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何毅

关键词: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老年急性胆囊炎
摘要: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期间诊治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未出现1例感染等并发症,对照组中有2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3.13%,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埃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Hp根除率为93.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9%、Hp根除率为71.43%。对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展开对比分析,具有一定差异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临床上埃索美拉唑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良好。

    作者:付保忠;岳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肝癌临床治疗研究新进展

    研究目前临床常见的几种对小肝癌的治疗模式,包括外科手术切除、肝移植、消融治疗、导管化疗栓塞、生物治疗、综合治疗这几种模式。旨在了解现阶段小肝癌的临床治疗手段,为下一阶段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吴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改良式剖腹产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临床效果比较

    选取传统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936例纳入传统组,改良式剖宫产术420例纳入观察组,对比相关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持续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开腹前出血浸润纱布块数低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产褥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式剖腹产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产妇康复更好、更快。

    作者:周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珠海地区老年人低视力患者的病因及影响因素调查

    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共4394例,由专业视力调查小组进行视力状况及其视力影响因素调查。结果珠海3个辖区共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视力正常率为93.97%,双盲率为1.55%,低视力率为4.48%。女性双盲率、低视力率分为2.04%、5.34%,显著地高于男性的1.11%、3.73%(P<0.05)。高中及其以上学历者的双盲率、低视力率显著地低于高中以下学历者的2.01%、6.11%(P<0.05)。盲和低视力的病因包括白内障、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变性、青光眼、高度近视、创伤、先天因素。珠海地区老年人低视力与性别、文化程度相关,而导致视力损伤主要原因为白内障,进行老年人眼睛保健工作应针对本地区老年人视力情况特点,实施针对性防治。

    作者:张泽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的效果分析

    资料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诊治的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41例予以红霉素疗法,研究组患儿41例予以阿奇霉素疗法,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相关情况。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身体机能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效果显著,促进患儿身体机能康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陈千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孕5~8w动态观察血HCG、孕酮、雌激素在先兆流产结局中的运用

    目的:探讨孕5~8w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酮、雌激素联合检测在预测早孕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孕5~8w出现先兆流产患者213例,根据妊娠结果分为继续妊娠组(147例)、难免流产组(66例)。测定对比两组患者孕5~8w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HCG)、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分析其诊断难免流产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难免流产组患者在5~8孕周中每周血β ̄HCG、P、E2值均低于继续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G、孕酮、雌激素是预测难免流产的可靠指标,动态联合观察三者水平,避免了过早、频繁 B 超检查,值得在临床早孕期监测中使用。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类固醇激素对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防治效果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108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处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5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类固醇激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面瘫发生及缓解情况。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5例(9.26%)迟发性面瘫与研究组3例(5.56%)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的迟发性面瘫均为Ⅱ级,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的迟发性面瘫Ⅱ ̄Ⅳ级;研究组患者术后迟发性面瘫持续29.32±1.14d,少于对照组(56.62±37.73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固醇激素对微血管减压术后迟发性面瘫的发生无阻止效果,但能有效缓解病发程度并减少病情持续时间。

    作者:周锋;王亚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甲亢患者骨密度与骨代谢生化指标的临床观察

    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72例甲亢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能X线测定仪对所有研究对象的BMD和髋关节强度指数(FSI)进行监测,同时测定总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血清骨钙素(BGP)和β ̄胶原降解产物(β ̄Crosslaps)。(1)本组72例甲亢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14例(19.44%),合并骨量减少30例(41.67%);(2)观察组患者的BMD 各部位的测定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PINP、BGP、β ̄Crosslap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甲亢患者体内反映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升高,且大多以破骨指标升高为主要特征,呈高转换型骨质疏松。

    作者:张杨文;翁建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效果,寻找修复残冠残根的好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上颌牙残冠残根患者的155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将其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共48颗患牙采取纤维桩修复,另8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共97颗患牙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对比观察两组患者2年后桩核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的48颗患牙成功修复45颗,修复成功率达93.75%;对照组97颗患牙成功修复77颗,成功率79.38为%。两组患者修复效果有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铸造金属桩,纤维桩在残冠残根修复患牙中的成功率更高,且生物相容性好更美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陈志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七氟烷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选取78例行眼科短小手术的患儿进行分组,按照手术顺序随机均分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采用氯胺酮加咪唑安定对照组患儿术中进行麻醉,观察组患儿术中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的麻醉效果,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等临床反应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从诱导、术中以及术后的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方面的问题,调查表明观察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七氟烷在小儿眼科短小手术的麻醉当中具有起效快、吸收与清除情况较好,苏醒恢复时间快,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李成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30例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3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则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08±1.29)和手术时间(59.94±7.9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9.94±7.90)和手术时间(83.47±10.6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62.50%),并发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取石术进行治疗具有花费时间短、取石彻底和并发症发病率低等优点,非常值得在我国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桂彬;邓若平;陈林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研究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干预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选取收治的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干预进行治疗。2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干预后两组的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餐后2h血糖(PBG)、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田筱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2013年1~10月收治200例腹股沟疝患者实施临床路径,与2012年1~12月收治的200例进行比较,分析实施临床路径前后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施临床路径后,腹股沟疝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前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腹股沟疝治疗中实施临床路径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李新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观察与对比分析

    2013年3月~2014年3月选取收治入院的70例年龄30~50岁患胆囊结石的患者,依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进行分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4%。两组对比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微创、省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且预后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晓东;赵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泛酸和B族维生素对口腔溃疡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选择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所接收并确诊口腔溃疡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单独使用B族维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同时使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予以治疗,经2w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优于对照组的74.0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3例在治疗以后出现复发,复发率为6.00%,对照组中9例复发,复发率为18.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复发率。口腔溃疡应用泛酸和B族维生素结合辅助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作者:唐安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冠脉CT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上的临床价值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40例共160支血管,同时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160支血管,64SCTCA扫描检查结果为,98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8支,回旋支17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2支,桥支6支);CAG扫描检查结果为93支冠状动脉狭窄(左前降47支,回旋支16支,左主干5支,右冠状动脉20支,桥支5支)。64SCTCA和CAG扫描检查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为86支,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5%(P>0.05),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冠脉CT成像技术能够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和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定位和定性做出诊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预测、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冠心病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国泉;翟永新;白建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KiSS-1及MMP-9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转移与侵袭既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行为,也是影响患者恢复与预后的关键。癌基因的激活与抑癌基因的失活在疾病发展过程及演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抑癌基因KISS ̄1与癌基因MMP ̄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相关病理学参数的关系以研究该两项指标在宫颈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作者:蔡营辉;刘晓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食管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放疗剂量2Gy/次,5次/w,总剂量60~70Gy,同时每周给予奈达铂单药化疗,剂量25mg/m2。对照组进行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结果分别于放疗后、放疗后3个月、放疗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考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90.0%、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78%、72%。主要剂量限制毒性为骨髓抑制和皮肤放射反应。奈达铂配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食管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患者更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和研究。

    作者:孙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肺炎35例临床特点与治疗回顾

    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老年肺炎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艳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

    目的:观察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与传统肠梗阻手术在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对照组进行传统肠梗阻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分别为4.76±2.33、5.58±2.81d,对照组分别为4.99±2.38、5.62±2.64d,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14%,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为5.71%,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梗阻导管肠内排列术治疗反复发作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肠梗阻术,能够有效减低患者的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作者:冶国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