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2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仅采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h、24h的出血量、宫缩恢复时间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2h、24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宫缩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出血量,缩短官缩恢复时间,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作者:魏丽娜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患牙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牙髓血运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根尖诱导成形术进行治疗.通过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评价两组患牙根尖周病变和牙根发育状况的治疗效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效果明显,有效促进牙根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周胜;曾倩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及手术前后凸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变化情况.手术前两组患者脊柱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两项指标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obb角、椎体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观察组Cobb角及椎体压缩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经伤椎单侧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有助于伤椎及早恢复,缩小椎体压缩率,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曾庆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对比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完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电切术)和观察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各3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手术效果.随访结果显示两组的Qmax、QOL评分和PVR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1.28±10.82)min、(103.47±7.59)ml、(9.72±2.11)h、(6.09±1.25)d,均相对对照组更低(t=10.75,12.36,16.47,11.08;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显著低于对照组23.08%(x 2=5.48,P<0.05).应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基本一致,但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的手术时间相对更短,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周盛涛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将2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防水护脐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对2组不同方法对新生儿脐部影响进行比较分析.两组脐炎、渗血、感染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沐浴时脐部使用护脐贴比新生儿沐浴时脐部暴露法能减少新生儿败血症、脐部渗血、脐炎等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新生儿痛苦,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杨莉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2.22%明显低于对照组95.56%,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瑞芬太尼在心血管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安全性高,镇痛作用强,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超智;车骥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74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肿量、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景薇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男性乳腺癌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回顾分析2011年4月~2015年2月于本单位住院治疗的18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WHO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及分类,分析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男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占72.22%;男性乳腺癌患者的ER+及PR+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83.33%、77.78%;且男性乳腺癌患者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较高(P<0.05).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多见ER+、PR+,且Ⅱ级及Ⅲ级发生率均较Ⅰ级发生率高,患者的预后差,临床上应给予重视,做到及早预防、及早治疗.
作者:占三辉;王鹏;魏维;陈晓通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确诊急慢性白血病患者4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与慢性白血病组,其中急性30例,慢性18例;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患者48例做对照组,利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空腹静脉血标本,比较红细胞、白细胞及血红蛋白差异.急慢性白血病患者RBC及H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白血病患者WB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慢性白血病患者RBC、WBC、HB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仪诊断急慢性白血病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其首诊方法,但同时应结合人工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
作者:黎阳;李晓珍;罗潇;李伟征;黄丽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84例骨折术后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对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不良症状的预防效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3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手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易引起异常出血事件和其他不良反应症状,给予系统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不良症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余芳;付霞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将萍乡市二医院神经外科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8例实施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两组均遵医嘱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95.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患者围手术期,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脑积水患者的康复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刘静;朱红艳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本文选取80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方式,功能锻炼等手段配合临床中医护理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肩周炎疾病治疗时采取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干预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临床康复疗效,降低疾病复发率,并有效地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达到健康康复的目的.
作者:李细娥;田烨;周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研究.对照组60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观察组60例患者在进行了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其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均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腹腔积液减少情况和病灶缩小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康复上,能够让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胸腔积液和病灶情况明显的改善,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闵春花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的应用疗效.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4月局限性直肠肿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TEM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M治疗局限性直肠肿瘤的应用疗效满意,有助于显著改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兴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研究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治疗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多潘立酮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要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要低.多潘立酮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十分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林泽怀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将于我院住院的94例冠心病患者抽签随机均为两组.对照组(47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采用简明36项健康问卷(SF-36)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存质量和幸福感进行评价.干预前两组SF-36、MUNS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587.48±124.64)分、MUNSH(28.73±8.17)分较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495.37±117.52)分、(23.56±8.23)分显著较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23.40%较对照组51.06%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冠心病患者及早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主观幸福感.
作者:何慧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用药和康复治疗情况.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患有脑卒中后遗症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药物和基础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中成药以及康复训练进行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7.27%,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1.82%,治疗后改良Barthe1指数评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采用中医针灸和中成药进行配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曾佳;高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探讨酶联免疫法和PCR检测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疑似丙型肝炎患者,对其血清标本进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抗-HCV,并对所有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HCV-RNA.ELISA检测抗-HCV的阳性率为49.4%,PCR法检测HCV-RNA的阳性率为46.7%,HCV-RNA阳性患者中抗-HCV阳性率和HCV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R检测HCV-RNA在丙型肝炎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ELISA法检测抗-HCV可作为丙型肝炎诊断的确证实验,结合酶联免疫法能有效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检出率,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王春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咯地尔治疗.持续治疗14d后对比2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接近,治疗后均明显改善,且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较好,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优于川芎嗪.
作者:许黎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非成人失神癫痫患者设为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脑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情况.对照组患者非特异性异常比例为20.0%,观察组为2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正常比例、痫样放电、总异常率方面,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检查在成人失神癫痫的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俊英 刊期: 2016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