察

    观察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Ⅳ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Ⅳ期胃癌患者30例入组,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完全缓解0例(0%),部分缓解为17例(56.7%),稳定7例(23.3%),进展6例(20%),总有效率为56.7%;一年生存率为53.33%;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及外周神经毒性.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Ⅳ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小,可以耐受.

    作者:叶敏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研究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0例(83眼)眼表烧伤患者为试验对象.采用掷硬币法将分为传统疗法组和APG组.传统疗法组以全身和局部用药进行常规治疗;APG组在传统疗法组基础上加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观察指标:(1)愈合率;(2)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患者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1)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率更高,x 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3)APG组相比于传统疗法组愈合时间更短,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视力水平相似,治疗后均改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眼表烧伤治疗中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烧伤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感染、角膜新生血管等发生,对视力恢复不造成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任芝莉;刘会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效果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患儿住院尾号的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湿哕音和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支气管肺炎通过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效果较佳,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杜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探索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在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中分别选出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和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对全部患者均采用血液检验,检测RDW、MCV、MCH、MCHC指标值,并进行对比分析.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MCV、MCHC指标值均低于缺铁性贫血患者,而MCH值则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血液检验在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价值确切,有助于临床医生正确诊断,从而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胡仲红;辛国栋;杨亚喆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效果探究

    选取我院12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2年9月~2015年9月,将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案管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对比护理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抢救成功率、Apger评分均存在差异性(P<0.05).预案管理应用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效果显著.

    作者:黄仕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TEM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的应用疗效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的应用疗效.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局限性直肠肿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TEM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M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的应用疗效满意,有助于显著改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安脑丸治疗脑溢血疗效观察

    观察安脑丸在脑溢血治疗中的效果.选取诊治的脑溢血患者60例,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ICP)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联合安脑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GCS评分及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IC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常规治疗相比,脑溢血患者联合安脑丸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永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明确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官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官颈冷刀锥切术实施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应用利普刀锥切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住院期间观察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患者短,并且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患者应用利普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节省患者的治疗费用.因此,应在临床中不断推广.

    作者:李丽玲;林曼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呼吸系统疾病抗感染用药的探讨

    对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的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治疗患者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用药、用药的方法和用药量的多少,并在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为以后治疗该病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对我院5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后,使用多头孢类药物.在呼吸系统内科治疗患者的感染症状时,一定要事先了解用药的品种、用药的剂量以及用药的频率,避免过度用药或错误用药引起患者的抗药性,降低敏感程度.治疗结束后,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将用药品种、剂量、频率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可靠安全详细的参考.

    作者:姜兴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佛山地区缺铁性贫血患者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研究

    将100例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IDA组,另选8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铁、铜、锌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IDA组微量元素铁和锌含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微量元素铜含量略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IDA患者与微量元素铁和锌关系密切,与微量元素铜关系不大,通过检测IDA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对IDA患者的早期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林锦喜;周君纯;崔敏涛;孔燕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索分析实施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对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疗的5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干预,研究组同时给予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干预前后语言能力情况.结果 接受持续10个月的对应干预治疗后,研究组患儿语言能力恢复正常者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大运动以及精细运动发育商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适应能力、语言发育商及社会行为发育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实施鼓励性心理康复疗法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语言功能,对于促进患儿健康发展并提升其正常表达和交往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姚兰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试验组合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进行治疗.治疗后试验组呼吸、酸碱值、心率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P<0.05).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在控制疾病上都有着较好的作用价值,但是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指标,减少了不良状况的发生.

    作者:董知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分析

    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颅脑手术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于我院行颅脑手术患者64例进行对照实验,根据采用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2例)和观察组(n=32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观察组T2、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d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颅脑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能够提高血流动力学稳定度,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反应.

    作者:汪兵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研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机制,对患者采取止血、抗休克、补充血容量等急救措施,对治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产妇与胎儿的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治疗,患者的APTT、PF等指标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的抢救成功率高于胎儿,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之后应当及时解除病因,同时给予患者止血、补充血容量的措施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对于促进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颜智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依达拉奉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

    选取2013年1年~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ASH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水肿面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在ASH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安全性佳,有效保证了患者的康复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作者:文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分析消化内镜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符合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患者7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消化道出血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消化内镜方式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消化内镜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疗效显著,可及时有效的找到出血组织并进行止血,且治疗周期短、创伤面小,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尹剑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无抽搐性电休克与传统性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在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电休克治疗,观察组在使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对照组为56.5%,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4w、治疗后8w,研究组患者阴性症状、阳性症状、精神病理和PANSS总分等均比对照组低(P<o.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疗效突出,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叶姜兰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1日~2014年3月21日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信封抽取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心率、QT离散度.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9.54 ± 3.08)%,对照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为(31.65±3.4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经治疗后的心率、QT离散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可有效缓解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病情症状,在提高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的同时,极大的降低患者的心率及QT离散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钟伟州;贺五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两种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临床对比分析

    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价值.2015年1月~2016年1月,选取在本院确诊及接受治疗的HBV感染患者120例,均分别采用CLIA、ELISA法行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价值.CLIA法检测HBV感染准确度为98.33%,显著高于ELISA法检测HBV感染准确度85.00%(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CLIA法的HBsAg、HBeAb及HBeAg检出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但两组的HBcAb、HBsAb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O.05);37例CLIA法检测HBsAg阴性的患者其低水平(≤0.50IU/ml)HBsAg血清样本,经ELISA法检测检出率仅为67.57%,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与ELISA法相比,CLIA法对HBV感染患者的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更为准确,在早期病情诊断及病情监测方面更具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叶晓云;黄明珠;黄丽霞;李伟征;罗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治疗胆结石的可行性研究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分为双镜组和单镜组各24例.单镜组给予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组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双镜组结石取净率、复发率、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与单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用于胆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减少术中创伤和出血,对术后康复有益,且可提高结石取净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值得推广.

    作者:史永莉;梁振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